冠病疫情期间,政党政治,特别是政治斗争低调许多;不过,它们并未消失,而是转进幕后运作。
引人注目的是,安华几天前会见了慕尤丁。
ADVERTISEMENT
这次的会面,在希盟内部引起阵阵涟漪。据知,除了安华的亲信,其他人之前不知道有这项会面,希盟各党的巨头也被蒙在鼓里。
站在希盟一贯的立场,它对国盟政府和慕尤丁出任首相,采取否定的态度,视之为“后门”;并且不放弃准备在国会以不信任行动推翻之。
安华会见慕尤丁,技术上和舆论上,可以被视为他改变立场,认可慕尤丁和国盟政府的正当性,这和希盟之前的立场背道而驰;而华叔作为希盟共主,他的做法没有经过希盟高层协商和同意,难免引起揣测。
见面之后,华叔发表声明,表示两人是针对国内的冠病情况交换意见。
这个声明让人会心一笑。华叔不是医疗专家,能谈的不多,谈45分钟更是无谓;况且,如果要谈冠病,至少应该带前卫长祖基菲里同行才是。
冠病不会是重点,政治才是主题。
相隔不久,华叔在脸书直播交流时间,表示不会在下一次的国会会议期间,对慕尤丁提出不信任动议。
这个表态,露出端倪,明显的是向慕尤丁伸出橄榄枝,主动向老慕表达善意。
安华是政治嗅觉敏锐之人。这一个月来,慕尤丁的民意支持度不断攀升,尤其是在马来社会,他的表现获得赞许。冠病意外的给老慕一个表现领导力的机会,华叔看在眼里。
相对的,冠病险峻让民众转移视线,希盟的角色有限,反对声也缺乏共鸣,华叔也体会在心。
安华知道,要在国会提呈不信任动议,机会渺茫;要激起民间反国盟的情绪,也无头绪。
与慕尤丁硬干不会有胜算,安华显然改变策略,想和老慕建立既对抗又合作的新关系。如此,或为安华,以及公正党的未来找到一个出路。
有人猜想,安华试图带领公正党加入慕尤丁政府,希望老慕回馈以副首相位子。这个说法比较牵强,缺乏说服力。既使老慕有意,巫统和伊党必定反对。目前桌上的蛋糕已经不够,不容安华再分掉一大份。
但是,站在慕尤丁和土团的立场,和安华修好无妨,如果获得安华支持,更是有益而无害。
虽然慕尤丁有民意优势,但是,巫统和伊党不会是忠诚的盟友,而是利益交换的伙伴。伊党总秘书达基尤丁之前宣称,伊党未获官职的国会议员要受委为政府相关公司的要职;而巫统则从未中断的要更多的政府职位和官企要职,党主席阿末扎希更发出信函,要慕尤丁授以沙巴巫统领袖各个职位。
巫统和伊党需索无度,让老慕处于投鼠忌器的处境,如果不满足它们,首相位子可能动摇;若要满足它们,则是失土丧权。
如此情况下,若有公正党加持,至少是多买了一个保单,安全许多。
慕尤丁的位子,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稳当。在巫伊的压力之外,他还要面对马哈迪的掣肘。
虽然马哈迪承认无法在国会推翻慕尤丁,但是,他可以通过土团内部,撼倒老慕。
土团的党选从4月延至6月,给老慕一个喘息时间,但是,日子还是一天天的逼近。马哈迪寻求蝉联党主席,无人挑战,马哈迪可能重夺土团领导权。而慕尤丁寻求蝉联党总裁,却面对慕克力的竞争。
一旦慕尤丁输掉总裁选举,他的首相位子或是指日可数。
于是乎,对慕尤丁而言,马哈迪的威胁,还大过安华。而安华和马哈迪的关系形同决裂,在主要敌人(马哈迪)和次要敌人(安华)之间,次要敌人反而可以化为朋友。
马哈迪的亲信凯鲁丁高调大骂安华和慕尤丁的会面,显示马阵营比任何一方都更加忌讳安华和慕尤丁修复关系。
说来也真吊诡。几个月前,马哈迪、安华、慕尤丁是希盟的铁三角;之后,关系生变,三人互为政敌,三角对立;今后,又可能是一个合作又对立的新三角关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即使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不可能与中国决裂,因为普汀不会不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看来特朗普从未读过《孙子兵法》;反观,基辛格读了还融会贯通,他评价《孙子兵法》不是谈论战场上的厮杀,而是“势”,包括内政、外交、地形、情报、后勤、士气等,这些都影响一个国家的“气势”变化。
特朗普上台,先请马斯克大裁员而伤了联邦政府的士气;对外急着亮底牌,举凡“吞并格陵兰”、“修理乌克兰”、“对付亲密盟友”……,最近更诏告天下,将向全球国家征收20%税收,无一豁免。
这一底牌导致:“吾不知彼,但彼知己”。美国的强势作风,全球200个国家都惊觉有难临头,但不可能任由宰割,联手抗美是唯一活路。这一场贸易战,美国如同二战时期的轴心国,准备以一己之力对抗其他合作的同盟国,结果可想而知。
战国末期,秦国很强大,但仍需各个击破其他六国;如果秦王当时嚷嚷要灭六国,结局肯定是六国灭秦;今天的特朗普正在与秦王反向操作。
联俄抗中的如意算盘?
美俄有关俄乌停火谈判并未按照特朗普的剧本发展,他的“联俄抗中”战略面临挑战。评论员都很明白,特朗普试图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打破中俄合作的局势,以削弱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因为中国被特朗普视为首要“敌人”。然而,俄罗斯早已熟悉特朗普的交易手法,不会轻易改变其战略选择。
如前所述,特朗普最近提出全球关税壁垒政策,亦即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20%关税,无一豁免。这将加剧美国与盟国的摩擦,美国势必陷入全球贸易战的泥淖。策略暴露得太快,使得对手有足够时间反制。当敌人已经知己知彼,过早亮牌的他,胜算恐怕不到一半。真的打烂了一手好牌。
特朗普的“联俄抗中”战略出自一个核心假设:只要给予俄罗斯足够的利益,解除部分制裁、承认俄占领的乌东地区合法性,俄罗斯就会改变外交取向,转向与美国合作,与中国保持距离。然而,这一策略很难实现,原因如下:
其一,普汀对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有所防备:特朗普的外交策略以“交易”为核心,即透过利益交换改变对手的立场。但上一次执政时,这招已经用过了,并未给俄罗斯带来实质好处。
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在赫尔辛基峰会上对普汀表现友好,但他的政府依然对俄罗斯加强经济制裁,并退出《中程导弹条约》(INF),对俄军事施压。至此,俄罗斯质疑特朗普的任何承诺,不会轻易相信美俄关系能够改善。
其二,俄中关系已深度绑定,唇亡齿寒:近年,中俄关系加深,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当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全面制裁时,中国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伙伴。
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主要体现在能源出口、科技合作、金融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不可能与中国决裂,因为普汀不会不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
全球关税壁垒:美国与世界为敌
除了“联俄抗中”,特朗普还提出了一项极具争议的经济政策——对全球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且不给任何国家豁免。这意味着美国必将与全球经济体发生贸易摩擦,引发全球贸易战。
美国的关税政策必然引起盟友不满,而陷入孤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影响所及,包括欧盟、日、韩、加、墨、英等传统盟友。这些国家原本是美国在全球经贸和外交上的支柱,如果美国将他们视为贸易战的对象,势必造成盟友关系恶化。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曾对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征收钢铝关税,导致欧盟和加拿大对美国进行报复性关税制裁,如今如果再度发起更广泛的关税战,这些国家只能寻求其他合作伙伴,例如强化与中国、东协和拉美地区的贸易关系,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美国到时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到时欧盟必定提高对美国农产品和汽车的入口关税,日本与韩国可能对美国的科技产品设置限制,这将严重打击美国出口产业。此外,美国高度依赖进口的商品,包括电子产品、原材料、汽车零件等,20%的关税将直接推高国内物价,导致通货膨胀。
特朗普的误判:底牌亮得太快
特朗普过于急躁,过早亮出底牌,使得对手能够提前准备反制计划。
在外交层面,俄罗斯早已识破特朗普的手法,不会轻易倒向美国,而中国也可能加速推动去美元化,减少美国金融制裁的影响力。
在经济层面,全球关税战将削弱美国与盟国的关系,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被孤立而自食恶果。
其实,特朗普原本可以透过更细腻的外交策略,逐步诱导俄罗斯向美国倾斜,并在关税问题上保留一定的谈判空间,但如今他选择了一种过于强硬的方式,把全球都得罪光了,也让对手的团结师出有名。
特朗普曾以“谈判高手”自居,但这次的策略恐怕过于简单粗暴,忽略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当敌人已经知己知彼,而特朗普却过早亮牌,他的胜算,恐怕真的只剩下一半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