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名烈.巫统陷入随时分裂的窘境


自喜来登政变后,巫统的算盘是先弄垮希盟政府,再来挟持国盟政府,然后举行闪电大选,以大胜的姿态班师回朝,重现光辉岁月。本来,巫统的目的很可能会得逞。但就是因为内部不同派系各有盘算,让慕尤丁有机会见缝插针,把509大选后的这个国内最大党不断分化裂解。
509大选前,巫统家大业大,掌握国家资源,在马来社会的影响力巨大。但是,自509大选下野之后,巫统步入家道中落的窘境。经不起诱惑和对党的前途失去信心者陆续过档土团。留在党内者,又因山头并立,忙于个人利益的争夺,对党的复兴大业缺乏共识。几回和土团的谈判,主战派和亲土派立场南辕北辙,不同派系的步伐不一致,每每让慕尤丁找到喘息的空间。
ADVERTISEMENT
巫统主战派一直希望解散国会举行全国大选,因为他们以为只要巫伊合作,就能够获得大部分马来选民的支持而赢得多数议席。但是,如果土团和巫统公开决裂,伊党又在打自己的算盘,闪电大选的举行,结局也未必如巫统所愿。而大选时间拖得越久,形势对巫统越不利。
自308大选之后,巫统的战绩每况愈下,509大选后经过几轮的退党潮,目前只剩下38席,和2004年全盛期上阵117席,只输8席的盛况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从上届大选巫统胜出的选区各党得票结构来看,巫统在多个议席仍存在落败的危机。
土团、巫统和伊党三角关系自国盟政府上台后就变得愈来愈复杂。正所谓司马昭之心,众人皆知。伊党走的棋是要借土团之力来削弱巫统势力,以便扩大它在穆斯林社会的影响力。按上届大选成绩来推算,在土团和巫统之间,显然伊党选择与前者合作较为有利。依据现有形势发展下去,巫统若执意单打独斗,势必促成土团和伊党联手。这种情况下巫统不仅夺不回上届输给伊党的18席,即便是509大选后跳槽至土团的议席也会陷入苦战。在巫统手上的选区战倩,得票超过总投票数5成的仅有日里、玲珑、峇眼拿督、立卑、北根、云冰、森布隆、丰盛港、边佳兰、东南镇、哥打丁宜,以及京那巴当岸等12席。其他26席因为上届大选是在三角战的情况下胜出,一旦土团和伊党联手,巫统的根基就会被动摇。
除此之外, 不能忽略土团和伊党要上阵巫统参选的选区之外,希盟也会想来分一杯羹。在土伊分薄了巫统的票源的同时,得利的或是希盟。这种情况和上届大选的局面相似。只不过,当时的土团是在希盟底下初试啼声,而伊党则是在试水温,测试本身的实力去到哪里。但这一次土团背叛了希盟,上届大选投给土团的票源肯定会流失,留下的缺口必须靠伊党去填补之外,也要透过拉拢巫统的基层过档来增加胜算。更复杂的是,巫统、伊党和土团都在争当马来社会霸主在为自己赢取更多席位的同时,不排除也在暗地里扯盟友后腿。
眼下的巫统是各政党中最早亮底牌的政党,也因此最容易掉入两头不到岸的窘境。倘若留在和土团与伊党合作,迟早会被这两个盟友给吞噬。如果选择和希盟合作,必然迫使党内的希山慕丁、凯里、莫哈末哈山、安努亚慕沙这些和在国盟政府中的既得利益者出走,甚至加盟土团,促成土团改造成巫统3.0。
巫统的分裂,意谓着一党独大的政局的结束。其斗争目的若只从领袖自身的利益出发,底气就会愈来愈薄弱。来届大选的巫统,可能会被对手摧残得分崩离析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您是我们心中的巨人,这回巨人终将挥手远去。我始终不认为您是败给岁月,而是这一美好的仗您已打过,您已圆满完成世间的任务,安返天家。

致:永远敬爱的社长,
这些天,脑海中不断浮现曾经和你相处的画面。有感伤,但更多的是感恩,感谢您这么多年来,带给我,还有同事们的启发。
这几天,好多同事们都透过自己的文字和方式在缅怀你—我们永远的社长。比起您的荣衔丹斯里或爵士,我们更爱用社长来称呼您。对爱戴您的同事们,一声社长,平添了多一份的亲切和尊敬,因为您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大家长,这地位是无人能取代。
年初,在你的家整理海量般的旧照片和文件时,映入眼帘的好几张订阅报纸的收据,让我的内心激动和澎湃不已。订阅人正是您,签发收据的人,是我的已故父亲何逸仲。60年代,父亲和大舅赵松胜共同经营的环球书局也代理各种书报,《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是其二。我是在初中时认识您,更准确来说,是经常听起家父提起您的名字。当年,这些在西马印刷的报纸得用空运的方式运到东马,每每运抵再送达书局已是午后甚至接近傍晚的事,父亲说只要你人在诗巫必定亲自到书局索取。那是我对您的第一印象,一位爱阅报的商人。
1996年,也是您耗巨资挽救星洲日报的9年后,《星洲日报》准备东渡砂拉越,这是您多年的愿望,把《星洲日报》发展成为全马的报纸,家父从报章刊登的招聘启事后主动帮我投递应聘。我就在父亲的一通电话:“张晓卿先生准备在诗巫设厂,你回来吧!”,从西马回到诗巫。自此,我对您的认识,从名字转变为老板和员工的关系,而您从未以老板自居,而是谦称彼此是同事。
|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 星洲公开活动 | |||
| 礼品/优惠 | |||
| 会员文 | |||
| VIP文 |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 报纸 | |||
从记者到编辑,我有幸陪同您出差采访无数回,也让我认识到你是享誉国际富商以外的多重身份,是社会人,更是让我敬仰的文化人,还有是处处照顾我们这些小辈的长辈。
有一次随您出差到中国,碰巧遇上“五一黄金周”,我们到准备用餐的餐厅竟是一位难求,好不容易等到位置,你要我们一行人赶快先坐下,自己却忙着继续张罗。你是老板,我怎么好意思自己先坐下,赶忙说:“社长您先坐”,结果您却稍稍提高声量回应:“我让你先坐你就先坐!”平日的您,用餐时总忙着给我们夹菜,而自己却吃不多。还有一次我偏头痛发作不得已留在房内休息,后来见面时您告诉我你记得有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民间偏方,嘱咐餐厅准备,那一刻我喝下的不止是偏方,还真切感受到您对后辈的关心。
在我产下第一胎的数月后,再次陪您出差,您见到我就很关心询问孩子由谁照顾,然后很严肃的提醒我,他看过一些新闻报道有些保姆为了让孩子不哭不闹竟给婴儿投喂安眠药,嘱我千万要多留个心眼。
随你出门,也要随时准备好接受您的“灵魂拷问”。比如有一回来到河南,你即兴“考”了我关于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历史;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你仰着头凝视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若有所思,突然回过头问我:“有何感想?”,我直言内心很沉重,你却冷不妨再问:“那文化大革命呢?”,我瞬间秒懂您在思考些什么。
还有一次随您到雅加达采访,车子穿梭在繁忙的大街。您神色凝重的主动告诉我,您已多年未到印尼的原因是因为您痛心华人曾经在这里遭受不公平的对待,更痛心疾首的是,当地一些华人还在苦难同胞的伤口上撒盐。
白衣加球鞋,口袋里放着小本子是你的标配,还有随身携带《亚洲周刊》或是书本并不是您随便做个样子,而是您总会忙里偷闲阅读。
这几年您因为抱恙需要休养能见面的机会不多。睽违多年再见深怕您已忘了我是谁,你却透过强而有力的握手让我知晓,您还记得我这老员工。
后期的您话不多,有一次问您别来无恙,您还是握着我的手轻声用福州话回应我:“很好啊!”这就是一如既往的您,总给我们展示您韧性、坚强的一面。
还有在您的书房里看见满墙的书,意外发现我一直想读有关60年代大饥荒纪实的《墓碑》,见到您时打趣询问可否跟您借书,这回你清晰且大声用华语回应:“可以啊!”
您是我们心中的巨人,这回巨人终将挥手远去。我始终不认为您是败给岁月,而是这一美好的仗您已打过,您已圆满完成世间的任务,安返天家。
这些天好多同事都在分享和您的合照,我选择把和您昔日相处的点滴留在脑海中独自重温。因我深知您虽已远去,我和大家一样,会永远记挂您曾经的教导,您只是换个方式,继续活在大家的心间。
敬爱您的员工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