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统卡在先大选,或是先党选的关卡。
这也是亲阿末扎希派系,与反阿末扎希派系开战的火线。
ADVERTISEMENT
阿末扎希和纳吉阵营,当然是要先大选。只要阿末扎希以党主席的身分领军大选,他可以控制所有的竞选资源,特别是签发候选人委任状(Watikah Pelantikan)。
没有党主席签发的委任状,就不能代表巫统和国阵角逐大选。到时,要你生就生,要你死就死,除非你退出巫统,要不然,还能反抗吗!
阿末扎希手握这张王牌,怎么可能会愿意让党选先跑?否则,一旦他失去主席位子,就没有了一切。
纳吉和阿末扎希站在同一阵线,他支持先大选再党选,理由是先党选会导致巫统分裂,因为失败者会加入其他政党,对抗巫统。
但是,反阿末扎希阵营,可不这么想。
他们认为,巫统如今缺乏一个有力的领导人,甚至连一个首相人选都没有。
党主席阿末扎希贪污案件在身,公众形象不佳,不足以成为大选时领导国阵的Poster Boy。
想想,全国大选时,阿末扎希的肖像在各地飘扬,人民看了是会投国阵一票?还是反国阵一票?
况且,如果阿末扎希是国阵的首相人选,等于提供了希盟和国盟最有杀伤力的武器,让国阵招架无力。
上星期巫统大会之后,阿末扎希被问到“谁会是巫统的首相人选?”,自己都心里有愧,不愿回答。
理论上,没有首相人选也可以投入大选;但是,如果连首相人选都含糊,又怎能说服选民支持?
所以,凯里已经发出第一炮,要求先举行党选,才来谈大选。
而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巫统必须通过党选来解决党内的问题,包括选出新的领导人,才能重整旗鼓,投入大选。
凯里也不是孤军作战,他获得青年体育部长利查马力肯的呼应。利查声称,党选必须在今年内举行,因为早在3年前,巫统就已经议决不能展延党选。
而被阿末扎希暗讽为“叛徒”的安努亚慕沙也打蛇随棍上,表示党选不能够被展延,必须在今年6月20日之前举行。
接下来,可能加入施压阵容的是现有的巫统部长和副部长群。大家把焦点放在希山慕丁、依斯迈沙比里、诺莱尼、阿汉峇峇等人身上,等待他们表态。
阿末扎希推动巫统和土团断交,并且要部长和副部长退出国盟政府,其实是借这些党同志“过桥”,以完成自己的目的。
这些部长和副部长已经被党主席和党大会挟持,如果不退出,就可能成为“叛徒”,然而,不管在公在私,他们都认为没有退出的道理。在公而言,他们还有未完成的任务,特别是疫情当前,不能说走就走;在私方面,现有职位提供了权力、地位和好处,而且是首相所委任,而非来自党主席。
是否和土团切割,已经在巫统党内制造了裂痕。而今,是大选先行,还是党选先跑,更可能成为巫统分裂的缺口。
台面上,阿末扎希掌握主席的权力优势,而最高理事也会听命于他;要展延党选,不会有太大困难。
实际上,要展延党选,必须获得社团注册局的批准,而注册局是内政部所管辖,内政部长正是土团的韩沙再努丁。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觉得,这场权力游戏是否太巧妙了!
慕尤丁冷眼旁观,就等着巫统的内斗,乃至分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即使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不可能与中国决裂,因为普汀不会不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看来特朗普从未读过《孙子兵法》;反观,基辛格读了还融会贯通,他评价《孙子兵法》不是谈论战场上的厮杀,而是“势”,包括内政、外交、地形、情报、后勤、士气等,这些都影响一个国家的“气势”变化。
特朗普上台,先请马斯克大裁员而伤了联邦政府的士气;对外急着亮底牌,举凡“吞并格陵兰”、“修理乌克兰”、“对付亲密盟友”……,最近更诏告天下,将向全球国家征收20%税收,无一豁免。
这一底牌导致:“吾不知彼,但彼知己”。美国的强势作风,全球200个国家都惊觉有难临头,但不可能任由宰割,联手抗美是唯一活路。这一场贸易战,美国如同二战时期的轴心国,准备以一己之力对抗其他合作的同盟国,结果可想而知。
战国末期,秦国很强大,但仍需各个击破其他六国;如果秦王当时嚷嚷要灭六国,结局肯定是六国灭秦;今天的特朗普正在与秦王反向操作。
联俄抗中的如意算盘?
美俄有关俄乌停火谈判并未按照特朗普的剧本发展,他的“联俄抗中”战略面临挑战。评论员都很明白,特朗普试图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打破中俄合作的局势,以削弱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因为中国被特朗普视为首要“敌人”。然而,俄罗斯早已熟悉特朗普的交易手法,不会轻易改变其战略选择。
如前所述,特朗普最近提出全球关税壁垒政策,亦即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20%关税,无一豁免。这将加剧美国与盟国的摩擦,美国势必陷入全球贸易战的泥淖。策略暴露得太快,使得对手有足够时间反制。当敌人已经知己知彼,过早亮牌的他,胜算恐怕不到一半。真的打烂了一手好牌。
特朗普的“联俄抗中”战略出自一个核心假设:只要给予俄罗斯足够的利益,解除部分制裁、承认俄占领的乌东地区合法性,俄罗斯就会改变外交取向,转向与美国合作,与中国保持距离。然而,这一策略很难实现,原因如下:
其一,普汀对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有所防备:特朗普的外交策略以“交易”为核心,即透过利益交换改变对手的立场。但上一次执政时,这招已经用过了,并未给俄罗斯带来实质好处。
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在赫尔辛基峰会上对普汀表现友好,但他的政府依然对俄罗斯加强经济制裁,并退出《中程导弹条约》(INF),对俄军事施压。至此,俄罗斯质疑特朗普的任何承诺,不会轻易相信美俄关系能够改善。
其二,俄中关系已深度绑定,唇亡齿寒:近年,中俄关系加深,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当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全面制裁时,中国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伙伴。
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主要体现在能源出口、科技合作、金融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不可能与中国决裂,因为普汀不会不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
全球关税壁垒:美国与世界为敌
除了“联俄抗中”,特朗普还提出了一项极具争议的经济政策——对全球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且不给任何国家豁免。这意味着美国必将与全球经济体发生贸易摩擦,引发全球贸易战。
美国的关税政策必然引起盟友不满,而陷入孤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影响所及,包括欧盟、日、韩、加、墨、英等传统盟友。这些国家原本是美国在全球经贸和外交上的支柱,如果美国将他们视为贸易战的对象,势必造成盟友关系恶化。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曾对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征收钢铝关税,导致欧盟和加拿大对美国进行报复性关税制裁,如今如果再度发起更广泛的关税战,这些国家只能寻求其他合作伙伴,例如强化与中国、东协和拉美地区的贸易关系,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美国到时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到时欧盟必定提高对美国农产品和汽车的入口关税,日本与韩国可能对美国的科技产品设置限制,这将严重打击美国出口产业。此外,美国高度依赖进口的商品,包括电子产品、原材料、汽车零件等,20%的关税将直接推高国内物价,导致通货膨胀。
特朗普的误判:底牌亮得太快
特朗普过于急躁,过早亮出底牌,使得对手能够提前准备反制计划。
在外交层面,俄罗斯早已识破特朗普的手法,不会轻易倒向美国,而中国也可能加速推动去美元化,减少美国金融制裁的影响力。
在经济层面,全球关税战将削弱美国与盟国的关系,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被孤立而自食恶果。
其实,特朗普原本可以透过更细腻的外交策略,逐步诱导俄罗斯向美国倾斜,并在关税问题上保留一定的谈判空间,但如今他选择了一种过于强硬的方式,把全球都得罪光了,也让对手的团结师出有名。
特朗普曾以“谈判高手”自居,但这次的策略恐怕过于简单粗暴,忽略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当敌人已经知己知彼,而特朗普却过早亮牌,他的胜算,恐怕真的只剩下一半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