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80岁了,还要出来选
一个多月前,林吉祥庆祝80大寿;虽然时间点不是落在林家和行动党最风光的时刻,但是,也引起一番热闹,很多人为林老伯祝寿。
ADVERTISEMENT
很多人祝贺林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同时,也希望他可以放下俗事,远离污浊政治,安享退休生活。
这些寄语多数来自支持火箭,尊敬林伯的忠坚粉丝,大家希望林伯含饴弄孙,过好晚年,也是出自好意和敬意。
从政治历程来看,林伯带领行动党走过最低潮的时期,一度在国会少过10席,只是落泊的反对党;也曾带领火箭走到高峰,赢了42席成为执政党,也牵成儿子做了财政部长。
而林伯在行动党的地位,犹如老毛之于中国共产党,是永垂不朽了,应该见好就收,急流勇退,以免铸成大错,坏了名节。
更何况,早在2年前希盟执政时,林老伯已经撂下狠话说:“如果马哈迪没有交棒给安华,我就退出政坛!”
只是,林老伯没听出众多支持者和爱护者的心意,也没记得自己的承诺,在过了80岁的今天,还宣布要参加行动党的中央选举。
彷佛参选还不足以让人吃惊,他还自我评估:“我已经准备好,在我此生55年来追求马来西亚人梦想的政党中,在党选时落败。”
众人都啧啧称奇,脑中盘旋2大疑问:
第一,行动党内青年才俊辈出,年轻领袖冒起,为何80岁的林伯伯还要竞选?
第二,林老控制了行动党超过半世纪,至今还是实质的掌舵人,为何以为(或担心)自己会在党内落选?
首先说明,行动党是最年轻化的政党之一,许多青年领袖都已经上位,包括陆兆福和杨美盈等,都以青年才俊的资格,当上部长和副部长。
而行动党也极力争取让18岁及以上,拥有投票和参选权利;新陈代谢和新生代领导,应该是这个政党的目标。
而今,年过80的林伯伯还要参选,作为党内的指标人物,这不就违反了党的路线?
然而,如果了解行动党内部的政治斗争,大概有2个原因促使林伯伯“不退”。
──这一次的党选,出现“华沙派”和“英沙派”的路线斗争,也是草根派和精英派的角力。刘天球固然不是什么强劲对手,但是,基层对“英沙/精英派”已经累积很多不满;如果没有强大力量压下来,可能引发雪球效果,越滚越大,冲击林氏一手栽培的领导班底,改变他既定的路线。这不是林老可以见到的转变,内心一股声音,驱使他必须留下。
──党章规定,秘书长不能连任超过3届,林冠英必须卸任。之后小林的去向,是出任主席?或是通过其它方式维持影响力?都必须有所操作。只要林吉祥留在党中央,保有中委职位,就有话语权,而且是“老大说了算”的话语权。
至于为何林老声称自己“会在党选时落败”?
今天即使有“华沙”和“英沙”之争,但是,没有人敢挑战林氏父子,也避免触动林氏的神经线,更不敢和林氏为敌。
既然没有对手,林老又何以会以为自己会“在党选时落败”?
党内党外人士,心中都在暗笑,这是林老伯惯用的“哀兵”姿态;摆出落难的样子,争取同情,这在大选、补选、党选,都已见惯。
只是,以林老今天在火箭无人可及的老大地位,还使出博同情的招数,未免让人唏嘘。
在此,预祝林伯老马当先,高票当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这起爆炸事件突显了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漏洞。这不仅是一场工业事故,更是一场关乎公共安全的警钟。政府和企业必须积极改善现有的监管机制,防止类似事故一再发生。
首邦市布特拉高原的国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泄漏并引发严重爆炸,造成500公尺范围的区域陷入火海,失控的火势影响至附近民宅。
雪州消拯局主任旺莫哈末拉扎里的文告指出,火灾源于国油一条500公尺的天然气输送管发生泄漏并引发爆炸。大火与住宅区只有咫尺之遥,消拯人员紧急疏散附近居民;国油子公司国油贸易有限公司(PDB)基于安全考量,暂时关闭布特拉高原附近的加油站。
有民众指出,早在三个月前就曾向地方政府投诉,亦即新建店屋的位置过于靠近天然气输送管道,存在安全隐患。而目前发生火灾的位置,正是之前投诉的方向。
这场震惊社会的国油天然气管线爆炸,不仅关乎财产损失,更涉及公共安全、城市规划、企业责任、新建住宅批准、天然气管道品质与安全维护与政府监管等多重问题。
天然气属于高易燃、高压输送的能源。如果管线发生破裂、密封系统失效,或输气压力异常升高,都可能造成严重事故。因此,无论是技术层面的检修维护、政府监管政策、管道与新建住宅区的距离都务必高度重视,才能防患于未然。
尤其是雪隆地区,天然气普遍使用,管线直通住家厨房,虽然便宜方便,但谁知道埋在地底的天然气输送管线是否安全?
历史经验:台湾高雄气爆的警示
2014年7月31日深夜,高雄苓雅与前镇区一条输送丙烯的管线气体外泄,导致严重连环气爆,埋在地底下的管道炸开一道长度约六公里的大坑,造成32人罹难、三百多人轻重伤、300余栋房屋受损。
台湾当局事后调查,这次事故的关键原因包括:管线年久失修,未能及时发现泄漏点;地下管线规划凌乱,工业用丙烯管线穿越人口稠密区;政府监管不足,相关单位发现异常时,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该事件显示,当天然气或其他可燃气体管线与人口密集区交错时,管理不善会带来严重后果。这为大马提供了重要警示:目前许多城市天然气管线分布广泛,若建设品质不佳、监管不力、维护不足,极有可能上演类似悲剧。
天然气管缐维护与居住安全共存
在这次事件中,国油的天然气管线是否按照标准进行定期检修是关键问题。参考台湾经验,天然气管道的检修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包括压力测试:用以检查管线是否存在异常压力变化,以防止爆炸风险;腐蚀检测,因为长期运输天然气会导致管道内壁腐蚀,需要透过超音波或内视镜检查管壁的完整;泄漏监测,利用感测器技术及AI侦测泄漏点,以便及时维修;施工质量检验,确保施工时没有偷工减料或存在设计缺陷。
这些检测若无法严格执行,必定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大马部分地区的天然气管道铺设时间较久,老旧设备更需频繁维护。如果这次爆炸与管道老化或检修不当有关,则说明国内天然气管线维护机制有待加强。
再者就是都市规划中,新住宅是否应避开天然气主管道?住宅区与天然气管道保持安全距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根据国际标准,天然气输送管线应与住宅区、商业区保持适当距离,以降低事故风险。然而,我国许多地区的都市规划“可能”未严格考量这一因素,导致天然气管道与人口密集区交错分布而存在风险。
从这次事件中说明,政府应考虑制定(修正)更严格的法规,参考国外标准,包括新建住宅与天然气主管道保持至少100公尺以上的距离,以防止不可收拾的灾难;制定天然气管道风险评估制度,确保新开发区域不存在潜在风险;在高风险地区建立天然气安全预警系统,让居民能及时在危险发生前迅速应对。
这起爆炸事件突显了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漏洞。这不仅是一场工业事故,更是一场关乎公共安全的警钟。政府和企业必须积极改善现有的监管机制,防止类似事故一再发生。
政府应该从这次事故中汲取教训,全面检讨天然气管道的维护与监管标准,并强化施工品质要求。同时,都市规划政策也应纳入天然气管道风险评估,以确保居住安全。
正如台湾高雄气爆事件显示,任何基础设施的不当管理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若要避免类似悲剧,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加强监管与防范措施,确保所有人都能生活在更安全的环境中。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