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迪称“林氏父子已经变好了,而拉玛沙米和刘天球依然极端”;成为“华沙/英沙”路线斗争的新篇章。
被称赞的,不需要高兴。以今天老马在民间的公信力,只要他开口称赞的,会被多数人嗤之以鼻,相信他就是上当了。
ADVERTISEMENT
反之,被老马指责的,不见得是坏事。老马已经有一种负作用的能量,他认为错的,会负负得正,反而是对的结果。
华社对行动党产生不满,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马哈迪。即使老马玩弄种族主义,乃至搞垮了希盟政府,而火箭总是不肯与老马切割。
还有人谑称,由世界排名第14最危险极端主义者的马哈迪来鉴定“极端和不极端”,其实已经扭曲了极端的意思。
其实,不管是草根派(华沙),或是精英派(英沙),没有任何人反对行动党的多元种族路线;行动党的党员,以及支持者,也不会忘记“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这个崇高理念(只是火箭领导层近来几乎不再提这个口号)。
双方的差别,在于追求多元种族政治的过程中,华沙反对“去华人化”,而英沙则要淡化华人色彩。
原本这只是路线之争,正常不过,同时也是行动党党选的竞选一环,并不出奇。
只是,当“英沙派”的潘俭伟,把对手套上“华人沙文主义”的帽子的同时,也宣称“捍卫华人色彩必败……,是行动党最大的污辱”;他也称“行动党同时面对外部和老党员的严峻挑战”。
这一说,抹杀了几代行动党人的心血,已故的陈庆佳和陈国杰,甚至曾经为了维护华文教育而被内安法扣留,囚禁了4年。
而行动党从无到有,今天在国会下议院有42个议席,何尝不是因为它的“华人色彩”,从华文教育到华裔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权益,哪一项不是“华人色彩”?
而这些“华人色彩”,表现的是公民的合法合理权益,并没有排斥和伤害其他种族,有什么理由要去之而后快?
争取主流马来人的支持,应该是以国家利益和国民团结为基础,不应该是讨好、谄媚和默不作声(如马来人尊严大会),更不是牺牲华裔公民的权益(统考、爪夷文、拉曼大学拨款)。
而那些为行动党奋斗了一辈子,讲座会上捐献美禄罐,大选攀电线杆挂火箭旗的老党员,而今和行动党外面敌人一样,被视为火箭的挑战。
这些老火箭听了,不只是气愤,还欲哭无泪。
不管行动党领导层如何画一个未来的大饼,它无法逃避的是,到目前,乃至可预见的未来,支持行动党的人民,就是华人社会的九五葩。
行动党固然是多元种族政党,但是,没有这九五葩华人的支持,它就什么都不是。
而不管英沙派如何高喊要去除华人色彩,他们却是在华人高度集中的选区中选。林冠英的峇眼国会选区,华人选民占72.2%;潘俭伟的白沙罗,华人占73.8%;杨巧双的泗岩沫,华人占68.1%。
这不也是华人色彩?
如果英沙的去华人化论述要得到实践,林冠英、潘俭伟、杨巧双等,应该更换选区,到混合选区去为行动党开辟一个新天地才是。
现有的行动党领导层,华裔占了绝大多数,这也是浓得化不开的华人色彩,说者又不见得自动退出。
来临的党选,为了展现多元种族的面貌,干脆就设立一个固打,规定华裔中央代表不能超过半数,必须保留50%给非华人。
而主席和秘书长两个重要职位,何不规定其中一个必须由非华人出任?
否则,行动党凭什么说去华人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即使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不可能与中国决裂,因为普汀不会不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看来特朗普从未读过《孙子兵法》;反观,基辛格读了还融会贯通,他评价《孙子兵法》不是谈论战场上的厮杀,而是“势”,包括内政、外交、地形、情报、后勤、士气等,这些都影响一个国家的“气势”变化。
特朗普上台,先请马斯克大裁员而伤了联邦政府的士气;对外急着亮底牌,举凡“吞并格陵兰”、“修理乌克兰”、“对付亲密盟友”……,最近更诏告天下,将向全球国家征收20%税收,无一豁免。
这一底牌导致:“吾不知彼,但彼知己”。美国的强势作风,全球200个国家都惊觉有难临头,但不可能任由宰割,联手抗美是唯一活路。这一场贸易战,美国如同二战时期的轴心国,准备以一己之力对抗其他合作的同盟国,结果可想而知。
战国末期,秦国很强大,但仍需各个击破其他六国;如果秦王当时嚷嚷要灭六国,结局肯定是六国灭秦;今天的特朗普正在与秦王反向操作。
联俄抗中的如意算盘?
美俄有关俄乌停火谈判并未按照特朗普的剧本发展,他的“联俄抗中”战略面临挑战。评论员都很明白,特朗普试图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打破中俄合作的局势,以削弱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因为中国被特朗普视为首要“敌人”。然而,俄罗斯早已熟悉特朗普的交易手法,不会轻易改变其战略选择。
如前所述,特朗普最近提出全球关税壁垒政策,亦即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20%关税,无一豁免。这将加剧美国与盟国的摩擦,美国势必陷入全球贸易战的泥淖。策略暴露得太快,使得对手有足够时间反制。当敌人已经知己知彼,过早亮牌的他,胜算恐怕不到一半。真的打烂了一手好牌。
特朗普的“联俄抗中”战略出自一个核心假设:只要给予俄罗斯足够的利益,解除部分制裁、承认俄占领的乌东地区合法性,俄罗斯就会改变外交取向,转向与美国合作,与中国保持距离。然而,这一策略很难实现,原因如下:
其一,普汀对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有所防备:特朗普的外交策略以“交易”为核心,即透过利益交换改变对手的立场。但上一次执政时,这招已经用过了,并未给俄罗斯带来实质好处。
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在赫尔辛基峰会上对普汀表现友好,但他的政府依然对俄罗斯加强经济制裁,并退出《中程导弹条约》(INF),对俄军事施压。至此,俄罗斯质疑特朗普的任何承诺,不会轻易相信美俄关系能够改善。
其二,俄中关系已深度绑定,唇亡齿寒:近年,中俄关系加深,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当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全面制裁时,中国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伙伴。
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主要体现在能源出口、科技合作、金融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不可能与中国决裂,因为普汀不会不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
全球关税壁垒:美国与世界为敌
除了“联俄抗中”,特朗普还提出了一项极具争议的经济政策——对全球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且不给任何国家豁免。这意味着美国必将与全球经济体发生贸易摩擦,引发全球贸易战。
美国的关税政策必然引起盟友不满,而陷入孤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影响所及,包括欧盟、日、韩、加、墨、英等传统盟友。这些国家原本是美国在全球经贸和外交上的支柱,如果美国将他们视为贸易战的对象,势必造成盟友关系恶化。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曾对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征收钢铝关税,导致欧盟和加拿大对美国进行报复性关税制裁,如今如果再度发起更广泛的关税战,这些国家只能寻求其他合作伙伴,例如强化与中国、东协和拉美地区的贸易关系,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美国到时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到时欧盟必定提高对美国农产品和汽车的入口关税,日本与韩国可能对美国的科技产品设置限制,这将严重打击美国出口产业。此外,美国高度依赖进口的商品,包括电子产品、原材料、汽车零件等,20%的关税将直接推高国内物价,导致通货膨胀。
特朗普的误判:底牌亮得太快
特朗普过于急躁,过早亮出底牌,使得对手能够提前准备反制计划。
在外交层面,俄罗斯早已识破特朗普的手法,不会轻易倒向美国,而中国也可能加速推动去美元化,减少美国金融制裁的影响力。
在经济层面,全球关税战将削弱美国与盟国的关系,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被孤立而自食恶果。
其实,特朗普原本可以透过更细腻的外交策略,逐步诱导俄罗斯向美国倾斜,并在关税问题上保留一定的谈判空间,但如今他选择了一种过于强硬的方式,把全球都得罪光了,也让对手的团结师出有名。
特朗普曾以“谈判高手”自居,但这次的策略恐怕过于简单粗暴,忽略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当敌人已经知己知彼,而特朗普却过早亮牌,他的胜算,恐怕真的只剩下一半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