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点纳闷,行动党领袖们,为何到现在都不了解华人社会的心声和需要?
这是很离奇的事。一个靠华人选票,以及华人填满美禄罐而存在了半个世纪的政党,竟然和华人的共同意识相隔了那么远,并且还洋洋得意,乃至引以为荣。
ADVERTISEMENT
从争议四起的统考、爪夷文、去华人化等言论,林吉祥、刘镇东、张念群、潘俭伟、杨巧双等,还一直为他们的作为申辩,也并未脱离失去政权而陷入的“护教”(apologetics)情结。
譬如,爪夷文事件发生在一年半以前,经过了热烈的讨论,以及思想的沉淀,华人社会基本上已经达致了共识。大家都同意这次的运动,并不是反对爪夷文,而是认为不应强迫学习,也表明以华小现有的时间压缩,已经无力再多学习一种文字。
而华文报、华团,以及华人家长其实都不反对把爪夷文列为课外的选择项目。
而刘镇东在他的新书中,把华社反对爪夷文入课,极度简化为“华文报把这件事扭曲为‘伊斯兰化华人’,才导致它成为争议性课题。”
“伊斯兰化华人”是对华文报莫须有的指控,这里劝告镇东,搞政治也不应玩弄如此危险手段。
华文报报道爪夷文入课,这是媒体传达众多政府政策的部分;华文报报道华团和民间人士的反应,正如华文报过去数十年无日无之的报道行动党新闻,发表党领袖文告一样,是在传达社会的声音。
实际上,如果华文报没有报道和评论,爪夷文入课早已生米煮成熟饭,华社要反对也为时已晚。
如果没有华文报的报道和评论,今天的“爪夷文书法介绍”,肯定不只是现有的3页,也不需要多数家长同意,就强制推行了。
刘镇东对华文报的报道如此耿耿于怀,难道是因为华文报“不听话”,反对“行动党支持在国民型学校的马来文课介绍爪夷文”的意图?
把华文报视为破坏者的同时,刘镇东难道以为华文报可以操纵数千个华人社团,数百万华裔人民的思维?
这是把华文报的影响力抬得太高了?还是把华人社会的智慧看低了?还是行动党和华社的距离太远了?
而今行动党的做法,是要疏远华人社会的主流意识,乃至和一些华社的诉求进行切割;火箭的策略专家们,处心积虑的构思一套论述,要改变这个政党的定位,移向一个新的座标,从而扩大本身的发展空间。
只是,这种构思有两个迷思。其一是为了淡化它的华人色彩,而去否定华人社会的意识,以及排斥华社的需要;其二是以为空中楼阁的论述,以及一些讨好的措施,就可以博得主流马来族群的好感;殊不知要争取马来族群的认同,是要真诚的走入马来社会,脚踏实地的去耕耘,才能得到支持,换来选票。
当然,行动党也忘了本身的原有架构,就是建立在华社主流意识,以及炒作华人议题的鹰架上。
一旦这个鹰架垮了,行动党就会从半空中掉下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即使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不可能与中国决裂,因为普汀不会不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看来特朗普从未读过《孙子兵法》;反观,基辛格读了还融会贯通,他评价《孙子兵法》不是谈论战场上的厮杀,而是“势”,包括内政、外交、地形、情报、后勤、士气等,这些都影响一个国家的“气势”变化。
特朗普上台,先请马斯克大裁员而伤了联邦政府的士气;对外急着亮底牌,举凡“吞并格陵兰”、“修理乌克兰”、“对付亲密盟友”……,最近更诏告天下,将向全球国家征收20%税收,无一豁免。
这一底牌导致:“吾不知彼,但彼知己”。美国的强势作风,全球200个国家都惊觉有难临头,但不可能任由宰割,联手抗美是唯一活路。这一场贸易战,美国如同二战时期的轴心国,准备以一己之力对抗其他合作的同盟国,结果可想而知。
战国末期,秦国很强大,但仍需各个击破其他六国;如果秦王当时嚷嚷要灭六国,结局肯定是六国灭秦;今天的特朗普正在与秦王反向操作。
联俄抗中的如意算盘?
美俄有关俄乌停火谈判并未按照特朗普的剧本发展,他的“联俄抗中”战略面临挑战。评论员都很明白,特朗普试图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打破中俄合作的局势,以削弱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因为中国被特朗普视为首要“敌人”。然而,俄罗斯早已熟悉特朗普的交易手法,不会轻易改变其战略选择。
如前所述,特朗普最近提出全球关税壁垒政策,亦即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20%关税,无一豁免。这将加剧美国与盟国的摩擦,美国势必陷入全球贸易战的泥淖。策略暴露得太快,使得对手有足够时间反制。当敌人已经知己知彼,过早亮牌的他,胜算恐怕不到一半。真的打烂了一手好牌。
特朗普的“联俄抗中”战略出自一个核心假设:只要给予俄罗斯足够的利益,解除部分制裁、承认俄占领的乌东地区合法性,俄罗斯就会改变外交取向,转向与美国合作,与中国保持距离。然而,这一策略很难实现,原因如下:
其一,普汀对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有所防备:特朗普的外交策略以“交易”为核心,即透过利益交换改变对手的立场。但上一次执政时,这招已经用过了,并未给俄罗斯带来实质好处。
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在赫尔辛基峰会上对普汀表现友好,但他的政府依然对俄罗斯加强经济制裁,并退出《中程导弹条约》(INF),对俄军事施压。至此,俄罗斯质疑特朗普的任何承诺,不会轻易相信美俄关系能够改善。
其二,俄中关系已深度绑定,唇亡齿寒:近年,中俄关系加深,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当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全面制裁时,中国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伙伴。
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主要体现在能源出口、科技合作、金融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不可能与中国决裂,因为普汀不会不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
全球关税壁垒:美国与世界为敌
除了“联俄抗中”,特朗普还提出了一项极具争议的经济政策——对全球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且不给任何国家豁免。这意味着美国必将与全球经济体发生贸易摩擦,引发全球贸易战。
美国的关税政策必然引起盟友不满,而陷入孤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影响所及,包括欧盟、日、韩、加、墨、英等传统盟友。这些国家原本是美国在全球经贸和外交上的支柱,如果美国将他们视为贸易战的对象,势必造成盟友关系恶化。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曾对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征收钢铝关税,导致欧盟和加拿大对美国进行报复性关税制裁,如今如果再度发起更广泛的关税战,这些国家只能寻求其他合作伙伴,例如强化与中国、东协和拉美地区的贸易关系,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美国到时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到时欧盟必定提高对美国农产品和汽车的入口关税,日本与韩国可能对美国的科技产品设置限制,这将严重打击美国出口产业。此外,美国高度依赖进口的商品,包括电子产品、原材料、汽车零件等,20%的关税将直接推高国内物价,导致通货膨胀。
特朗普的误判:底牌亮得太快
特朗普过于急躁,过早亮出底牌,使得对手能够提前准备反制计划。
在外交层面,俄罗斯早已识破特朗普的手法,不会轻易倒向美国,而中国也可能加速推动去美元化,减少美国金融制裁的影响力。
在经济层面,全球关税战将削弱美国与盟国的关系,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被孤立而自食恶果。
其实,特朗普原本可以透过更细腻的外交策略,逐步诱导俄罗斯向美国倾斜,并在关税问题上保留一定的谈判空间,但如今他选择了一种过于强硬的方式,把全球都得罪光了,也让对手的团结师出有名。
特朗普曾以“谈判高手”自居,但这次的策略恐怕过于简单粗暴,忽略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当敌人已经知己知彼,而特朗普却过早亮牌,他的胜算,恐怕真的只剩下一半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