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北)周二(2月3日)圆寂的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在遗言中强调,身后事不可办成丧事,而是一场佛事。
圣严法师还在遗言末后说偈4句,“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
圣严法师周二下午4时圆寂,享寿80岁。对于圣严的离世,台湾各界,包括府院与朝野政党领袖均同感哀悼。
法鼓山方丈果东法师当天晚上在北投农禅寺举行“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新闻发布会,宣读圣严法师的遗言,遗言提到:“我生前无任何私产,一切财物,涓滴来自十方布施,故悉归属道场。”
遗言后事简约庄严
果东法师透露,圣严法师2004年时深知自己身体孱弱,随即预立遗嘱表示身后事不可办成丧事,而是一场佛事,不发讣闻、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只请1至3位长老主持封棺、荼毗(火化)、植葬仪式,一切简约、庄严。
果东法师指圣严法师对生死洒脱,是人间典范。
法鼓山从周二傍晚开始下雨,凌晨1时50分左右,法鼓山进行圣严法师遗体移灵仪式,方丈和尚果东法师带领法鼓山僧俗四众弟子夹队跪迎,移灵仪式庄严圆满,随后开放给信众瞻仰遗容。许多信众见到圣严法体时,压抑多时的不舍情绪宣泄,眼泪夺眶而出。
法鼓山果贤法师指出,圣严遗体是吉祥卧,并将于6日入敛,8日至苗栗劝化堂火化,火化后的舍利函,将于15日在法鼓山环保生命园区进行植存。
星云法师肯定圣严奉献
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肯定圣严法师对佛教的奉献。
佛光山周二晚间发布新闻稿表示,星云法师从媒体惊闻圣严法师圆寂,不胜悲痛。圣严法师学养渊博,著作等身,创立“中华佛学研究所”,培养高等研究人才,乃至创办的法鼓山教团,对当代佛教写下难得的历史。
慈济:鞠躬尽瘁
慈济基金会表示,圣严法师一生为佛教鞠躬尽瘁,证严上人十分敬佩法师对佛教与社会的贡献。这阵子,圣严法师身体违和,证严法师也一直关心圣严法师的健康。
听闻圣严法师圆寂,证严法师与全球慈济人都致上最崇高的追思与感念,也祝愿圣严法师法身长存,德泽人间。
圣严弟子遍布各界
圣严法师弟子遍及政治、文化、企业、影视界,故宫院长周功鑫说,圣严法师一生追求智慧,他的知识广博,不论环保、社会伦理、人际关系、自杀议题,样样关心,也都能给人心灵的指引。
台湾文建会主委黄碧端对他兼有宗教家出世精神及教育家入世关怀的人格风范印象深刻。
林怀民:2大方面贡献
云门舞集艺术总监林怀民哀悼说,圣严师父的贡献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扮演安稳人心的重要力量,积极推动禅修、社会关怀等活动;二是身为“学问僧”,推动佛教办学、弘扬佛法,教育意义极为深远。
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近年来与圣严法师因宗教热忱而惺惺相惜。前年底道德月刊创刊后,张荣发文教基金会曾力邀圣严执笔,去年2月号以“发一个好愿、继续向前”为题,在此刊期勉民众做好事。
影星林青霞、李连杰都是圣严的弟子。
林青霞:感恩再感恩
林青霞对于师父的离世感到难过。她曾撰文称:“师父是个智者也是个哲学家,我对他是感恩!感恩!再感恩!”
在阔别影坛14年后,林青霞去年复出为法鼓山拍摄公益广告,宣扬家庭伦理、职场伦理等“新六伦”观念。
首位博士高僧
圣严法师是佛教中第一个取得博士学位者。
从小出家,但念念不忘读书,军旅生涯时期只要有空就会自修。13岁出家,为了求学兼修习佛法,1947年到上海静安寺佛学院当一名插班的学僧。
39岁时,在没有任何援助下,只身到东京立正大学佛教部办理入学登记,两年后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又花4年取得文学博士学位,成了台湾第一位有博士学历的出家人。
以国际视野宣扬佛法
完成博士学位后,法师随即赴美弘法,1987年在美国创立“东初禅寺”,此后便到世界各地宣扬佛法,是多次世界宗教会议的佛教代表。
因感慨知晓佛法的人太少,圣严法师于1989年创办法鼓山。
他提出“心灵环保4观念,推动“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近年更提出“四种环保”、“心五四运动”、“心六伦”等观念。
他被喻为实修实学的育家,除了创立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大学,这几年,他也多次与科技、艺术、文化等菁英人士对谈,而他的贡献,不仅仅是他在佛法领域的学养,他也以宽阔的胸襟与国际的视野,宣扬佛法。
台400年来最具影响力者之一
圣严法师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曾获选为“400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士”之一。
为了以现代人的语言和观点普传佛法,仍一字一字著书写作。他所创办的“中华佛学研究所”,被公认是水准极高的佛学机构,让看似鼎盛的佛教有思想的根。
圣严法师最为台湾民众熟知的身影,是九二一大震之后,一帧他悲悯俯首合十祈祷的身影,“台湾,加油!”他一句“所有的死难者都是大菩萨”,给人心带来极大的安慰。
在社会景气与人心低迷时刻,已罹病的圣严法师仍关心众生,巨幅“你可以不必自杀”的公益广告,又挽救了许多绝望的灵魂。
出身江苏贫农之家的圣严法师曾自述此生:“我的生命是用来报三宝恩的,只要还有一个地方为了佛法非要我去不可,我都一定前往。”
幼时家贫吃树根
从困顿中挺过来
金融海啸之下,人心空前彷徨,恶疾缠身的圣严法师在今年初仍吁大众:“只要心安,生活就有平安”,他并亲手写下“心安平安”4字,成了法师最后手书。
在开示中,圣严以自己经验说,幼时家贫,他饿到吃树根,还是挺过来了。即使是弟子无数、创建法鼓大学、各地有道场的高僧,圣严法师一生是从挫折、困顿之中走过来的。
圣严法师俗家姓张,1930年出生于江苏贫困农家。他自幼体弱,6岁才能出门走动,11岁才入小学。
即使身体虚弱,也得跟着父亲走几哩路去作小工;除草、踩水车、割稻、拾棉花。
在旧时农家,穷人家的儿子得送到别人家“招女婿”。但母亲舍不得,怨叹这聪明的幼子“错生了人家”,培养不起也养不起,只有去“做和尚”了。
老和尚在佛前请示了男孩的8字,佛祖同意,小男孩就这样出家了。
“生与死都是世人榜样”
马英九瞻仰圣严遗容
台湾总统马英九周二晚瞻仰圣严法师遗容时,语带哽咽地感念圣严法师对台湾、对全世界产生的正面影响,并相信这股法鼓山精神会传承下去。
陪同的惠敏法师说,马英九是性情中人,站在师父遗体旁说出第一句话:“我是英九。”就悲从中来,语带哽咽说,没来得及见师父最后一面,遗憾没有更多的机会向师父学习、请教。看到师父如此安详,像睡着一样,觉得师父生与死都是世人很好的榜样。
马英九去年中秋节曾前往法鼓山拜会圣严法师,这是两人最后一次的会面,今年除夕夜,马英九也前往法鼓山,参与撞钟祈福仪式,由方丈果东法师主持仪式,圣严并未出席。
萧万长吊唁默哀
副总统萧万长则于周三(2月4日)一早前往法鼓山吊唁。萧万长双手合十并鞠躬,吊唁默哀长达约7分钟。
萧万长指出,圣严法师的离开,当然不舍,这不只是身为弟子的损失,也是佛教界的损失,圣严法师早已放下自己,关怀全球并看淡生死。
萧万长与圣严法师渊源更深,目前还是法鼓山法行会的荣誉会长。早在1995年,时任立委的萧万长即与圣严结缘,十多年来萧一直以圣严弟子自居。2000年“连萧配”大败,郁郁寡欢的萧万长,听闻圣严法师开示,颇有豁然开朗之感;圣严也写了“清凉自在”匾额赠萧,萧一直挂在办公桌对面。
圣严法师生平
1930年:生于江苏省南通县农家,俗名张志德(或张保康) |
圣严法师病中立遗嘱
圣严法师在今年住院期间曾立下9点遗嘱,遗言中叮嘱弟子在他圆寂后,不要办丧事,要办佛事,而且“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勿捡坚固子(舍利子)”,并谢绝恳辞花及挽联,更不需印制他的纪念文集。 他也交待他的供养现金和版税全数归属道场,而未经他覆阅的个人文稿亦不可出版,以免芜滥。 圣严法师遗嘱内容: 1. 出生于1930年的中国大陆江苏省,俗家姓张。在我身后,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勿捡坚固子。礼请一至三位长老大德法师,分别主持封棺、告别、荼毗、植葬等仪式。务必以简约为庄严,切勿浪费铺张,灵堂只挂一幅书家写的挽额“寂灭为乐”以作鼓励;恳辞花及挽联,唯念“南无阿弥陀佛”,同结莲邦净缘。 2. 身后若有信施供养现金及在国内外的版税收入,赠与财团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会及财团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会。我生前无任何私产,一切财物,涓滴来自十方布施,故悉归属道场,依佛制及本人经法院公证之遗嘱。 3. 凡由我创立及负责之道场,均隶属法鼓山的法脉,除了经济独立运作,举凡道风的确保、人才的教育、互动的关怀及人事的安排,宜纳入统一的机制。唯在国外的分支道场,当以禅风一致化、人事本土化为原则,以利纯粹禅法之不堕,并期禅修在异文化社会的生根推广。 4. 法鼓山总本山方丈一职,不论是由内部推举,或从体系外敦聘大德比丘、比丘尼担任,接位之时亦接法统,承继并延续法鼓山的禅宗法脉,亦不得废止法鼓山的理念及方向,是为永式。佛说:“我不领众,我在僧中”,方丈是僧团精神中心,督策僧团寺务法务僧断僧行,依法、依律、依规制,和乐、精进、清净。 5. 我的著作,除了已经出版刊行发表者,可收入全集之外,凡未经我覆阅的文稿,为免芜滥,不再借手后人整理成书。 6. 在我身后,请林其贤教授夫妇,将我的“年谱”,补至我舍寿为止,用供作为史料,并助后贤进德参考。故请勿再编印纪念集之类的出版物了。 7. 我的遗言嘱托,请由僧团执行。我的身后事,不可办成丧事,乃是一场庄严的佛事。 8. 僧俗四众弟子之间,没有产业、财务及权力、名位之意见可争,但有悲智、和敬及四种环保的教育功能可期。诸贤各自珍惜,我们有这番同学菩萨道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曾在无量诸佛座下同结善缘,并将仍在无量诸佛会中同修无上菩提,同在正法门中互为眷属。 9. 在这之前本人所立遗言,可佐参考,但以此份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