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正面临亚洲金融风暴后最严重的熊市,综合指数近期屡创新低,大部份散户虽然逃离股市,但心里仍念念不忘,碰面最常问的首推“股票还能玩吗?”或“”现在可以进场吗?”。
不少散户就爱抱“玩”的心态接触股票,没认真对待自己的资金,对持有的股票一窍不通,以小道消息为策略,而付出金钱和财富血本无归的后果。
安本资产管理(亚洲)的策略师彼得厄斯顿说,股票只能投资而不能玩,这一波结合金融海啸和经济放缓的熊市期,复苏最快需要1也至2年,短期波动风险凶猛,散户除非完全退场,否则只有短线玩家变身为中长期投资者。
他说,短期重现牛市机会不大,散户须调整心态,视自己为股东持股票至中长期,短则5年,长则10年,若做不到还是忘掉股市算了。
持票5年至10年
散户普遍关注何时进场,彼得厄斯顿认为,全球的股市和债市指数现在未到谷底水平,目前虽然不适合大举入场,却是“选择性”买进的绝妙时机。
何时才能出现谷底机会?他说,任何指数只能准确反映历史,却不能准确判断未来走势。
“想在股市建立财富,现在开始寻找和吸纳业务良好、基本面稳固、未来5至10年能交出良好回酬的公司,但要有心理准备,未来12个月的股价可能比买进时更低。”
他感叹,股市目前已变相为赌场,激进投资者的持有期平均缩至7个月,市场情绪主导超越基本面,这是很不健康的现象。
“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在经济正常期间,也须要5至10年的时间,经历初创、注资、打拼、建立基础才能享有回报,更何况这轮经济放缓是1930年代来最糟。”
他说,没人敢预测未来6至12个月的股市,可以每况越下也说不定回扬走高,散户必须为未来5至10年的投资回报和成长做好准备。
股市6至12个月展望仍混浊,短期仍受市场情绪左右,蓝筹股波动剧烈,然而,期限拉长则看得更清楚,公司业务和盈利将反映在5至10年的股价,6至12个月仍雾里看花。
如何选出好股?
选股不看领域看个股,是低迷期间惯用的策略,彼得厄斯顿认为只对一半,每个领域都有赢家和输家,可以选择赢家而舍弃输家。
他指出。如果只以盈利表现定赢家,要付上很大代价,首先须了解盈利来自核心业务,或由一次过项目贡献。
此外,赢家的共同点是市场分额领先,但必须以真材实料在自由竞争市场脱颖而出,若从保护政策或垄断优势成为领域龙头,保护网一破就优势尽失。
“一个赢家公司也必须有适当业务策略、现金流量健康、大方向清晰、尊重小股东和管理层素质。”
他认为,金融风暴突显一家公司须忠于本行,若若贪图利润或走捷径或岔路,短期或取得成功长期却埋下风险种子。
他以银行业为例子,美国银行业者的“创意”点子,改变了传统模式,从存款借贷相关业务,扩大至杠杆架构衍生产品,将次级贷款经过包装变成抵押债券,而吞下次贷风波的恶果。
并非所有银行都沦为输家,没有涉及次贷抵押债券的银行仍是赢家。
“经济风暴让原产品行情,从过去一年高峰水平直堕,而成为另一个输家,但若从改善成本取得成本最优化,就有机会翻身成为赢家。”
他以全球的著名银行集团为例,欧洲市值最大的汇丰银行,2003年买下美国次贷公司Household International,进而成为全球最大的次贷机构,以致无法完全置身事外于金融风暴。
他说,向来锋芒被掩盖的渣打银行,则因保守和忠于传统业务,除了避过金融风暴还并购美国运通银行,而进一步扩大业务优势。
“经济放缓时期持续盈利成长已难能可贵,若善用雄厚现金进行并购,经济复苏后的成长潜能将领先同业,不少基金经理因此对渣打银行改观,而列为首选股。”
唱好渣打
根据资料,汇丰于2006年开始提列次贷坏账,2008财政年净利大减70%至57亿2800万美元,美国业务打击最大,美国子公司的贷款减值拨备额及信贷风险准备金高达163亿美元,而尝试缩减美国业务规模。
但汇丰银行的基本面仍稳固,它的庞大现金是欧洲少数银行存款超越贷款的银行集团,资本比率在欧洲仍名列前茅,更是次贷风暴受伤最轻的欧洲银行,投资者仍把它把当成首选股。
另一方面,在欧美金融机构愁云惨雾之际,渣打银行2008年净利不跌反增,按年上升17%,至32亿9800万美元。
外资与马股看政局新领导表现
安联资产管理(大马)的助理研究经理阿都加里尔认为,马股欲冲出谷底除了寄望外围,国内政经领域上半年表现重要,新领导层必须在上半年兑现各项施政承诺。
他说,总值670亿令吉的两个配套,须快马加鞭在上半年发挥效应,至少带出市场复苏的迹象;而新领导层的布局、大方向和内阁阵容,也必须有革新才能让外资动容。
然而,外资更关注振兴配套未提及的承诺,特别是开放服务业予外资和检讨外资投资限制,股市虽然是微观但没有宏观政策配合,仍无法看到成果。
彼得厄斯顿的亚洲组合十大首选股,马股无一入选,但新加坡4家公司入榜,分别是新电讯、华侨银行、大华银行和新加坡科技工程(ST Engineering)。
投资控股公司怡和策略、太古地产是组合中的两家香港公司,其余分别是澳洲QBE保险、中国移动、台湾台积电和韩国的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