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8/09/2009
曾是胶工好帮手.胶机走入历史
作者: admin

昔加末县利民达一带的树胶收购商,于90年代中旬开始收购胶丝、胶汁以取代胶片,在此之前,当地每户小园主几乎都拥有一套搅胶机器,随着胶片被市场淘汰,这些机器已走入尘封,甚至被当破烂铁售卖。

现在胶工每天大清一早就出门到胶园割胶,有的胶工割完胶后,还须走第二趟,收集当天的胶汁;另一些胶工则是等到第二天,胶汁自然凝结成胶丝,才拔起杯内的胶丝去售卖。

他们割完胶后,将当天的胶丝或胶汁载到收胶站去估计重量,就可以回家休息,高枕无忧等收钱。

追溯回半个世纪前,利民达大部份的小园主和胶工就没有这样的便利。当时,收购商并没有收购胶丝,虽然有收购胶汁,但是胶片价格较高,因此大部份小园主必须自己动手制作胶片,以卖到好价格。

收购商:早前售卖胶丝

据利民达一名收购商表示,目前大部份的小园主都是售卖胶丝,他们割完胶后,就可以直接回家。第二天,胶工可一边收胶丝,一边割胶。收工后,就可把胶丝拿来卖。

他说,也有一些胶工仍售卖胶汁,他们当天割胶后,就会多走一趟,收集所有的胶汁,载出来售卖。

他指出,这些收购回来的胶汁,他首先会用一个杯子盛装50毫升的胶汁,将胶汁制成小胶片,计算胶质的净重,才乘以总数的重量估价。

他补充,由于胶质因施肥、土地、树种不同,所以他必须每天针对不同胶工所售卖的胶汁,重覆上述工作,才能估算胶汁的价格。

胶汁制成胶片脱售
助胶工赚取高利润

在1950年初期,利民达小园主几乎都有数台搅胶片机,这些外型厚重、稳固的搅片机,曾经是胶工的好帮手。

当时胶片比胶汁的价钱高,因此胶工们不惜劳力和辛苦,每天割胶回来后,一手一脚将胶汁制成胶片脱售,以赚取更高的利润维持生计。

自从淘汰收购胶片,转以收购胶汁和胶丝为主,小园主和胶工们可省时省力,有更多时间休息补眠或做其他事情。

随着胶片在市场上不受青睐,搅胶片机也因而无用武之地,大部份的小园主已转售这些机器,但仍有一小部份的小园主整套保留这些机器,作为纪念过去胶工辛酸的古董。

曾忙碌在机器中周旋
吴女士苦尽甘来

80岁的吴女士居住在利民达,她的儿子继承胶业,但是这些搅片机也尘封在后院多年不动。

尽管搅片机的漆斑驳脱落,有的铁片已生锈,不过整套机器至今仍可操作,吴女士和孩子们过去使用多年的制胶片机仍完整保留下来。

她在介绍这些机器时,回忆起当时和丈夫打拼的日子。她说,以前每天清晨5时,她就得骑着脚踏车,到几公里外的胶园割胶。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胶工都是骑着电单车,轻松到胶园劳作。

吴女士表示,以前一回到家,他们还不能休息,反而还要制作胶片售卖。制胶片的工作繁重、吃力又耗时。现在她的孩子每天割胶后,还有大半天时间可以和朋友出去喝茶聊天,接管载送孩子放学去补习班。

她说,胶片制成后还未算完工,还必须将胶片晾在太阳底下晒干。

晒胶片还要担心下雨,一旦天气转阴,就必须赶快抢收胶片,以免淋湿胶片。

胶片淋湿易发霉

“淋湿的胶片容易发霉,收购商会扣钱。因此我们必须小心翼翼照顾胶片,确保收入不受影响。这些胶片必须真正晒到干透,才能卖出好价钱,否则收购商还是会挑剔而扣钱”

她补充,如果周一(7月13日)的胶片未晒干透,他们就必须将这些未干透的胶片移入院子的架子风干;而外面的架子则让位给当天制作的胶片。

吴女士摸着这些陪她走过制胶片的机器,仿佛看见当时忙碌的自己在这堆机器中周旋;如今总算苦尽甘来,胶园由孩子儿接手打理,而她则乐得在家享清福


你知道吗?

制胶片过程

首先他们必须把胶汁混合醋倒入一个木箱内,再以一块木板间隔起来,使胶汁凝固后变成一块方型的胶块。

接着,大块状的胶块将放入搅片机内,以手动搅动机器,压成薄片状。这些薄片还需经过一台超薄机,将薄片状挤压成超薄状。

超薄状的胶片最后经过一台有波浪条纹的机器,将一片片超薄的胶片,挤压成有波浪纹的胶片,制作胶片才算大功告成。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