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槟江4大才子硕果仅存的书画家任雨农今日(周日,12月20日)清晨6时25分,以99岁高龄殒落。
任老近10年来一直被腹部的肿瘤缠身,最近肿癌压迫胰脏,经常失血,需要捐血。周日清早,同房照顾他的二女儿任雪平发现他脸色失常,电召槟安医院医生来时,他已经走了。
槟城早年人才辈出,槟江4大才子是华族文化界翘楚,另3位为方北方、温梓川和周曼沙。任雨农在离世前仍关心时势,每天勤读报章。
长女:父最大遗憾
华人为华教做得不够
长女任蕙文代家属发言时说:“父亲人生最大遗憾,是感觉华人多年来为华教民族事业做得不够好,令他舍不得离开。”
她说,父亲一生关心国家、民族文化和经济政策发展。只是遗憾,华人在多各方面做得不够好,加上近来看见国家发生的问题,更令他舍不得走。
“只是,他还是说如果他走了无所谓,因为一定会有人可继续发扬华族文化。”
要求孩子心系国家
眼眶泛红的任蕙文对父亲下的评价是:“终其一生追求让孩子接受最好教育、培育孩子保持品格清高。他要求孩子终生心系国家,勿忘发扬中华民族教育。”
66载父女情深,作为一代书法大师的女儿,任蕙文退休后一直跟着父亲学习书法,期待“父女同台”共开书法展,成就佳话。
“可是这个期盼到这里止步了。一切变成梦想了。”
12月24日举殡火化
丧礼将简单隆重
任老一生贡献教育和文化事业。他余下妻子陈月莲(88岁)、5女2男和12名孙子,对子孙的遗言是“要追求最好的教育,要有高尚的品德,不要忘祖。
他是本地少有的湖南长沙人。有5名长沙的亲戚会到槟城出席丧礼。
任蕙文说,任老有吩咐,要一个简单隆重的丧礼,目前已择定在浮罗池滑丧府停柩5天,12月24日下午2时举殡,遗体焚化后供奉妙香林骨灰亭。
任雨农收藏了许多名家书法作品,他的子女准备为他设立书法纪念馆,收藏任老和其他名家的墨宝。
任雨农生平简介:
任雨农,字湘圃,大马文坛长青树。1911年生于中国湖南长沙,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历史系。1934年至1937年4月任教湖南醴陵女子师范学校,曾于湖南《国民日报》发表“政治人物左右教育”的论文,几乎招来文字祸。遂于1937年5月南渡马来西亚槟城。翌年,开始在《现代日报》、《光华日报》发表作品,撰写论文、散文和其它小品。
1938年4月与朋友在槟城创办《南风杂志》,担任总编辑,呼唤海外侨胞支援祖国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战,因为言论不合帝国主义的立场,殖民政府下令禁封,不得已于1939年10月宣告停办,转而投身教育界。
1940年到1941年,当郁达夫主编《星洲日报》副刊“晨星”与“繁星”时期,任氏发表不少散文和小品,间亦抒写旧体诗词。
3年8个月东南亚沦陷期间,任氏与夫人陈月莲于太平市郊外的树胶园里,胼手胝足制作虾饼出售,艰苦渡过战乱岁月。
日本战败投降后,任氏受聘为北海中华公学校长,之后任教槟城钟灵中学,后来受聘于太平华联中学,继而受教育部推选出任吉隆坡语文学院师范学院中国古典文学讲师,自1947到1962年期间,任氏受教育部聘请,兼任太平、吉打、怡保、新山等华校假期师资训练班华文、教育学讲师。于1970年退休。
著作年表:
1.《风雨南州》论说文
2.《江山灵秀》杂文,1985
3.《青山云外》散文,1986
4.《生活的旋律》小品文,1990
5.《江山万里行》游记,1990
6.《乱弹曲》论说文,19937.《绾不住的春风》新诗,1997
7.《湘芬堂诗词集》旧体诗词,1987
8.《任雨农书法集》1997
9.《海天云外》2000香港大公报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