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成绩放榜的季节,不禁让笔者想起孔令裔,他可是2004年度STPM的全国一状元。
孔令裔之所以出名,当然不是因为他是全国第一而已,而是因为他顶着全国第一的光环,竟然进不到首选科系马大医科,结果引爆了轰动一时的128事件,更成为第一个被马华总会长带入国会讨论的学生。到最后孔令裔也终于如愿以偿,成功进入马大医科。
笔者发现到一个现象,自从孔令裔事件发生过后,教育部就开始低调处理优秀生的新闻报导,至少从此再也看不到类似“全国第一”的至尊名号出现,只见一篮子的“全国优秀生”排队上台领奖。很显然的,孔令裔成为了大马STPM史上的“末代状元”,而教育部也不希望再作茧自缚,让“全国第一”的恶梦继续纠缠着自己。
优秀生一旦被摘下了“全国第一”的光环,报章媒体的聚光灯焦点也随着从优秀生的身上被转移,即使日后该优秀生在申请科系方面遇到了什么挫折,都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也为教育部省却了无谓的舆论压力。
虽然一直以来全国状元拿不到志愿科系的事件频频发生,但是只要事态并不是太过严重,教育部通常都不以为然,敷衍了事。然而到了孔令裔这一届,正值阿都拉刚上任首相之际,而事情又出乎意料地发展到了近乎失控的地步,才让教育部下此决心,挥刀斩断祸根。
然而,同样的政策依然延续,只是在技术上免去了不必要的“麻烦”,这是否意味着真正的问题也从此被一并解决了?其实不然,2008年的STPM全国优秀生江韵儿拿不到首选的马大医科,结果却塞翁失马地进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医科;2010年度的新加坡O水准全国状元赖凯柔,也是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过江龙。这些例子一样让我们清楚看见大马教育制度的问题所在,虽然他们的新闻热度远远比不上当年的孔令裔,然而星星之火,未尝不能燎原。如果教育部真的不幸被笔者言中,刻意抹去了“全国第一”的尊号,那无疑等同鸵鸟把头塞进了沙堆,一味地逃避问题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继孔令裔事件之后,教育部又恢复了已废除多年的课外活动计分制。之前的国立大学原本是100%根据学术成绩来录取新生,后来却改成了要另外分出10%给课外活动计分。这个10%的课外活动计分,其实并没有划一的标准,任由教育部当局自行评断,然而这区区10%往往就成了决定学生生死存亡的“造王者”。而针对热门科系的新生录取,尤其是医科,教育部更是设立了独一无二的“面试制度”,让黑箱作业变得更加深不可测。
曾经是华裔学生称霸多年的STPM,如今在一篮子的“全国优秀生”中,土著学生却占了大半。土著学生的实力固然毋庸置疑,然而我们还须看看华裔学生的下降比率,不难发现华裔学生已经逐渐放弃了STPM,这到底又是为什么?
今日,试问有谁还记得孔令裔?然而实际上孔令裔事件却是大马教育史上一个重大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