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6/06/2011
黄晋亮.从江运来猝逝谈起
作者: admin

从报章及电视新闻获知江运来因心脏病发作于本月21日逝世的消息,令我感到惊讶难过,因为事发前一个月,我们曾同台于5月21日受大马妇女发展机构之邀,主讲“活着真好!”的防范自杀心理讲座会。主讲人还包括黄大华神父、满慧法师等。

那天的讲座会上,他忧伤且激动地分享内心的悲哀,声称儿子在面子书留言自杀,为人父亲的他需要负百分百责任。他感慨道出这22年来,从未跟这孩子坐下来,好好地吃过一顿饭,或聊过一句话,更遑论聆听孩子的心声。他是从孩子的电脑资料里,发现许多的留言,其实是想对父亲表达的无声呐喊。可惜言之已晚。江氏的自责,让我们深感他沉重的歉疚和悔恨,绝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或理解。

我们常听闻白头人送黑头人的哀痛,是人世间最悲惨的情感创伤。这种哀伤需要时间与心理的过程,方能让当事人逐渐从哀伤的阶段,走出阴霾,重新振作,面对未来。

记得我母亲痛失她小儿子时,她忧郁了整整一年多,在这期间她每逢想念儿子时,就会独自哭泣落泪,怪责自己是否在那些层面做得不够,以致未能及时防范悲剧的发生。一天早晨,她决定将儿子留下的衣服、书本、笔记、照片、乐器,还有古典音乐光碟等等搬到厅里,然后一边整理,一边哭喊他儿子的名字,一行眼泪,一把鼻涕地处理她压抑年多的悲哀,最后她把东西放进箱子里,有的作为收藏之物,有的分给我们作弟兄姐妹为纪念。从那天开始,她逐步迈向康复,走出忧伤低谷,笑颜重现。

我之所以分享母亲如何处理她的伤痛,是想让读者了解创伤的疗愈,需要时间和心理的过程,还有当事人处理和应对的能力,也极为关键。这过程是没有捷径可图,也不能以任何事物取代。倘若没有这自然的疗愈过程,他日的后遗症如精神困扰或身心疾病,恐怕要更加棘手。

江运来痛失爱儿,在还未来得及好好处理自己的伤痛时,就频频以工作取代疗伤过程,一边开设辅导中心,奉劝年少失落者爱惜生命,一边自资拍摄短剧,筹划电影制作。可惜他本身并非辅导出身,只凭一股热忱和勇气,孤军作战,岂知辅导是一门耗心耗力又耗神的行业,除了具备专业知识、懂得如何调适身心以外,还需要团队与家人好友的精神支援,方能走的长远有效。

可是江氏一星期工作7天,操劳过度,加上刚动过心脏手术而未有足够休养,结果将自己的精力生命耗尽,最后在他一手创立的中心猝逝,实在令人惋惜。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