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1/08/2011
先天vs后天.是谁在影响孩子学习力?
作者: admin

台湾有一个创造“希望教室”的苏明进老师,马来西亚也有两个年轻的副校长,他们一人毕业于物理系,一人毕业于基因学系,他们都同样年轻:简嘉伟28岁,何星伦34岁。他们来到吉胆岛一所微型华小,将他们的热情与活力,倾倒在这座小岛上纯朴的孩子们身上。他们不仅是学校的行政人员、课室里的老师,他们还是孩子们学习、仰慕的对象!

基因学是幻化无穷的学科,在遗传与不遗传、相互与不相互影响的生物世界里,自是有一头栽下去的人。教育下一代也是一份迷人的工作,看幼苗如何经过悉心灌溉长成大树,同样可以令人投入一生的心血。

马大理学院基因学系毕业的何星伦已是硕士毕业,在等待申请前往外国大学继续钻研而苦寻不到机会的当儿,他尝试投入职场。任职销售而发现不适合后,方始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一个踏实的生活,不想终日为永远追不到的销售目标庸庸碌碌,于是毅然申请教师培训课程走进教育界。

中午的吉胆岛是酷热的,阳光四溢,高脚屋设计的学校办公室旁是退潮后留下的泥土芳香。两张年轻副校长的脸庞,为这所小学校带来一股朝气。

何星伦原想当科学家,更确切的说,是基因科学家。未走进教育界时,家里有个当教师的妹妹,听她的叙述,对教师一职有“很辛苦,有难度”的刻板印象。这对性格内向、文静的他而言肯定是个不可能的挑战,只不过在他进入销售行业后有了改变,发现教书也是一份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作,可通过份享和交流学习成长。他在2010年1月毅然踏进教育界。职龄很浅,却因需要而担上副校长的行政职。

渔村小,家长对老师很热情,学生跟老师感情也亲。住校的何星伦老是在想要如何协助提升乡区孩子的学习条件。这是他在大学实验室里钻研生物基因学时没有机会思考的事。

何星伦原朝基因学领域发展,到学校教书以后,渐对心理辅导学产生新的兴趣。“来到学校以后,看见同一个环境背景下,有些学生课业表现佳,有些却跟不上,有些不爱读书,可是却另有天份,这促使我不停的思考,到底是因为先天基因的影响,还是后天环境的造成,或是相互作用?”

教学的体验,逐渐触发启动了这位年轻的副校长的思维神经。

基因学虽复杂,但可以简单化。他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出世前潜伏在细胞里的染色体(Chromosome)早已遗传了父母的基因,不由得我们选择,这是老天的恩赐。但出世后我们有权力选择当个好人,爸妈的好孩子。从此这染色体就不再是普通的染色体了,因为它能发光发亮。”

虽是不同领域,但他想将之前所学的基因学,让它跟心理学产生联结,去探讨“一个人的学习表现究竟受遗传影响大,还是更受后天心理和外在环境左右?”

他不断在思考,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性格的人,有的外向开朗,有的沉默孤僻,有的冲动鲁莽等等。性格(Character)是先天具备的,但是人格(Personality)却是后天透过学习形成的,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那么,DNA的伤害在自然界中随时都会发生,孩子会不会受后天环境所伤害呢?将来若有机会继续攻读博士,这些肯定都会被何星伦列入研究范围。

生物体具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速度和模式也会受到成千上万个因素左右。

“来到渔村,我开始在思考,马来西亚的教育制度只有一套,用在城市的同时也用在乡村,但为何渔村小孩所得的知识就是相对有限?感觉就是比不上城市的孩子?这可能是渔村小孩没有补习班也没有才艺班,相对的有更多hands-on亲自动手的机会,这是城市孩子所没有机会学习到的。”城市的孩子除了读书就是电脑,是两种不同风貌的学习环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何星伦也是小镇长大的孩子,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这个“善”,需通过教育诱导始能发扬光大。

他始终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因此,我斗胆的想,世上所谓的坏人只不过是目前还未被教育好的小孩而已。教育乃是教学育人,每堂课都可以为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负责任。”

当初决定当老师时,他曾告诉过自己,知识的传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天都要花5至10分钟在课堂上跟学生谈谈“如何做个好人”之类的人生价值观和做人的道理。

“我相信只要孩子有一颗踏实善良的心,将来不管他的人生走到哪里都会成功。”反之,他认为一所没有注重品德教育的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成功几率有限。现在,“5分钟谈心”已经变成他走进教室后的一个“习惯”。

他常怀感恩心,感恩父母细心的栽培。“之前所学的基因遗传原理与观点,启发了我对品德教育的一些构想、使命。”

更有趣的是,他无意中发现了小孩在颜色和形状认知过程中能突破性格和人格的潜能,重新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这也许是小孩先天具备超越自己的天赋吧!我想好好的把这些零零碎碎小小的发现,整合并纳入我欲专攻的心理辅导博士研究,希望日后能造福人群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如今能在学校保持教学以及处理繁忙校务的热忱,对思考和继续科研的热情也丝毫不减,对他而言梦想永远会追求下去。

简介:
何星伦,34岁,来自霹雳州木歪,马大基因学系硕士。2010年1月4日加入教职。

竞智华小第二副校长简嘉伟:给孩子一生受用的财富

如果说学生是未经琢磨的钻石,那么老师就是雕艺师;不同教育的琢磨方式,学生就会散发不同的光彩。

简嘉伟老师用的是活泼与爱心教学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灌输学生知识并不难,难在于塑造学生的品德。品德比知识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及心血去琢磨,除了言教,还要身教,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以栽培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他说,一个身心健全的孩子,学术、运动及品行都很重要。三者以品行为首,品格能决定未来,良好的品德是变换形式的爱心、礼貌与修养,也是生命最贵的财富。

简嘉伟是半途转换跑道的老师,他最初的志愿是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因此大学选科系时,他不假思索选了物理系,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参与研究工作。毕业后,他学以致用,投入电子领域。

工作一段日子,常常对一堆机器,日子过得枯燥乏味,对于每天重复的工作感到意兴阑珊。一次机缘巧合下,他经表姐的介绍下,到槟城槟华小学当临教。那儿的校长及师长们很热心、循循善诱,不吝与他分享教学心得。

受到前辈的启发,加上学生毫无机心,乖巧、听话,与职场环境上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别,他对教育产生一种微妙的情意结。机器是死的,只要照指示去启动,就会得到相同的结果;但是学生却不一样,就算在课堂上用同一种方式,每个学生吸收的程度不一样,在学生身上彰显的成效也不一样。

机器的使用只有一种方式,但是教育的方式不能只有一种!适合城市学校的教学法,不一定适合郊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未必是每位学生考获全科A,但必然是教出具有品德,不分职业贵贱的孩子,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从繁华大城走进渔村小岛执教……

简嘉伟经过一年的师训课程后,被委派到吉胆岛。从家乡槟城背行囊,搭巴士、乘船,一路颠簸,好不容易终于抵达吉胆岛。初见学校环境,他感到十分惊讶(带点兴奋),学校是原始木造的,终日“在水上漂”,没有草原,石灰桩撑沼泽地,这是他不曾接触过的学校风景。

而从教师的宿舍到办公室的路程不到30秒,他笑言挺怪的,却很方便。大部份老师都是居住这里,每天早上去上班,不需耗时在路途上。由于岛上环境不大,学生放学后也会回来学校温习功课、玩乐。不管上下课,学校都很热闹,而他在宿舍休息,也可观察学生放学后的生活。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这里没有任何娱乐,简嘉伟把时间都耗在工作上。由于竞智华小属于微型小学,教职员不多,所有每位老师都有机会担任“大将”,负责各自的行政工作。放学后,多数老师会继续留在学校埋头苦干,反正宿舍离学校一楼之隔,忙累了就回去休息。

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他来到弹丸般小的吉胆岛,他没有所谓的“环境冲击”,反而乐在其中!小地方人情味特别浓厚,家长十分信任及尊敬老师,乐意与校方合作,与老师的关系很融洽。每逢过节,一些家长还会烹饪几道佳肴来请老师们享用呢!

他说,师生感情也因“朝夕相对”而特别深厚,每逢儿童节或教师节,师生都会热烈地庆祝。最有趣的要数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有别于其他学校,运动会是在晚上举行,除了该校学生以外,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来凑热闹,参与亲子比赛,促进老师、学生与家长的交流。

外表温文儒雅的简嘉伟不提倡严厉教育,他尽量营造一个快乐的环境,让学生在无压力下学习。不过可能是环境关系,这里的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弱,尤其是国语和英语。

小部份的学生还未开窍,不了解知识的重要性,或因好玩、懒惰而荒废学业。遇上这样的学生,简嘉伟就会很头痛,但是教育并不应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些不爱念书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辅助,引导他们掌握一定的教育基础,同时避免无心向学的他们误入歧途。

执起教鞭3年的他对教学也累积了不少心得,小岛的教学生涯踏实写意,不过出城交通不方便,也局限了他追求目标的脚步。他还想继续深造,带领小孩追逐未来的目标,也不放慢自己前进的脚步。

简介:

简嘉伟,28岁,毕业自理大物理系。目前在校内负责学校的行政事务兼教学活动。除了教书外,也忙于处理学生事务,经常得与学生或家长沟通。认为通过了解学生的背景,才能“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