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7日讯)卫生部官员针对《星洲日报》在3月份刊登的回锅油系列专题报导进行了一个月的调查,得到的结论是“本地市场没有重新包装的回锅油”。
尽管官员对他们的调查结果“充满信心”,不过,由于整份调查报告仍存有许多疑点,卫生部长拿督斯里廖中莱表示对调查结果不满意,指示官员针对种种尚未有答案的情况,继续深入调查。
高价格回收提炼生物柴油
最大疑点.成本比售价高
本报针对“回锅油可能重返市场”的报导在3月7至9日见报后,卫生部官员在部长指示下,展开了连串覆盖全国的调查行动,包括登门向记者索取资料。
虽然经过一个月的调查,负责的官员很有信心表示市面上并无回锅油,但由于疑点太多,部长要他们继续追查,找出真正的答案。
根据卫生部报告,执法官员自3月23日起展开调查,走访了307家食肆,165间食油包装厂和39个收油业者,至今仍没有找到市面上有回锅油流通的证据。
“无从查起”非法业者
不过,这些受调查的食油包装厂和收油业者,都是拥有大马棕油局发出的执照,是做“正当行业”
的,至于市面上可能有一些无执照的收油业者和非法包装厂,卫生部官员表示“无从查起”。
廖中莱接受本报专访时,对回锅油可能重新流入市场的报导正式做出回应。他也指出,自有关报导见报后,也有公众人士在他的面子书上留言提供类似情报。
他在部门接受本报专访时,也召来负责调查的官员,解释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中最大的疑点,是调查显示收油业者是把用过的食油用来提炼生物柴油,问题是,本地的生物柴油每公升售价1令吉80仙;而回收油的价格最高可达2令吉20仙,即表示成本比售价还高。
廖中莱问官员,业者有可能以更高的价格来收购用过的食油,提炼成生物柴油后,再以更低的价格出售吗?
针对这个“亏本生意”,官员无法回答。而部长则要他们进一步弄清楚这一点,查证是否真的用来做生物柴油,否则无法让人信服。
出口他国用途不明
第二个疑点是,收油业者指他们把这些二手油出口到其他国家,至于用作什么用途,部长也要官员继续调查后给出一个答案。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其他国家把二手油再循环食用,但如果我们出口给别人做这种用途,是很不道德的。”
他说,国际的生物柴油价格每日浮动,目前介于2令吉70仙左右,用高价收购二手油再出口,亦不符合经济效益。
他已指示官员扩大调查范围,确保回锅油确实地被妥善利用在一些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业。
“这些回锅油不在大马市面上流通,卫生部也不愿见到回锅油被当成食油买到其他落后国家,祸害世界上任何人。”
在1983年食品法令第13条文下,任何人入口、生产、售卖重新加工的回锅油,若被证实危害健康,将被视为一种罪行,定罪者可被罚款10万令吉或是监禁不超过10年,或两者兼施。
此外,任何人入口、生产、售卖不符合1985年食品条例定下的标准和规格的食油,即违反了13条B(2)(e),若证实犯错,将被罚款不超过2万令吉,或被监禁不超过5年,或两者兼施。
廖中莱:续跟进调查
保证没用鸡肛油制食品
记者在追踪回锅油的同时,曾听闻有不法商人大量收取鸡皮、内脏等,翻炸之后提取鸡油,再卖到市场。但由于线索太少,几经追查都不得要领,唯有暂停追访,专注于回锅油调查。
但就在4月13日,北海一家无牌经营的鸡肛油炼制厂被揭发,证实了消息情报并非空穴来风。
这家炼制厂被揭发之后,卫生部官员到场取缔并充公了鸡肛油样本。根据卫生部调查,这些油是用于制作狗粮,而油炸后的残余将被丢弃。但是,卫生部官员并没有进一步彻查油的去向。
针对鸡肛油的问题,廖中莱说,他要官员继续跟进调查,保证这些油不会被用于制作食品,危害公众健康。
棕油局:将续追查与监督
市面上暂没发现回锅油
大马棕油局(MPOB)全国总监拿督朱云美博士指出,该局执法组经过多番调查后,目前尚未有证据显示市售食油中掺杂了回锅油。但她也强调,自由贸易市场之大,其中食油生产链中难免有害群之马。
她接受本报专访时说,该局欢迎公众举报,而大马棕油局将继续追查与监督,并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确保食油安全。
记者发现,大马棕油局执法单位在根据本报记者提供的资料展开调查后,确实发现有无牌收油业者向餐饮业者收取回锅油,再转售给持牌的回锅油商,但朱云美表明,此事仍在调查中,该部不便回应,但可以确定的是,截至今天,仍没有证据显示市面上回锅油出售。
回收者须记录交易量
根据大马棕油局的要求,持牌的棕油残渣回收者必须记录每日的交易量、每月呈交交易报告给大马棕油局以及不准与无执照者买或卖回锅油,违例者将被根据条规执法,包括被吊销执照。
朱云美解释,该部在本报刊出“回锅油”专题后,该局的品质管理组、执法组以及中部办事处即刻展开调查。
根据调查报告,他们于3月12至14日,巡视了位于森雪两州的28个夜市、78间食肆、餐厅或小贩后,并没有发现任何人出售或使用无品牌包装的食油。
“自从星洲日报刊出回锅油新闻后,我们增加了召集收油业者的次数,也更严厉地执法,绝不姑息违规者。”
而她也指出,调查行动会持续进行,该局也会将调查范围扩大至其他州属。
朱云美强调该局对食油生产管制非常严格,并对通过该局审核的市售有标签食油表示有信心。
无法从基金会找到线索
廖中莱说,虽然目前已有了调查结果,但卫生部的调查会继续进行,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针对本报引述的东姑赛拉兹曼环保组基金会的情报,他指出,卫生部官员无法从这个基金会找到任何相关的线索。
此外,官员尝试向该基金会索取样本以及相关资料时,基金会表示已无样本,而他们出示的化验报告并非来自专业的实验室,而是委托实验器材供应商帮忙检验的。
“基金会作出如此严重的指控,却无法出示证据,这对卫生部是非常不公平的。”
他希望基金会能提供更多证据,协助卫生部调查,而不只是向媒体发表各种言论后,以“没有留下样本”为借口,来拒绝与卫生部官员合作。
卫部:若持续添新油
“食油可翻炸4460次”
回锅油专题报导中曾揭露,某快餐店曾连续使用2星期,平均炸了245次才换油。不过根据卫生部引述的一份报告指出,只要持续增添新油,食油可翻炸4千460次。
卫生部根据由Romeroetal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翻炸了20至40次的油中增添新油,能使油中的极性组成(Polar Content,PC)保持稳定。
这表示,只要持续地增添新油,食油翻炸4千460次,其极性化合物(Total Polar Compound,TPC)也不会超过25%,即表示食油仍符合标准。
但廖中莱也不否认,翻炸多次的食油中含有焦黑的食物残渣,而这些使到食油变黑的颗粒有可能致癌。
但若使用者在每次使用前将食油过滤得清澈,则这些翻炸多次的食油只能算是品质低劣的食油,而非危害人体健康的食油。
截至去年发474准证
仅39回收商买卖回锅油
根据报告,截至2011年12月1日,大马棕油局共发出准证于474个回锅油回收商,其中只有39名回收商是活跃地从事回锅油买卖。
此外大马棕油局的执法部门也会定期地检查这些持牌者,确保他们不触犯大马棕油局法令或其他相关法令以及遵守条规。
没申请准证将受对付
“若从事买卖回锅油者没有向大马棕油局申请准证,他们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根据大马棕油局2011年资料,全年共向食肆、餐馆回收了1万6千800吨的回锅油,每个月平均收1千至1千800吨。
至于从其他来源取得的回锅油则没有记录。除了运出口,这些回锅油都用于制作生物柴油、肥皂或蜡烛。
此外,朱云美解释,回锅油价格并无参考价,而是由买方与卖方自行协议制定的。回锅油行业并不属于具竞争激烈的行业,因回锅油的量仍属于十分少的。
含动物脂肪非100%棕油
“棕油残渣”将重新定义
当记者质询“棕油残渣”的定义是否有问题时,朱云美认同,大马棕油局有必要重新检讨对于“棕油残渣”(sludge palmoil)的定义,或是另增设一类别给回锅油,因回锅油中含有动物脂肪以及其他的食物残渣,并非100%的棕油。
2005年大马棕油局法令阐明,棕油残渣包括:
(一)因长期或错误储存而变质的劣质棕油;
(二)在研磨、提炼、存放或是转移时,遗留或泄漏的油;
(三)任何过期的食用棕油或是已使用过的食用棕油。
但她认为,修正必须按部就班地进行,该局会逐步检讨这方面的不足。
雪隆森甲已开跑
棕油局积极推广生物柴油
此外,大马棕油局目前也积极于本地推广生物柴油。在半岛中部地区,如布城、吉隆坡、马六甲、森雪两州,已经开始推行B5生物柴油计划。
此计划预计在2014年推展至全国,届时将会需要50万公吨的生物柴油,而每年能降低相等于150万公吨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回锅油提炼生物柴油
步骤繁琐
B5生物柴油计划使用的生物柴油是由原棕油或是精炼棕油提炼而成的,而目前市面上由回锅油提炼而成的生物柴油,并未使用于政府的这项计划中,而是出口或是卖给私人企业。
朱云美说,以回锅油提炼生物柴油的步骤更繁琐,因为回锅油中含有更多的杂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预先处理才能提炼成生物柴油,如果要达到出口标准,则营运成本较高。反之,以回锅油制作的生物柴油若没有达到标准,则可能会影响引擎的运作。
根据大马棕油局的资料显示,2012年1月与2月间,共有接近2千吨的回锅油用于提炼生物柴油,而在2012年之前,并没有以回锅油大量生产生物柴油的情况,因此数据不详。
“在国际市场上,世界各国如美国对入口生物柴油的条例都不同,我国正努力克服这方面问题,扩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