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0/05/2012
世界闽南文化节(上)说“母语”运动带入校园.金门兴教育传承文化
作者: admin

1937年,时值抗战军兴,台湾金门沦敌,乡人纷纷南来避难,并将闽南文化传递至海外,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包括马来西亚。

75年后的今天,藉着“2012年世界闽南文化节”,落脚在海外的乡亲再次“返乡”,再次展现了融合南洋与闽南文化的种种事迹。参与者包括来自日本、新加坡、印尼及马来西亚。

巴生金门会馆一行45人,聚集在金门水调歌头民宿进行闽南传统建筑巡礼,进行美食文化交流。

第一届世界闽南文化节从台湾金门出发,宣扬的不只是台湾单一的闽南文化,更希望藉由时代历史的铺陈,通过文化脐带,重新与曾经远离的海外乡亲联系,探视近现代的文化融合。

推广文化不忘教育
金门人重视“金门话”

一如历史记载,当年远离家乡的乡亲在海外站稳脚步、累积财富后,努力将储蓄所得汇回家乡,兴办学堂、肇建民宅、捐修祠堂。

而在推广闽南文化当中,金门人永远不忘教育这一块,金门县政府也在这范畴内给予全力的配合。

在金门,当地人民及政府都极为重视“金门话”传承工作。“金门话”其实类似我们的福建话或闽南语,只是有些用词、音调都有其区别之处。

不难理解,金门人之所以重视自家的语言,其中一个因素,是因为在当地发展史上,闽南话差点成为了当地官方语言。为了文化传承,当局希望能把自家语言归纳为生活一部份,同时,金门县文化局及教育局也把说“母语”运动带入校园,期望能进一步拯救,母语逐渐被下一代遗忘的危机。

金门县文化局局长李锡隆表示,目前该局在配合政府宣扬金门文化,不过却不只是强调举行活动,而是特别注重教育这个范畴,特别是最近在金门、台湾,都在大量推行“讲母语运动”后,该局编制了课本,教育后代学讲“闽南话”,对他而言,这才是传承且深入人心,对传递金门文化的有用方式。

每两三个月出版书籍

该局每两三个月便出版书籍,尤其是儿童闽南书籍,到目前为止,该局已经出版大约400本书籍,这不包括期刊数目,而这些书籍都获得世界各地闽南人的肯定。

“我特别希望为金门乡贤出版传记,这是我们的心愿,因为文字记载是避免文化断层的一个因素;而数码化则是延长历史传播寿命的一种。”

黄振良:一代传一代
学“父母的话”是后代责任

另一方面,负责编制课本的黄振良老师也对“闽南话”,有自己一般见解。

他强调,学“父母的话”是后代的责任,这些语言都是一代又一代累积下来的精华,也是时代文化融合的一种。很多人说一些地区人的口音导致母语不规范,如:“巴刹”、“sabun”,你不能说这些不规范,这也是个别区域的语言、文化融合后的一种特色。

他认为,不管在哪里,大家一起来重视闽南文化或各籍贯文化,其实就是复兴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部份;而教育下一代说母语,其实父母亲就是扮演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也是最直接的传授方式。

根据黄振良指出,其实闽南语,往前推是中国的汉语。也就是说中国在汉代之前,大多数所用的就是我们的闽南语,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一种语言。但是后来随着福建地形复杂,在掺杂了不同地方的音调,慢慢形成了不同的口音。

巴生雪金门会馆设百万助学金
鼓励报读金门大学

巴生雪兰莪金门会馆也藉由这个意义深远的活动,由署理主席李锡循及总务许晋福宣布成立“百万助学金计划”,鼓励我国“金门人”,报读金门大学,包括博士与硕士班学生。

李锡循表示,在这项计划下,希望能培育多一名博士就能散播更多良好种子,提升我国学习风气。

他认为,既然金门大学既有这么好的设备,缔造金门子弟的学习平台,一定会为擦出花火。

他强调,倘若金大要在我国设立分校,该会将给予全力配合,设立分校基地。

较后,他也指出,为了栽培我国金门人的教育水平,我们唯有提供优渥的条件吸引孩子就读,在新领域里面开创他们新天地,这对社会的贡献,更是超越百万助学金的目标意义。

引领受惠者续栽培后代

“我们也相信,这项计划也能引领受惠者,继续栽培后代,这是一项无可预测的延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钱要花在刀口上。”

目前,来自我国的金门子弟在金大修读,也有多份奖学金、助学金辅助。

金门大学校长李金振指出,该大学是全台湾170所大学当中,最新的国立大学,且唯一位于台湾西岸,也是金门的骄傲之一。该大学15年历史当中,是在高雄设立专科分部,在2003年才获准独立设校,升格为学院;并在2010年,正式转型成为金门国立大学。

而丹斯里拿督杨忠礼则是其中一位,捐赠协助金门大学兴办的金门籍成功企业家。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