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面子书不只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分享资讯的桥梁,更成为了很多人的“瘾”。古语有云,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而现今可解读为,一日不看面子书,坐立不安,寝食难安。
2010年,有人在网上发起了“撤脸”行动,把5月的最后一天,定为“撤面子书日”(Quit Facebook Day),在这一天注销他们的面子书帐户,跟面子书彻底说再见。
2010撤脸行动热不起然而这项行动却热不起来,只有区区数万人向应,而面子书用户却暴增到9亿人,甚至有人也发起“反撤脸”行动。
很多人上了面子书的瘾,却不自觉。早上起身第一件事就是用手机或电脑检查面子书状态。
所有的进行式行为都伴随着面子书,边开车边面子书,边工作边面子书,边聊天边面子书,最令人不可思议的,莫过于近日新加坡市场传播公司智威汤逊(JWT)针对3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有人边喂母奶边面子书,甚至边上床边面子书。
每隔数分钟就要更新面子书一次,我们究竟是害怕自己错过消息?还是空虚得需要更多消息来充实自己,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
花最多时间使用社交网络大马用户1千200万
目前全球有9亿人是面子书用户,而马来西亚就有1千200万名用户,占2千800万人口的约43%。
2010年的“撤面子书日”,旨在抗议面子书侵犯用户的隐私,隐私管控设定非常复杂,艰涩难懂,很多人被迫“分享”许多资讯。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就指出,如果使用者要在面子书管理个人资料,大约要操作50个设定、170个选项。然而本地面子书粉丝中还未有这层觉醒,部份活跃于面子书的书迷都不知道有戒面子书日,这显示了他们对曝露个人隐私危机感不强。
然而,只有3万人向应这项号召,相比起面子书已经突破9亿人的用户,根本微不足道。
根据一家英国机构在2010年10月的报告显示,马来西亚享有两项面子书世界第一的“殊荣”:其一是大马人平均拥有233位朋友社群网,比日本先进国多四五倍;其次大马人是花最多时间使用社交网路的国家,平均每周9小时。
上述调查反映了本地人对面子书的沉迷程度。
人们虚拟社区发展线上建立亲密关系
传统社交的重点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关系;但是近来虚拟社区的发展,人们的交流已转换成在线上的关系。
受访者皆异口同声认为,面子书可以开拓人脉,在认识新朋友无往而不利。
黄丽怡(29岁)说,有了面子书,找回了许多好久不曾联络的朋友,不见面也可以从面子书了解他们的近况。
找回许多失联朋友
郑文铭指出,面子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他重遇多年不见的同学和朋友。
不过,有些人会把网络虚拟事物带到现实生活,会把某些人的留言看得很重。
张秀盈一个人离乡背井工作,她说,一个人住难免感到寂寞,而未婚夫在台湾,面子书已成了她的心灵依靠。
流连面子书的网民似乎在线上很受落,互动踊跃,然而另一方面,有些人却和真正的社交渐行渐远。在面子书喧哗,在现实表现冷漠。朋友同一张桌子沉默无言,只有打开面子书才懂得如何交流。
面对面已无从互动
郑伟邦、张秀盈和郑文铭指出,他们不能接受聚会时,朋友一直用手机上网,大家各自忙碌着,不投入在聚会上,这样的聚会很无趣!
尽管如此,郑文铭不讳言自己偶尔也会忍不住在聚会时掏出手机上面子书,不过会提醒自己要克制。
一天不上面子书不自在大部份人都上瘾了
自从面子书席卷大马网络,大部份人都患上了程度不一的面子书瘾。
受访者杨芷筠(29岁)坦承自己中了面子书毒,乘搭轻快铁、用餐时,都会忍不住掏出手机上面子书。有了面子书,待在网上的时间变长了,而且一天不上面子书看看,感觉怪怪的,即使人在国外也会想办法上面子书。
被当记录生活空间
面子书痴迷者林江豪(30岁)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面子书浏览别人的更新动态。他喜欢上载照片,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拍下不少照片,而面子书是他记录生活的空间。
郑文铭(24岁)每晚临睡前一定会浏览面子书,再加上有了智慧型电话,更是随时随地都往面子书钻。
张秀盈(28岁)一起身就开电脑,直到入睡前才关,面子书的页面全天候开着,时刻都在看面子书,就算是在忙其他事情,还是时不时会瞄面子书。
已变成一种休闲活动
上述受访者一天不上面子书会感觉不自在,有者甚至每隔数分钟就要上面子书浏览一次,不过他们都认为那是轻微的面子书瘾,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没有戒面子书的必要,因为上面子书已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过去人们利用休闲时间从事各种不同的休闲活动,现在面子书已经变成休闲活动的一种。更甚的是,有些网民已失去自制能力,受到面子书的支配,把“休闲活动”当作全部,以致其他休闲活动相对减少,严重的是拖延了例常生活或公事的进度。
赤裸裸摊开任网页流传个人隐私轻易泄漏
在面子书,人与人之间所传递的资讯频繁,在传送的过程中,许多个人隐私资讯不经意地被摊在网页之中,可能存在着被别人盗取的风险。
姓名、身份证字号、工作、财务资料、病例,甚至是网路上所交谈的对话,亦或是匿名所发表的东西等,都属于资讯隐私权。那些搜集个人资料作为商业工具、垃圾邮件、网路监听、电子邮件监看及其他软体或晶片的特殊编码等,都是属于隐私权被泄漏的情形。
从访问中,受访的年轻人对隐私的介定仍是模糊的。他们都认为隐私重要,但尚未意识到其隐私曝露的危机。
联络网会越来越大
杨芷筠喜欢上载照片,把所见定格,分享自己的心得。她说,面子书的流传度太高,偶尔也担心照片外泄,可是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
她指出,流传度广有其弊端,但是也有优势,它能轻易找到朋友,把久未联络的朋友连结起来,整个联络网越来越大,发现很多明明不认识的人却有共同的朋友,感觉世界是很小的。
林江豪认为,面子书私隐太少,只要加为朋友,就可钜细靡遗地浏览一个人的所有资料,也毫无保留地公开自己资料。
郑文铭说,无论是在朋友的状态或照片留言,都会显示在面子书上,即使无关痛痒的人也能阅读有关留言,毫无隐私可言。
郑伟邦(30岁)指出,隐私的设定可以一一去更改,限制各种权限;最重要的是,关了电邮通知,以免个人电邮被面子书更新资讯轰炸。
有句话说,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在面子书里,凡上传过不但留下痕迹,而且任何人都可以未经同意瓢窃你的任何资料。要保护个人隐私,就得小心翼翼去研究各项隐私设定功能了!
假消息假资讯泛滥花时间过滤垃圾讯息
除了花时间上载自己的状态,更新朋友的状态,他们在面子书也花了更多时间过滤垃圾讯息及游戏邀请。
黄丽怡最受不了朋友任何时候都要在面子书报到自己的位置。倘若有3个人去同一个地方,争相在面子书报到,整个面子书又多了3条资讯。
郑文铭不满有些用户拿来作宣传广告,比如:网上拍卖,还把商品图片标签别人的名字,任何人在照片留言就会涌入更新通知。
张秀盈指出,由于面子书的消息没有被过滤,以前她常分享出来,后来又发现自己被误导,也间接误导了别人。因此,现在看面子书资讯时,她不会马上分享,以免误传假消息。
“有些人喜欢在墙上张贴生活状态,譬如“我很闷”、“我很无聊”、“有人在吗?”这类的更新状态很无聊。”
相对于过去资讯的不流通,今天已是一个资讯泛滥的时代,而网民是选择自己想要的资讯,还是被强迫看不是自己需要的资讯呢?
我上载,故我在……“存在感”冀受到关注
林江豪平时花不少时间在面子书上,不上面子书就感觉不自在。
他说,藉由面子书的记录,可以怀念重要的日子以及值得纪念的事。
郑文铭(24岁)在面子书发布照片,比如说旅游、在路上遇到的一些新鲜事,当然也少不了到任何地方都要在面子书报到,让朋友知道他到了什么地方。
“最不可思议是我的姐姐。她在临产之前还能更新状态,生完孩子之后又马上更新状态。”
通过链结听歌看新闻
郑伟邦说,面子书有很多玩意,除了上载照片、玩游戏、更新状态,还可以通过一些链结去听歌、看新闻等。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了。
张秀盈通过面子书看新闻,读到好文章就分享给朋友,影响身边不看新闻的朋友关心国家动态。
“前几个星期有余震,很多朋友在面子书写‘有地震?好晃哦!’,但是大家都没有要逃难的意思,令人不禁芫尔。”
这些非上载不可的习惯,变成一种存在感,由于在现实社交交往得不到关注,所有人跑上了面子书更新状态,以冀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有人连自杀也上网倒数
这种“我上载故我在”的存在感,在日常生活投下了巨大的震撼弹,甚至有人连自杀都要在网上倒数。
除了去年在面子书为自己生命进行倒数的江世丰;槟城一名24岁的华裔青年于本月9日在面子书上留言,声称1小时后就离开世界,凌晨12时果然上载割手腕照片,还有44个人去按赞。
这名青年后来得救了,不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就结束了吗?更值得省思的是,倘若大家只在网上用留言帮助,那么是否就能达到真正的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