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结婚大事便成为了人生的一大过程。由古至今,虽然结婚的形式各异,但礼仪都很隆重,尤其是旧时的婚礼,意义更为深重。
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转变,结婚仪式经已逐渐简化。回顾约50年代前后的婚礼,与现代的婚礼相比,大有不同。
由于从前的相机较不普遍,当时的相片极为难找。记者走访多名老前辈,他们所提供的相片,仿佛引领人们走进时光隧道。
日治战乱新郎骑脚车载新娘
居住在昔加末县巫罗加什的林清曲(87岁)受访时告诉《星洲日报》,他是于日治战乱时期结婚,由于当时日军非常残暴,到处寻觅姑娘并加以强暴逼害,造成当时的女性皆躲藏在家里,不敢出来。
他说,那个时代,为人父母者为免女儿遭受日军的侮辱,都想方设法将女儿嫁出去,没有附带任何条件。
“当时的婚礼都非常的简单,只要双方家长同意,新郎即可亲自骑脚踏车将新娘载回家门,不必举行任何仪式,即刻结为合法夫妻。”
从相片挑选合心意女子
现年77岁的周良成追述说,他是于1956年与颜莲结为夫妻。由于当时的女性不能抛头露面,父母不允许女儿出门,因此,当时的男性必须通过媒妁之言与介绍。
“首先由媒人手中的一大叠相片中,挑选合心意的女子。若有意就由媒人另约佳期见面,如果不合意,男方则必须给女方包个红包,以表谢绝。”他表示,假如双方见面后都觉得合意的话,就可带女方出门游玩或观赏电影;唯女方的父母必定会派女方的弟妹随行,并规定在短期内必须择日进行订婚、纳彩与举行结婚典礼。
“在迎亲前夕,我的家门前搭建起一面以木条与由‘黏草’绑扎而成的牌楼,并在牌楼上端张挂“周颜联婚”的大字,配上五彩缤纷的彩带,极为美观。结婚当日,全家老少在牌楼前拍摄大合照,以表隆重。”他追忆说,结婚当日,男方必须礼聘“喜娘”,配合正在举行的各项仪式中,口念赞美与好兆头的诗句,倒如以福建语念出“安床诗句”:“面床安落厝,那困就那富,新娘那上铺,年年生干埔”。
除此之外,还有“新娘入屋诗句”:“新娘娶入厝,越来就越富,买田园又买大厝”、“新娘笑咪咪,明年生双生”等等。
新娘在结婚当日,也会邀请平日相好的姐妹团拍摄全体照,作为纪念。
旧时婚礼无需注册
巫罗加什前任村长颜国深(71岁)表示,旧时的婚礼不必进行婚姻注册,但是必须在结婚当天举行结婚仪式。
他说,在仪式中,有关的主婚人即是男女双方的父母亲、介绍人、新郎与新娘,必须在证婚人的见证下,在两本设计精致美观的结婚证书上亲笔签名,方为有效的合法夫妻。
“在婚宴方面,由于当时没有酒楼、餐馆与大会堂的设立,男方必须在住家前方空地上,以木料与帆布搭建临时的棚架,作为摆设婚宴的场所,并邀请地方上的多名厨师合力烹煮美味佳肴,招待受邀的双方亲友与嘉宾。
“菜色除了多道富有家乡味的家乡菜之外,尚有烧买、汤圆与面包等。”颜金秀(72岁)是50年代佳什学校铜乐队的喇叭手(Trumpet)。
铜乐队沿途奏乐
他告诉记者,当时的铜乐队非常盛行,每当有男婚女嫁的时刻,会邀请铜乐队跟随迎亲队伍沿途奏乐。
“假如新娘没有听到乐声,她会觉得不够体面而可能会谢绝出门。可见铜乐队在当时是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