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联在第十三届大选拿下了89个国会议席,比上届大选多赢了7席,还差22席就成为悬峙国会,再多两三就可以微差执政;不过,人民期待的两线制终究没有成形,因为可以抗衡国阵的民联三党,只有行动党的战绩气势如虹。
行动党比上一届大选多拿下10个国会议席,即总共38席,但公正党和伊斯兰党成绩却比上届大选分别少了1席和2席,即30席和21席。
在总得票率方面,民联可说是犹败虽荣,在国席的得票率有50.10%,而在州席的得票率是50.29%,略胜国阵一筹。
在这届大选,民联虽失去吉打州政权,但仍可继续以超过三分二之势,捍卫雪州、吉兰丹和槟城政权,而槟城还可以以大胜来形容,多数票激增。
行动党竞选最少命中率最高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蔡细历过去一直揶揄行动党在民联不能做老大,而行动党这次的战绩标青,在三党之间竞选最少议席,却是3党中赢得最多议席的政党,成为了民联的“老大”(竞选51席,赢得38席,命中率74.51%)。
上届大选,公正党赢得最多议席,所以身为顾问的拿督斯里安华被推举为反对党国会领袖,而在这届国会,行动党元老林吉祥或卡巴星是否可以取代安华,成为国会反对党领袖?
行动党是否能成为“实权”老大,还是民联继续以公正党马首是瞻?这也是大选后关注的课题。
两线制无法成行主要是公正党和伊党还是无法“收拾”巫统的马来票,只有行动党这股龙卷风无法成气候。
华人朝向两线制意识强烈
从这次大选的战绩也可以看出华人要朝向两线制的意识是非常强烈了,而且华族整体上的民主意识是比其他种族走得较前的,反观马来社会和印裔社会比较倾向要“稳定”。
若要在下一届大选促成两线制,这必须是全民一起参与的民主进程,因此,民联还必须提高马来社会和印裔社会的民主意识。
伊党战绩不如上届大选,而且还连累输掉了吉打政权,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伊党执意推行伊斯兰刑事法及不公的政策。
伊党应该重新思考伊斯兰刑事法是否还合时宜,朝向较开明的路线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