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6/09/2013
学习独立忍耐.摆脱公主病
作者: admin

公主病,又称为公主症候群(Princess Syndrome),指一些自信心过盛,过份自我感觉良好,并且要求获得公主般待遇的女性。公主病者多数因从小受家人呵护、伺候、心态依赖成病态、行为受娇纵、有问题常归外因,以及缺乏责任感。相对于公主病,“王子病”则用来称呼一些心态有类似问题的男性。

她们往往自信心过盛、在任何场合都要求获得公主般的待遇、有明显的自恋倾向、心理年龄小、对自我评价失衡、以及过高的自我膨胀等,延伸出人际关系紧张、环境适应困难、工作不顺利,还有婚姻情感等问题。

原因

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

心理学家将母子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其中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都是一种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回避型:妈妈在的时候孩子不会对妈妈感兴趣,当妈妈走了就会哭,但当妈妈又回来时,又表现出冷淡。

反抗型:妈妈走了会大哭,妈妈回来接近时就会做出反抗。

以上的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会导致孩子长大后变得叛逆、过于自我、不会感受别人、别人对自己稍有不顺就会“发飙”,而作为父母因为小时候对孩子的内疚,就会用一种补偿的方式满足孩子,对这些孩子不断的放任或过于溺爱。使得女孩养成了娇纵、自我中心,觉得自己就是公主的人格。

家庭教养风格不当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家庭的教养风格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家庭教养风格有民主型、控制型、放任型、不参与型。

民主型:父母以孩子可信赖的长者和和蔼可亲的大朋友的身份出现,尊重孩子的意见,很少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教养风格。

控制型:父母因本身人格特质、不良观念及文化制约等因素,而采行了控制的、威权的、要求的、严格的、过度期望教养态度。

放任型:父母会作出相对较少的要求,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不能够密切监视孩子的行为,很少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坚决的控制。

不参与型:这是最不好的一种教养方式,过度关注自己的事情而对孩子投入极少的时间和精力。此型与放任型的教养风格直接将孩子养成自我为中心,缺少控制性并且具有较低的独立性和成就感,行为失调。

“公主”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风格

控制型:某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与优势、骄傲自负、做事略带娇蛮、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一不如意就会发脾气等,在婚姻和职场中容易成为“闪离族”。

依赖型:能力相对较弱、缺乏自理能力、重大的决定往往依赖于别人、娇气、怕吃苦、社会适应能力弱,容易成为“啃老族”。

创伤型:由于受到创伤而缺乏健康的童年,在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感受他人的能力低、性格偏男性化、控制与支配欲强、有较强的攻击性,尤其是两性关系中易情绪化。

完美型:如果别人达不到自己的标准就会很生气,比如男朋友,要找一个自己设定的王子。但是生活中很难找,于是她们就抱怨天下的好男人死光了。

感觉型:总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独一无二,感觉良好,不允许别人一点点的否认,不然再好的朋友也会翻脸。

成就型:总觉得自己很强大,别人微不足道,若有人超越她的话,会表现得很无奈、发牢骚,然后变得冷漠。总是把自己的失误和错误归咎于其他人或外在因素。如果骄纵她,会加深她想驾驭别人的欲望。如果轻蔑或忽视她,就会招来她的敌意。

如何摆脱?

有公主病的女生可参考以下建议:

1.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自己与别人为什么不同,然后对症下药加以改善。

2.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摆脱这种让人头疼的行为模式和性格。

3.学会感恩和宽容,试着与人分享喜悦,以及在遇到不顺心的事学会忍耐。

4.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会独立;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学会学习。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