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爸爸妈妈是辅助者
在宝宝学步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是辅助或引导的角色。例如,宝宝会扶着家具走了,就可以试着双手牵引宝宝的手走看看,或着提供一些诱因,例如声光玩具等等,吸引宝宝往前走,增加宝宝走路的动机。
2.善用家中小工具
宝宝学步还是要经过扶着走的过程,宝宝床的栏杆通常是宝宝第一个藉助的工具。此外,稳固的家具,例如客厅的大桌子或大的电视柜也常常成为宝宝的扶走工具;有的宝宝则会自己推着小矮凳,边推边走以保持稳定,有些玩具推车同样也有支持的功能
3.提供安全环境
.地面若是坚硬的材质,可铺上软垫防止摔倒碰撞。
桌角要圆滑或加上防撞软垫。
.小心收纳电线等容易绊倒的物品,还有可能造成滑倒的玩具模型车。
.电风扇、高脚椅等容易倾倒的家具也要小心。
.桌上物品不要靠近边缘,尤其是滚烫或易碎物品。
.楼梯口、浴缸、厨余桶等等,都要小心防护以避免跌落或溺水。
4.鞋子最大功能并非学步
俗称的学步鞋,最大的功能在于足部的保护,并非学步的功能。基本上有包覆保护和透气的功能即可,通常外出时才需要使用;如果宝宝是在家里学走路的话,建议爸爸妈妈让宝宝光着脚丫走就可以了,透过宝宝脚丫与地面最直接的接触,会给宝宝脚丫最直接的刺激。
宝宝学步3大NG行为
许多父母会担心宝宝没有照着正常的学步阶段发展,跟同年龄的宝宝比起来有落后的情形,会利用一些错误的方式帮助宝宝学步,叶胜雄医师提醒爸爸妈妈,“让宝宝顺其自然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勿强迫宝宝提早学步
如果在宝宝未满6个月大时,就让宝宝一直去学走或是一直把力量放在腿上的话,这样会造成宝宝的肌肉负荷过大,反而会造成反效果。
勿过度保护
有些爸爸妈妈会过度的保护宝宝,因为害怕宝宝弄得脏兮兮,常常将宝宝抱在身上或放在推车、床上,无形中减少了许多让宝宝主动练习爬、站、走的机会。如果是宝宝自己跳过爬的步骤无妨,但是如果是因为爸爸妈妈没有提供适当的机会或环境,让宝宝去爬、站、走的话,等于是爸爸妈妈剥夺了宝宝学习的机会。
使用学步车揠苗助长
使用学步车是爸爸妈妈在协助宝宝学步时最应该避免的行为。美国从1987年开始就不建议使用学步车,加拿大在2004年禁止进口、广告、贩卖学步车。若因家人坚持不得不使用学步车,至少要确定宝宝的双脚能着地而不是垫着脚尖,以免影响正常的步态,反而更晚学会走路。
学步车的3大坏处
减少肌肉训练强度
对于一些肌肉张力比较低的宝宝,本来也许可以藉由在地上爬“自主训练”以跟上进度。但一旦坐在学步车上,看起来像是会站了,其实身体的重量大部份在学步车的悬挂坐垫上,减少了肌肉训练的强度。
影响走路姿势
有人说使用学步车有可能让宝宝变成O型腿,叶胜雄医生认为,虽然此说法未经证实,但确实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宝宝走路的姿势。
安全问题
学步车看起来好像很安全(因为外面有层框框保护着孩子),事实上,若发生碰撞,对孩子来说是相当危险的,例如宝宝如果原本是在地上用爬的,但爸爸妈妈这时却把他放在学步车上,因为宝宝还不太会走,会用脚尖碰地的一直蹬啊蹬,蹬个一步就会向前一大步,前方会撞到什么东西也无法预测,可能坐在学步车上从楼梯口摔下来造成骨折、跌落水池造成溺水、不小心碰撞到东西跌倒,或是碰倒餐桌上物品而导致烫伤等等。
因此,对于本来发展正常的宝宝来说,使用学步车,安全性会是最大的问题,就像一个还在驾训班的新手驾驶,就让他开F1赛车上路横冲直撞。
叶胜雄医生再三强调,爸爸妈妈在观念上应把学步车当作有危险性的游乐器材,而非暂时的保姆。若是坚持要使用,请务必陪伴在旁,确认使用环境是无门槛等障碍的平地,远离楼梯、斜坡、水池,避开火炉、电热器等危险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