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12/2013
听老峇株林庆文.诉说凿石城传说
作者: admin

比起其他城镇,峇株巴辖是一个平淡的地方。

这里没有发生过轰动的历史大事件,老街故事也不精彩,连路上风景也如斯的恬静。

可我在这里遇见的峇株人,无论老或少,都对峇株有一分难舍的情怀。

听着凿石城的小人物说着他们的小故事,这片平淡的地方,一股浓厚的思乡情怀,自空气间弥漫开来……

在老峇株林庆文的领路下,车子沿着蜿蜒的道路,路经石文丁(Segenting),进入海口(Minyak Beku),来到石井,一窥“Batu Pahat”此地名的传说之地。如今,这在马六甲海峡对岸的石井,乍看之下不过是石地中一个盛着脏兮兮的水的小窟窿。然而,这小窟窿却记录着峇株巴辖“凿石城”之名的传说。

现年75岁的林庆文,马来语造诣了得,加上也是当地著名的地方研究学者,对于峇株巴辖的国语地方名称由来与历史,他了如指掌。

他说,“Minyak Beku”的名字由来,是当时海口一带生长了许多叫“Pokok Keruing”的树,这树会流出一种黄色的液体,时间久了会凝固。人们叫这树脂为“Minyak”;“Beku”则是“凝固”的马来语。所以,从“PokokKeruing”流出来的“凝固的油”,就成为这地方的名字。

而峇株巴辖这名字,根据马来语“Batu Pahat”的字译解释,有凿石的意思,所以,峇株巴辖也被称为“凿石城”。

“Batu Pahat”之名源自暹罗军队凿石井

据说,峇株巴辖名字的由来可追溯到15世纪。1446年至1459年,暹罗(泰国旧称)军队在统帅雅威迪祖(Awi Dichu)率领下攻打由苏丹满速沙(Sultan Mansur Shah)统治的马六甲王朝,结果因战败撤退至当时的峇株河口,并在岸上扎营。

暹罗军队登陆地点是石山之地,要在此地寻找水源,犹如在沙漠中寻找绿洲。然而,他们发现洁白的山水流经山麓一个低凹之处并让水滞聚在此,为了取得食水以备行军之用,暹罗军队凿开沿岸的石头以挖出一口井。

获得食水后,暹罗兵才得以从南中国海返回暹罗。后来,淡马锡(新加坡)与马六甲的航海者从这口井取水饮用。由于凿开石井之故,这里才被称为“Batu Pahat”,并有“凿石”之名。

虽然当年的石井依然可在海口见到,但却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在峇株巴辖大草场树立着的一尊“双手在空中凿石头”雕像,已成为峇株巴辖的地标。

在马来民间还流出一段神话传说,“人们说石井有精灵,旧时候,村落的居民都很贫穷,举办宴会若没钱买杯盘,只要到石井焚烧甘文烟,口念经文祈求,杯盘就会从井口涌出。可是后来因有人背信没有归还,触怒了圣灵,人们再也无法从石井借用杯盘。”说罢,林庆文将双手手掌交叠在身后,转过身子背对着我说:“这只是神话。”

峇株政、商、文皆人才辈出

本来恬静的石文丁,因崇龙宫这座能让人们摸巨龙鱼的古庙,加上新鲜廉价的海鲜,吸引了许多游客。

站在石文丁的情人桥上遥望前方无人居住的孤岛,林庆文说,这岛以前是灯塔的所在地,岛名叫“Pulau Sial Lu”。一百多年前,经常有海盗出没,途径此处的人必倒楣。“Pulau Sial Lu”中的“Sial”代表“不好的东西”,“Lu”则是“带走”,取名“Pulau Sial Lu”,是希望能“把不好的东西带走”。

林庆文是土生土长的峇株人,且有过无数的经历与身份。他目前是峇株巴辖的助理婚姻注册官,为当地许多新人系紧红线。他笑说,婚姻里头,趣事与荒谬事也多。

他同时也是峇株巴辖文艺协会主席以及林氏宗祠的董事,更曾连任峇株巴辖林氏宗祠两届主席。他说,而今人老了,做董事就好。

婚姻注册所就在林氏宗祠大厦二楼,文艺协会也在同一栋建筑的三楼,目前正在整修。他曾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执鞭三十余年来,历经马来西亚教育制度无数次的改革,并且也曾是《通报》、《建国日报》和《中国报》的通讯员。

他没有离开过峇株,对这片土地有特别的情怀。他眼里的峇株,是一个有生气、有活力的市镇,且人才辈出。老人家掀开脑子里的峇株名人回忆录,开始数着政界的名人,就有我国第三任首相敦胡先翁及儿子希山慕丁、林吉祥、蔡细历、郭洙镇、胡亚桥、邓章钦、邓章耀;企业界有陈志远、李金友、陈志成、苏启文等;文人则包括沙乐夫、高青、艾斯、沙禽、水沫、碧枝、林洛人、灵子、舒颖等,而林洛人,则是林庆文本人。他曾以诗《峇株河之歌》描绘故乡。

“州府王”安奉妈祖金身

小时候,母亲因为经常带他到天后宫拜妈祖,所以,长大后的他自然信奉妈祖。

“这里的妈祖庙与林氏宗祠大有渊源。林氏宗祠成立得比妈祖庙还要慢,但寺庙却归林氏宗祠管辖。”他解说,妈祖庙的原址距离目前位于Jalan Fatimah与Jalan Mohd Salleh交接处大约1公里的“硕莪沟”附近一个角落供善信膜拜。

大约100年前,峇株市区属于低洼地带,适合硕莪生长,加上附近有一两家硕莪厂,以至海墘街有了“硕莪沟”的旧称。当时,从中国南来的林份在船上安奉着妈祖像金身,祈求海神妈祖保佑他水路平安。抵达此地后,便将妈祖安奉在一间简陋小板屋供信众膜拜。

林份个性正直且富正义感,老一辈的峇株人称他为“州府王”。公元1893年,柔佛州苏丹亚武峇卡(Sultan Abu Bakar)委派特使拿督文达拉鲁哇(Dato Bentara Luar)前来开辟峇株巴辖。林份与之关系良好,彼此合作无间,领导拓荒者将这个原本是地势低洼,涨潮及淹水的落后渔村逐步发展成商业城镇。

“硕莪沟”被填平后,便埋下了峇株市区一个年代的记忆。

勤奋开拓蛮烟瘴雨之地的林份,逐渐在峇株拥有了大片土地,富甲一方,他捐出了建筑新天后宫的庙地。而今,天后宫的大殿前安奉妈祖金身,后殿则是林家祠堂。林姓宗亲平日都会在里头聊天、休息。

拥有百年历史的妈祖庙,虽然不是峇株最老旧的寺庙,却是市区内早期唯一的庙宇,同时,也是香火最鼎盛的寺庙,它目睹了峇株市区的发展。

《峇株河之歌》

一、楔子
唱生活的歌
生活的歌有泪和笑
峇株河积蓄着爱
灌溉了儿女求生底心田
在晨曦、日落、月圆、月缺
生活的歌从没中止
泪和笑是歌的音符……

二、渡轮
庞然落后的巨物
生存于潋滟的河
──要人家推拉
须人家扶持

三、舡舯
那么安祥
静躺在腥臭浅滩
对河的喧嚣和忙碌
充耳不闻
忘了昨夜一场风雨
仅惦念海中点点渔火
是日暮途穷的潦倒者
干瘪扁平的躯体
以迂缓脚步彳亍河面
渡过了数十辛劳寒暑
曾滋润数百生灵
求生的儿女日夜厮守其侧
有人说:
你将被弃(注➊)
儿女们多忧郁
工作的脚步如铅重
你仅静默以待
用苦涩眼神
抚慰彷徨的心
失望于寒酸的舢舨
遂远航波涛海天
慈母哟
对奏凯或受挫儿女
没有偏心的爱
倦归后
酝酿个温馨甜梦
  在她身旁

四、舢舨船夫
浓雾侵占了寂寥渡头
孤灯伴着小亭至天晓
破帽防热也御寒
苦等着──
  夜归人银角渡费
  或可解决明日的温饱
寂寞拥抱一江寒水
多少新月、满月在浆下击碎……
朝雾和曙光再笼罩河面
那非机器的躯体
须齐出力──

五、三轮车夫
以企望的眼伺候
汽艇与舢舨将驰到──
  一艘汽艇载来一艘希望
  一船舢舨带来一船盼望
峇株河无法自掀风浪
烈焰只有乌云去遮挡
尺宽的帽
也只可护那枯萎的发
──肌肤呀熏焦了
梦在渡轮边编织
渡河人是梦底主人
  抗拒渡轮激起的浪
  征服匆忙归返的潮
喊来的声音嘶哑了
过河人已踏上汽艇
峇株河啊莫怪那么咸臭
船夫的汗渗入了河水

注➊:峇株河桥即将兴建

文/图:李秀华
编辑:谭英伦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