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生活的步伐急促,尤其在城市地区,人人忙着应付各种生活压力,自顾不暇,加上治安不靖,社会人口复杂,欺诈案频传,好人坏人难辨识,人人为了自我保护被逼对陌生人抱持戒备怀疑态度。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或信任,人情自然逐渐淡薄或消失,社会因此变得冷漠。正当人人感叹社会人情淡薄之际,最近几起蕴含人情味的事例,却像一股暖流,温暖了大家的心,让人深深感动之余,更觉得我们的社会其实并不冷漠。
16岁少年邓浚胜患先天性肝病急需60万令吉换肝保命,新闻见报之后,获得读者热烈捐款,短短几天内即筹获所需要的医药费。邓浚胜的母亲因心律不整不能给儿子捐肝,立即有多名热心人士主动愿意捐肝,这些热心人士最年轻者只有24岁,最老者则是70岁,他们皆与邓浚胜非亲非故,捐肝的目的很单纯,只想延续邓浚胜年轻的生命。
社会人士无私的大爱精神,不仅让深受病痛煎熬的人,看到恢复健康的希望,也让贫苦的年轻人有机会出国深造,奔向他们的梦想。槟州优秀生陈智选,便是靠一群善心人士的鼓励和资助,到台湾一圆念医科的梦想。陈智选虽家境清苦,求学之路坎坷多难,却始终保持乐观而积极的态度,这种毅力和精神感动了许多善心人士,共襄善举助他一臂之力飞往台湾圆梦。陈智选日前捎来一封冗长的感恩信,知恩图报,给同辈做了很好的示范,也为这个淡薄的社会添增了浓郁的人情味。
事实上,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有好人在做善事,我们的社会就因为有他们,才让人在绝境中看到希望。例如因涉运毒罪在新加坡被判死刑的25岁青年杨伟光,最后能逃过鬼门关改判终身监禁,人权律师拉威的爱心与坚持功不可没,但一群社会人士不遗余力为他申诉请愿的行动,也同时让我们看到,社会人士对犯错年轻人的宽容和怜悯之心。
由此可见,我们的社会虽然因为政策不彰、执法不力以致乱象丛生,人情味并未消失;最近多个州属发生严重水灾后,各地人民纷纷捐献救灾的精神,便已说明社会的温情犹在,亦充满大爱。
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即使生活多忙碌步伐多急促,都不要忘记适时对弱势群体或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因为,这个社会只要多一位善心的人,便会添增一份温暖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