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国内少女未婚先孕急速增长的趋势已敲响了警钟,在学校推行性教育课程再次被提上日程表。然而,课程依然处于阶段性的落实,因为有关部门所指的是,将于今年9月开始在全国47间学校教导有关生殖健康的课程,这与全面在学校推行“性教育”还有一段差距。
这在在显示,教育部及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在学校落实性教育课程的步伐,仍然是缓慢和不足的。
据了解,2012年9月18日至11月6日,涉及2千376名学生的试验性计划,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有关学生都进一步掌握知识,然而为什么教育部仍踌躇不前?
如果当局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性道德、性心理、两性交往的教育,普及性生理知识,以减少发生偏差行为,十分之重视,认为有助于减少国内青少年未婚先孕问题,就应该从预算、培训、课程设计等方面,更加的积极,而非一直停留在“试验”的阶段。
值得肯定的是,有关生殖健康的课程内容包括教导六年级小学生了解身体部位和青春期的基本知识的“青少年的生殖健康(RHAM)课程”,和初中三学生使用的“MODUL Cakna DIRI”,涵盖了个人的权利和责任、法定强奸、婚前性行为造成的影响,以及性病的资讯,都是实用的和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的青少年。随着性相关案件层出不穷,民众已普遍认同性教育的重要性及急迫性,只要教育部的课程设计符合社会需要,全面落实性教育必然会得到社会的全力支持。
现在的青少年甚至是幼龄的儿童可以接触到“性”的管道,随着网络的发达更是无孔不入,处于好奇及懵懂的年纪,对性自然会产生无限的遐想,这时候他们必须得到正确引导,以免坠入美丽的陷阱,对性产生误解。
教育部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适时介入将负面的性观念和思维扭转为正面的主流教育,避而不谈或者采用偏颇和有缺失的方式灌输性知识,已经是过时的观念,之前就有教师教小学生对除夫妻以外的性行为关系冠上“狗男女”“奸夫淫妇“等名堂,反映许多人包括教师依然对性教育存有负面看法,也显示性教育师资培训机制存有缺陷,务必正视及改善。
我们是时候打破社会禁忌,以及宗教和文化的限制,认真并完整地将“性”纳入课程纲要中,尤其是核心的价值观如尊重和责任,因为性教育无非是有关人的教育,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