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3/07/2014
师范毕业立志执教国中或国民型中学.136华文师资无一如愿
作者: admin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2日讯)霹雳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现代语文系中文组136名毕业生中,没有任何人依照原有的规划成为国中或国民型中学华文师资。

中文组存在无意义

教总主席王超群表示,如果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UPSI)中文教育组不是以培训国中华文师资为目标,那么它的存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该师范大学中文组一名讲师受询时表示担忧,教育部立场如此强硬,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影响到未来华裔子弟要报读这个课程的意愿,特别是即将在今年9月毕业的18名第四届学生也忐忑不安。

影响华裔报读意愿

“尤其今年9月入学的第七届学生不晓得有多少人,学生或会担忧日后无法到中学教书而决定不来。这个后果是灾难性的,未来会更少学生报考华文科,因为国中和国民型中学都没有足够的华文师资。”

尽管如此,师范大学校长拿督扎卡里亚表示,校方继续支持并经营中文教育组,哪里有需求,它就会培训更多华文教师。

136名中文组的毕业生当中,除了51人被派去技术及寄宿学校外,剩余的85人皆派往华小执教。目前该大学中文教育组共有92名在籍学生,2008年至今共有185人毕业。

讲师:课程有异师训学院
教学对象是中学生

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现代语文系中文组目前是全马唯一培训中学华文师资的学校,4年制课程每年招生人数不定,以往每年约20人左右。

师范大学一名中文组讲师披露,该组学生所学课程如中国文学史、唐宋诗选等,不适用小学、寄宿学校等,课程安排大纲和师训学院不同外,准教师所学的教学技能也针对中学生,而不是小学生。

“至于去寄宿、技术学校者,他们是教导基础华语,不是学生的第一语文,相反是第二语言,比较注重沟通,而不是文字。”

上述136名受影响的准教师,是该组第二及第三届的毕业生,自去年9月毕业后,一直等候调派,不料无一人顺利完成到中学执教的心愿。

根据该名讲师说,该中文组从2008年起开始招生,第一届毕业生调派也有波折,当时48名毕业生全派去华小,经反映后教育部给予选择,可前往特别地区如柔佛、砂拉越的中学当教师,否则继续留在华小执教鞭。

“第一届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二之后成功申请换回到中学教书,但这次问题更严重,毕业生人数是最多的一批,但一个也保不住,他们受训时去当中学华文师资,不是去小学或教寄宿学校的基础汉语班。”

申请转调学校难度高

这名讲师也透露,技术中学和寄宿学校,与华小、中学在教育部隶属不同单位,去报到的教师日后要申请转调,等于要跨单位调派,难度更高。

霹雳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现代语文系中文组,目前尚在求学的第五届及第六学生分别有20人及26人,申请者使用STPM文凭入学,不一定要考华文科,但SPM文凭须华文科优等或以上,该课程专门培训中学华文师资。

王超群:教育部失职
破坏中学华文教学

教总主席王超群表示,国中和国民型中学的华文师资就是从UPSI中文教育组而来,今天教育部失职将破坏中学华文教学的发展。

“长久下去,国中和国民型中学以后不再有华文教师,也不会再有学生报读华文,这不是等同于腰斩整个中学华文教育吗?”

他也认为,如果教育部一再以教局统计数字显示中学华文师资充足为理由,拒绝调派华文教师到国中和国民型中学执教,来届毕业生可能也会面对这逾百名华文准教师的同样命运。

他指出,UPSI于来临的9月将会迎来18名中文教育组毕业生,2015和2016年的9月则分别有20和26名毕业生。

他说,教育部一直指数据显示国中和国民型中学的华文师资充足,所以把中文教育组的录取名额维持在20名上下。

不过,民间团体的数据是还有至少300个空缺有待填补。

另一个潜在的问题是,他指这起华文教师调派风波可能会影响报读中文教育组的学生人数。

因奖学金合约在身
毕业生“被逼”报到

其中1名被派往寄宿学校教书的中文组毕业生,因政府奖学金合约在身,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被逼”向被指派的学校报到。

目前已人在学校的他指出,如果毁约不报到,须赔偿政府10万令吉以上的款项,他根本没有能力偿还。这名准教师只领取了逾2万令吉的奖学金,虽有关款项不用偿还,但须为政府工作4年。

“谁都没有想到,同学们都觉得很委屈。我们会积极争取,我们不会放弃回到国中教书的希望,未来不知道如何,但目前真的是‘被逼’到学校报到,没有其他选择。”

他指本身不会不鼓励其他人选择就读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中文组,但对政府分派方式感到不满。

申请展延报到等转机

另一名有类似遭遇的准教师也透露,自去年9月毕业后,同学们迟迟等不到调派,都在当临教、代课教师或者在补习中心兼职。

“我知道有人申请展延报到,等看看是否事情会出现转机,甚至有人决定不接受调派了,因为太失望,也有人继续升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走教师路线。”

他也透露,其实大学毕业生资格,不管去小学或中学,身为公务员的薪水、福利都大同小异,但重点他们所读课程是针对中学生,特别是上母语课的学生,因此才拒绝去华小或寄宿、技术学校。

24教育系华裔毕业生
也不获派中学执教

除了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136名受影响的准教师外,原来还有24名华裔教育系毕业生,也同样不获委派到中学执教。

其中一名出席昨日教育部汇报会的国立大学教育系毕业生,今日对本报记者表示,她就读教育系主攻生物,4名同系华裔同学中,都被派去华小,但原本他们应该获派至中学任教。

她表示,和自己同科系的巫裔同学,都顺利被派到不同中学教不同的科系。

“我不明白为何是华裔就被派到华小,我们应是中学教师。”

据了解,受影响的国立大学教育系华裔生来自理大、马大、博大及国大。

调派乱象如被泼冷水
王鸿财:打击报读意愿

马华联邦直辖区教育咨询委员会主任王鸿财认为,“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UPSI)中文系毕业的准教师调派乱象”

打击了在籍或未来有意愿申请该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欲到国中或国民型中学执教的意愿。

他说,该师范大学是目前唯一一所培训国中和国民型中学华文教师的单位,若没有学生申请,那往后国中和国民型中学华文教师的来源将会是零。

“这对于华文教育而言,是一个恶性循环和很大的打击。”

他对星洲日报指出,有些学生或许有意愿去报考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中文系,但是看到这样的情况,就如被“泼冷水”。

在国中和国民型中学面对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学术水平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华文程度会越来越低。

另一方面,他说,马华在此事上是不会妥协的,因为若一旦开了先例,对于往后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中文系要招生,学生或会有所顾虑,而类似的事情未来可能还是会发生。

马华已经从多方面研究如何去处理此事,包括从数据和标签方面着手处理。

标签问题是多年来的问题,只是各造没有积极的解决,而导致今天出现各造在国中和国民型中学华文师资的数据出现落差的现象。

以奖学金念师范接指令今须报到
20准教师陷两难

据本报了解,至少有20名在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中文组享有奖学金待遇的毕业生,面临必须最迟在7月3日到寄宿学校和华小报到的指令,他们不愿因“没有在明日前往报到”

遭纪律对付行动,却又苦苦等待马华及教总“捎来好消息”而陷入两难挣扎中。

汇报会后官员发指令

其中一名出席星期一教育总监的迎新会兼汇报会的准教师说,当汇报会结束教育总监离场后,教育部一名官员当场对出席的准教师发出强硬指令说,所有雪兰莪州、吉隆坡、森美兰、马六甲及雪州巴生的准教师,必须最迟于7月3日到学校报到。

不愿具名的他今晚致电本报透露,“我们原本就有30天向学校报到的缓冲期,这是委派公函上清楚写明的。”

“可是一听到最迟须在7月3日前往报到,这突如其来的强硬指令令我们深感错谔,好像觉得没退路了。

“据我所知,大约有20位准教师是在享有奖学金下,念完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中文组最后两年的课程,毕业后必须依约履行5年的公务员职责,否则就会遭到纪律行动对付。

担心报到后无退路

“一般上,领取奖学金的毕业生都会遵循指示接受调派,可是我们都是一群不像教育总监所说的‘乐意接受安排’的准教师,若不接受在7月3日的大限报到,又忧虑遭到纪律行动对付;一旦前往华小或寄宿学校报到,又担心马华、教总或捎来好消息导致我们退无可退,在这两难困境中,我们的内心一直在挣扎。

“唯今之计,我们在7月3日这个大限,还是会先前往各自的学校与校长会商后再看情况,并希望马华、教总近日能有个突破。”

吴文宝:准教师被“骑劫”
加剧中学师资短缺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秘书吴文宝说,“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UPSI)中文系毕业的准教师调派乱象”,将会影响以后有热诚要教华文为第一语言的年轻中学毕业生,进而加剧国中和国民型中学师资短缺的问题。

“(对未来)影响深远,若以后还有年轻的一辈,想要修读师范大学中文系就会三思。”

他指出,这也将会影响将来报读该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人数。

他说,既然技术中学和全寄宿学校需要教第二语言的教师,为何教育部没有准备和培训这些教师,反而“骑劫”了专为国中和国民型中学培训的中文准教师。

“这是整个师资策划组的问题,这些官员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针对各造在国中和国民型中学华文师资的数据落差一事,身为教育部的领导层应该调查问题到底发生在哪里。

他说,身为教育部领导层应该开明的接受所提出的批评和意见,并探讨问题根源。

师范校长:自主录取学生
无权插手调派

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校长拿督扎卡里亚表示,校方无权插手调派教师事宜,在籍学生应接受毕业后会被调派到任何地方的事实。

他今日受访时透露,自今年起至2017年,教育部允许校方自行决定中文教育组的录取人数,在过去则是由教育部所控制的。

“教育部以前告诉校方,该部每年需要20或30名华文教师,所以我们就根据该部需求培训20名毕业生;不过现在教育部告诉我们该部不能确保国内的教育体系还能吸纳多少名华文教师,所以交由校方决定录取人数。”

他说,校方在得知教育部这个说法后并没有取消中文教育组的打算,还是继续开班。

根据需求培训华文师资

校方目前的目标是每年录取20名学生,至于招收更多学生的可能性,他表示校方担心市场无法吸纳更多的华文教师,所以暂定维持20个录取名额。

“校方继续支持并经营中文教育组,哪里有需求,我们就会培训更多华文教师。”

他也澄清,中文教育组师资不是专为国中和国民型中学而设,而是开放给各类型的学校使用,不过当初成立中文教育组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增加中学的华文师资,让他们教授华文课,吸引更多华人子弟就读国中。

据他所知,由于许多技职学校新成立汉语班,对华文教师的需求较高,而很多国中不再教授华文课,所以部份华文教师才会被调派到有关学校执教。

编者的话
华教发展再遭重击

教育界人士形容,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UPSI)中文系毕业的准教师调派乱象,对本地华文教育发展是灾难性的打击;绝非只关乎136名准华文教师的命运而已。

它造成的恶性循环如下:
●调派乱象打击了在籍中文系学生欲到国中或国民型中学执教的意愿。
●进一步影响学生申请到该师范大学报读的意愿。若没有学生申请,往后国中和国民型中学华文教师的来源将归零,因它是唯一一所培训中学华文师资的师范大学。
●国中及国民型中学将陷入有学生但没有华文教师的窘境;国中华文水准将进一步滑落。
●华小师资的主要来源是国民型中学毕业生,华小师资来源也将枯竭。

教总主席王超群形容,这等同于腰斩整个中学华文教育的发展;再让华小师资来源断层。

广大的华人社会怎能妥协呢?

但让人纳闷的是,强调以民为本的教育部就是执意作此调派。事件还有转寰余地吗?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