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3/09/2014
田野行脚:中元鬼节嘉年华
作者: admin

我考察的第三场抢孤是在砂拉越西连,这一场更加大型,祭品更多,除了一般的祭品外,还有食油、米饭(煮熟)、鸡蛋、礼篮、椰子等等,均是一盒盒、一篮篮、一筐筐、一盆盆或一桶桶的,这里不允许抢孤,而是排队领取祭品,那是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事端。初期采取排队制时,铁制的栏杆也被人们推挤而弯曲,可见争先恐后的群众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啊!嗣后改为极为牢固的硬木粗大栏杆,才解除了推挤的危机。

此处尚设有一桌供神明享用的宴席,椅子上空无一人。后部竹篙油灯下有“献生”的生猪生羊祭祀之。华裔及土著同胞们从四处蜂拥而来,推挤排队领取祭品,每个人一份,最后当然是大部份人欢喜而散。我问了一位华裔小弟弟,他说虽有排队,但祭品派完了,他没分到。

第四场就在古晋上帝庙的戏台举行,乃客属帮群所办,也是抢地孤,时间在七月十六晚上大约八点多。祭品颇多,有许多蔬菜等物。在笛子声响下,人们从外蜂拥进入抢孤,场面令人惊叹不已!同样在这个地方,前一晚则是由潮州帮群在举行抢孤,众多的祭品摆在筐子、盒子、桶子等器物里,装饰美观并贴上号码,原来不是抢的,而是由当局抛出号码,抢得号码者,按照号码领取祭品。

看了数场抢孤,觉得眼界大开。我也做些简单调查,当地人士说以前抢孤经常会发生肢体冲突打架事端,后来经过改良,终于化解了这些棘手问题。其中一个是抢“油灯”,那可是渔家和船家视为神圣之宝物,据说抢得者一帆风顺,海上平安,渔获丰收。油灯通常挂在抢孤现场的竹竿上,人们爬上去抢夺时,往往会起冲突或发生意外事故,后来多数地方禁止抢,而是归炉主取回家,或者公开下标,价高者得。

抢孤习俗因为人们的争先恐后抢夺,而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冲突,甚至导致祭品被践踏损坏,因此一些地区改变策略,如将抢孤改为排队领取或抢号码等等,以避免冲突事故的频仍发生。

砂拉越中元普度抢孤,与西马有一些不同之处,就明显的是,多数不用僧道念经超度,只是祭祀烧香烧纸钱;许多也不用纸糊的大士爷(普度公),即使有采用大士爷的,造型与西马有差别。西马普度会采取会员制,每位会员必须缴纳一定的会员费,普度会就依据会员数额而准备相关的数量祭品,会员们在祭拜后领取祭品回去。

砂拉越则完全不同,由人们自由拿祭品来膜拜,拜后就供人们抢之。为何东马和西马会有如此之差别呢?其实早期西马也曾有过这种抢孤风俗,或者自由膜拜后,祭主拿回自己的祭品。西马最后保留抢孤的地方是在柔佛一带,十多年前才消失殆尽。上个月到新山调查,才知道柔佛古庙等庙宇曾有过抢孤,只是后来取消了。

砂拉越抢孤的特点有几个值得探讨:第一、多民族参与。虽然它是华族传统节日,但参与抢孤者则包括非中华宗教的友族同胞;第二、阴阳两利,各族同欢。普度施食让阴间孤魂饿鬼饱餐领赏外,也让阳间人们抢孤获得祭品,可谓是个普天同庆的“中元鬼节嘉年华”节日;第三、跨民族联谊活动。台湾学者们认同中元节普度会,认为背后的意义主要是社区的联谊活动。在砂拉越,不仅是华人社区的联谊,甚至是多元民族之间的联谊,对非华裔来说,中元鬼节是个重要且受到他们关注的节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