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酬是否真的可以鼓舞一个人去完成一项指定任务?相信不少人会抱着“有钱使得鬼推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让人代劳去完成一些任务,但是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的试验只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加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这也是后来被称为德西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这项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在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德西分享了一个寓言:在一个乡村地区,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老人开始聚集所有的孩子,给了他们每人10美分,并告诉他们:“你们让这儿变得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当作是我的谢意。”孩子们拿了钱,开心的回家了,第二天他们仍然来到老人家门前嬉闹,老人再次出来,但这次他只给了每个小孩5美分。
尽管有些小孩表现得不高兴,好几人已经放弃继续在那里玩乐,但仍然还有一部份孩子无精打采的徘徊。第3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为他玩了!接着一哄而散,再也没有来。
在这个寓言说明,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现代父母常常给予孩子不符合他们年纪的“奖励”,告诉孩子:“如果你考到好成绩,我就给你买智能手机或带你去吃大餐”
等等这些外在的诱惑,却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不当奖励扼杀学习兴趣
根据德西效应,教师和家长在表扬学生时,要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平时,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良好行为,给预表扬。引导他们自主的良好行为,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方向发展。
有体育才能,可以推荐参加运动队;有文艺才能参加乐队等;爱读书的可以给予更多的读书机会,举办讨论会等;爱写作的可以让其有公开发表的机会;爱发明创造的,可以提供更多实验的机会。一味外在奖励会使学生把外在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
德西效应分析
缺少内在吸引力,孩子兴趣不持久
“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培养个人积极主动、持之以恒的兴趣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仅靠物质的刺激远远不够。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由物质刺激所激发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淡薄的,也是短暂的。这也是物质奖励只能让孩子“安份”一小会儿的原因。
转移注意力,造成孩子思想不集中
当父母用物质奖励的时候,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物质的奖品更感兴趣。为了得到奖品,就迫不及待地去争取,容易养成“当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不良习惯。而且在拿到奖品之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常常会忘记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去专心研究奖品。
带欺骗色彩的物质奖励让孩子很失望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声情并茂的渲染气氛说孩子要是有好的表现将有礼物送给他。但是到最后不是成了空头支票就是和描述的大相径庭,对孩子来说肯定是大失所望的。第一次受了这种欺骗之后,孩子对以后的激励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引起对家长的不信任。
过于注重物质所得,影响人生观
如果频繁使用物质奖励会导致孩子把学习看成是带有物质所得的一种活动,会改变学习方向,把获奖看成是学习的目标。久之,学生会过于看重物质的获取。学习、做事都带上了物质索取的色彩,成为有偿活动而不是自发行为,最终会影响其正确人生观的确立。
每个人都有他们感兴趣、尽全力想去完成的事,如果在实践的过程中受到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我们无法控制外部因素,因此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由此可见,增加内感报酬远比外在报酬更能提升一个人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