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兰莪.八打灵再也5日讯)根据医生和志工团体的反映,东海岸水灾灾黎面对沉重的心理压力,需要辅导,以及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参与希望行动(Ops Harapan)流动诊所的医生蔡秀慧说,有灾黎来寻求治疗时落泪,不是身体不适,而是水退后住家全是泥浆,一辈子辛苦所得就这样全没了,说得上是家徒四壁。
蔡医生:灾黎无助血压飙升
蔡医生从1月1日开始一连3天,跟随18人医疗团队前往吉兰丹州7个甘榜,为灾黎提供免费医药服务,许多灾黎身带轻伤包括刮伤、脚部湿疹,但也有人情绪低落,面对住家几近全毁的无奈。
行医6年的她今日受询时表示,一些灾黎情绪不稳,也有人高血压,有夫妻因水灾造成的严重财务损失,孩子又嗷嗷待哺而伤心掉泪。
“一些人面对类似不幸事件或出现情绪问题,通常医生的建议是不要马上吃药,这时候要前往寻求辅导。”
她表示,来自甘榜地区的灾黎原本就不富裕,如今住家严重受创,日后需要金钱援助来帮助重建。
面对孩子感觉无助
“坦白说,灾区如今在忙着清理,但医疗队伍人力有限,试想想,一家数口还有小孩,面对满身泥浆的住家如何下手清理,感觉会很无助。”
她也透露,医疗团队仅配带一些紧急和简单的医疗品如止痛药等,若遇上重症病患,还是需要转介医院。“我们都是去甘榜,除了帮灾黎处理伤口,主要也是教育他们如何在家护理,而不是涌去大医院,哥市医院已大排长龙。”
巴西马家乡经历水灾
黄颖欣感同身受
发起希望行动(Ops Harapan)的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所(ASLI)高级副主席黄颖欣,本身来自丹州巴西马,虽在首都工作多年,但家乡经历水灾,因此她能和灾黎一样感同身受。
她透露,一些灾黎在疏散中心逗留一段时间后,回到家面对都是泥浆的住家,不晓得要如何重新开始,有友族同胞因此觉得很压力,出现血压高的情况。
“我能理解,老家在水灾期间长达9天没水电,但灾情不算严重,有些地方是泥水淹没住家。”
黄颖欣和流动诊所医疗队伍去了丹那美拉、马樟、巴西马等地的甘榜,每个地区的灾黎情况不一样,有些人患上伤风感冒,也有人因长期泡在水里,脚部有伤口发炎。
当务之急清理家园
本身虽非医生,但她一手包办协调和筹款的工作,也感谢医务人员义务帮忙,共有逾30名专科医生、医生、护士、医学系学生等响应其号召,志愿参与希望行动,部份人由州卫生局调派至有需求的诊所,其余人则以流动诊所方式提供服务。
“如今医疗服务在灾区已非紧急,目前是清理工作,就连护士也下手帮忙清洗学校。”
无论如何,一旦情况有变,希望行动将再次动员,派遣更多医务人员前往灾区,提供包括情绪辅导等服务。
黄恩德:每天赈灾后
让志工分享纾解情绪
面对东海岸的这场水灾浩劫,拥有宗教背景的志工团体在出发前已经做好事先的心理建设与事后的情绪纾解工作,确保志工在救灾时不会面对情绪上的困扰。
全人关怀团队执行长黄恩德牧师指出,在安排志工前往灾区赈灾之前,他们会先和志工进行心理建设及让他们了解灾区会遇到的情况,让他们做好事先的心理准备。
他说,在每一天的赈灾过后,尽可能都会做任务报告(debriefing),让每一名参与的志工,无论是什么岗位,不管他们经历什么,都让他们在当天说出对赈灾过程的想法和他们的感受,使他们有机会纾解情绪。
他表示,目前并没有接到有志工在参与救援工作后,面对情绪困扰的问题。
他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说,由于是宗教团体,在出发前他们都会先为志工们祷告,给他们心灵上的支援,此外,服务结束后也会为他们做洁净祷告。他说,这两个星期的赈灾,粗略估计总共动员了逾700名的志工。第一个阶段是紧急物资派发及搜救工作、目前进入清洗阶段,下一个阶段将有医疗团队和辅导背景的人员进入灾区做心灵重建的工作。
如行:太投入救援
义工无法抽离灾区
马来西亚佛光救护队队长如行法师说,灾黎的心理部份较值得担忧,因为根据他们的义诊报告,不少灾民因为洪水的喘急而害怕恐惧,担心洪水再来,6天没办法睡觉。
她也说,他们有一两名的义工在离开灾区后,出现睡不着、发梦的情况,可能是做得太多,对于灾区的救援,没办法抽离。不过,这些义工的情形还不需要寻求医生辅导。
她强调,那并不是负面的情绪,而是责任感使然,并不是遗憾做得不够多,而是太投入,虽然已经离开灾区完成服务,但还是觉得进行中。
她表示,他们在出发前已为义工做了心理建设,事先告诉他们灾情的严重性,及所要做的服务,并传达他们救急不救穷的宗旨。她说,她有注意义工的情绪,大家还是很阳光,喜悦满满,不是害怕退缩,不愿意再去救灾,因为这一次的救援行动展开得很及时,义工很欢喜可以为灾黎提供最及时的援助。因为有医生随团,所以她很放心。
陆志豪:话望生600户受灾
没听闻灾黎情绪困扰
话望生新村村委会主席陆志豪表示,该区600户人家目前忙着灾后清理工作,尚无听闻有灾黎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
他表示,村民自组的救灾中心有提供物资,有些住家尚无法煮食就到该中心一起享用“大锅饭”,他们也备有一些简单的医疗用品供给有需要者。
陆志豪的住家也水淹高达3尺,虽然目前新村已恢复水电供应,但因水压低,清理工作缓慢进行中。
何济渊:见惯苦难经验丰富
志工见苦知福更感恩
吉兰丹支会慈济负责人何济渊说,他们平时见惯许多的苦难,已经有了很多经验,所以志工在参与救援工作后不会面对精神上的困扰。
他说,佛陀教导他们见苦知福,所以志工不会因为看了灾黎的苦难后出现情绪上的问题,反而会更加感恩。
他说,他们会在出发前叮咛志工不要有感情的投入,不能在灾黎哭的时候比他们哭得更厉害,志工的责任是抚慰灾黎。
他说,佛法教导人生无常,志工已经看惯了。就算是新的人参与赈灾也没有问题,每天赈灾回来后,当天就会有分享,由资深的志工带动,消除新人们心里的疑问与困扰,趁此机会开导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协助他们的心灵建设。
他说,慈济有46年的救灾经验,每一年他们都会举办共修会,由拥有资深救灾经验的人员,与志工们分享他们的经验。
他说,这两星前以来,每天参与救灾的志工有百多人次。
编者的话
抓紧时间帮助灾黎
东海岸发生大水灾后,国人不分种族和宗教捐献物资、前往赈灾,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不过,财务上的援助只能解决现实上的问题,却没有办法纾解灾黎的心理压力,甚至是治疗他们的心灵创伤。
当灾黎看到自己的屋子被洪水冲毁,或者是住家全是泥浆,全部身家就这样子没了,怎能不悲伤!
况且,没有房子,如何安置孩子及双亲?没有水、没有电,不能煮食,甚至连清洁的饮用水都没有,一下雨就担心水灾卷土重来。这种无助感会油然而生,日子久了,就会得到情绪病。
因此,救灾工作应该立即从发放物资,转入清理灾区,包括清理道路、市区和住家,州政府也应该马上恢复水供。
而中央政府也必须加快步伐,为失去房屋或房屋不能居住的灾黎建立临时住所,让他们有屋瓦遮头,不用再担惊受怕。
清理灾区及重建工作拖得越久,灾黎的压力就越大,就可能会患上忧郁症。因此,要帮助灾黎就必须抓紧时间,拖延只会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