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六考试的华文科试卷引起教育界和家长的非议,直指华文试题的难度犹如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不符合教育课程水平的试题,让小六考试失去意义。
这道争议性的华文理解试题,也被发现是引用自SPM华文模拟试题参考书,而相关文章的原文则是来自中国的初中课本。虽然小六的试题是以选择题方式出题,而不是如中国初中方式,要求以叙述方式作答,但使用中学程度的文章来测验小学生的华文能力,并不实际。
虽然,我国教育界这些年来不断批判填鸭式教育的弊端,而强调创意、灵活教育的重要性,考试也不代表必须一成不变。我们也认同,要保持华文科的水平,必须提高学生高层次的思考能力,但以中学华文水平考核小学生,既没有考量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生活经验,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如“主治大夫”及“单放机”等,也非本地小学生熟悉的词汇,如此试卷,已逾越小六考试范围,难怪被家长斥责为存心刁难。
考试的目的和意义,是要了解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程度,因此考试的内容范围,必须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不能超过教学的内容范围。
考试的难度,须依据课本、课标和考纲而定,而不能以深奥艰难的题目考倒学生。换言之,考试必须能真正体现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否则不但失去考试的意义,对学生也欠公平。
教育局任命中学教师为小六华文科目出题,是否恰当,也要检讨。考试局必须反省,并针对出题、教学、考试和批改华文考卷的多个方面进行评估,找出问题症结,避免重蹈覆辙。
小六华文试题争议,各方应该平心静气的检讨,但不应该无限上纲,譬如某些人指责这是蓄意破坏华教的手法,这也未免过于杯弓蛇影,对华教发展并不具建设意义。
华社若因为此问题而担心影响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或甚至影响未来华文师资来源,想法未免过于消极,一张试卷或一次考试难道就能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吗?这是我们必须纠正的应试教育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