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英文水平低落不容忽视,关心教育的人士早已意识到问题需要尽早解决,极需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学生的英文水平。
英文能力掌握不足的警钟不再限于一般人士,据报道,有1千名实习医生尽管已经在政府医院见习2年,却因英文水平低落而无法当上正式医生。或许另有其他因素导致情况发生,唯医药界整体的英文水平若没有相应提高,对医药界的专业发展并无好处,亦不利于社会的医疗需求。其他专业领域如律师、工程师,甚至是教师的英文水平也一样必须受到关注。
改善国民英文水平必须从幼年开始捉起。学校注重英文科目和英语教学往往受到民族教育发展,以及政治化的干扰,令到类似过去英语教数理政策和最近的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英文科必须及格的措施在受到反对下喊停。
最新的发展显示上至政府,下至民众对于加强英文掌握能力存有共识。9月份首相署表现管理和履行单位(PEMANDU)就掌握英文的重要性,进行了调查,99%的受访者表示,为了孩子及国家的未来,学校应该加强学生掌握英文。这无疑为政府打了一剂强心针。
不过,必须关注的是,绝大部份回应调查的国民是来自城市,乡区仅占少部份。这可以理解,因为城市中产阶级意识到掌握英文的重要性,决定学生日后的出路。乡区家长当然也明白英文的重要性,只是他们担忧乡区相当弱势的教育资源,会造成乡区学生无法追赶上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刚提呈的2016年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就宣布拨款推行双语言课程(DLP)及高度融入式课程(HIP),在没有增加教学时间的情况下,增加英文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英文能力。共有300所国民学校获选参与这项试点项目,华小可以选择参与。
经过过去的英语教数理政策,华小在这方面有隐忧,最大的担心是华小变质。掌握母语、国语和英语,建立语言上的优势,在面对国内外竞争有绝对的好处,华教人士应该从对学生有利,以及融入国家教育主流的角度思考,与时并进。
政府的积极性和高政治意愿是处理问题的先决条件,教育界人土和家长的意愿和配合度是促使政策水到渠成,收获成效的关键。政府与民间应该透过适当的管道沟通,集思广益,寻策以具体有效地提升国民英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