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食物是流动的古迹,在时间长河里,对它的前生来世,我是绝对腾出足够的思索空间,去追寻其前生的“前生”,和想像其今生的“来世”的。
我从没去过挪威这个被冰河文身的北欧国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我只翻过几页,台湾歌手伍佰唱的同名歌曲,也不是我的调。想想,我唯一跟挪威扯上关系的,大概就只有年少时喜欢弹唱的披头四的〈Norwegian Wood〉了;当然,还包括餐桌上来自挪威的鲑鱼。
〈Norwegian Wood〉这首歌的精彩,在于使用了印度西塔琴伴奏。在那个年代(出版时我才两岁),对西方乐界来说算是前驱了;而挪威鲑鱼则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接近北极,生活在冰寒砭骨的深水海底,鲑鱼必须储存大量脂肪来御寒,所以比起美国阿拉斯加或日本北海道海域的,都来得油嫩肥美。
此外,大概就想不出挪威与我还有什么关系了。
两年前有位移居挪威的朋友回马过年,闲聊间拿起茶几上应节的Kuih Kapit(粿加必)和Kuih Loyang(蜂窝饼)说,在北欧也有类似的食物呢!叫做Krumkake和Rosettes,都属于圣诞节和新年的食品。虽然其味道和口感与本地的明显不同,但样子很像,花纹类似,相信是出自同一款的模子呢!
我表现得并没什么“惊讶”。朋友似乎大失所望,频频的说,你不相信吗?跟着便拿出手机上网搜寻出一页页的食物照片给我看。我笑了,对我而言,食物是流动的古迹,在时间长河里,对它的前生来世,我是绝对腾出足够的思索空间,去追寻其前生的“前生”,和想像其今生的“来世”的。我说,可惜我没有钱,不然我马上就想飞去一探究竟呢!
根据之前的考察,Kuih Kapit来自印尼,而Kuih Loyang则来自南印度。它们相续传入大马后成为马来人的饼食,而后经由早年巧手的土生华人加以改良,才广泛流传于本地华人社会。Kuih Kapit在印尼有无数个名称,即Kue Semprong、KueSapit、Kue Sepit、Kue Opak、Opak Gambir、Opak Gulung、Krupuk Gambir和KueBelanda等。形状各施其法,有我们熟悉的蛋卷形和扇形,也有圆锥形和四方形。问起源头,当地朋友都指向Belanda(印尼语及马来语,荷兰的意思),说是改良自荷兰殖民期间,荷兰人从他们的寒冷故乡带来的圣诞及新年饼食:kniepertje。
查实kniepertje就是荷兰式的waffles,与我们平常吃到的美式“格子松饼”不同,厚度比waffles薄许多,却有Kuih Kapit的四五层厚。分为圆平状和圆筒形两种,双面烙有格子花纹,口感像饼干。通常用作圣诞及新年的节庆食品,可单吃,也可涂上或填上奶油吃。圆平状的kniepertje代表过去一年平坦走来,而圆筒形的则象征未来一年卷在无穷希望与神秘里,等着我们自己去展开。
工具和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荷兰人殖民印尼群岛长达340年,也不晓得在时间长河里何年何月将这款故乡节庆食品带来,又如何在虚虚实实的历史长廊摇身变成印尼人口中的Kue Belanda。虽然同样用着夹合式的双面雕花铁模制作,同样置放在炭火上翻转烘烤,本土化的结果却是将原材料中的糖和鸡蛋保留,而面粉和牛油则改用很区域风情的粘米粉和椰浆。质地也从厚实转为薄脆,牛油香味变成浓郁的椰奶香。有谁能念出发音那么拗口的kniepertje呢?既然源自Belanda,干脆就叫它Kue Belanda好了!
以上是我近十年来走入饮食考究后,对Kuih Kapit源头的理解。唯一感到疑惑的是,铁模上的图案怎么不是荷兰kniepertje的传统格子,而是线条丰富的花鸟图案呢?当初我猜想又是本地化的结果吧!但总是觉得怪怪的,图案风格一点都没有南洋迹象。
在朋友手机上滑开一页页来自挪威的Krumkake照片,答案似乎隐约出现。朋友微笑的说,图案是不是很像呢?后来翻查资料,才知道Krumkake在16世纪已成为挪威非常流行的圣诞甜点,工具和做法与kniepertje没什么两样,只是烘烤成圆平状后,多卷成圆锥状,可单吃,当然也可填入奶油来吃。
相信地理位置与北欧挪威相当接近的荷兰,当年随着侵略式的“香料之旅”,也将流行于当时的区域节日饼食Krumkake与家乡的kniepertje给带来殖民地。登岸后究竟如何落脚,潜移默化的变成Kue Belanda和Kuih Kapit呢?就得衔接上述的推测和想像了。可惜两年后,我仍没钱到挪威一探究竟!
至于源自南印度的Kuih Loyang(蜂窝饼),又与挪威扯上什么关系呢?我们下期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