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03/2016
音乐,人类的无形文化
作者: admin

唐代诗人刘长卿(约西元709~780年)是唐玄宗开元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后来两度被迁谪,因此他生平之作大部份描写社会的离乱和他本身政治失意之寂寞。他写道: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诗歌大意为:七弦琴(指古琴,汉朝以后普遍定为七条弦而得此名)上弹奏出悠扬的琴声,细细聆赏就如同风入松林般清雅;这样的古调虽然自己很喜爱,可惜大部份的人都已不愿弹奏了。刘长卿借用诗歌抒发情感,一方面议论古调的寂寞;同时也隐喻自己怀才不遇,进而抒发自己无法入流、曲高和寡只能孤芳自赏的孤寂之情。音乐,从远古至今,都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从新石器时代挖掘出来的骨笛,到周朝制定的宫廷礼乐制度(又称“雅乐”)以及采诗官做的民谣采集(当时的民间音乐被称为“俗乐”,采成的民谣后来由孔子编定成“诗经”);后到三国时代佛教梵呗从西域传入到后梁武帝时代开创的“法乐童子伎”(即以童声演唱佛曲);再到各个朝代的歌舞表演,如唐代的“伎乐”,宋代的“杂剧”,元代的“元曲”,明清发展出的各种声腔及剧种(其中最为代表的是昆曲);一直到清末西方音乐表演形式与思想的渗入(如清朝引入合唱队与铜管乐队藉以提升清军士气、李叔同推广“学堂乐歌”和梁启超、蔡元培等知识分子极力在公立学校推广音乐美育课);再到中国近代的“小调”和“舶来品爵士乐”(合称“时代曲”),因著录音技术的蓬勃而急速传播等等……这些许多的历史记载,都让我们清楚了解到: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民俗或是宗教,歌曲或者歌舞戏剧,音乐不只作为各时代的消遣和娱乐之用,也在典礼、祭祀、宗教或教育上,广泛的记载了人们的生活情境与精神。音乐在欧洲一样有着类似的用途:从教会音乐(sacred music)到吟游诗人(是欧洲中世纪流行的“街头艺人”,他们是诗人也是作曲家)的“世俗音乐”(secular music);再到各个时期的音乐,如中古时期的音乐(medieval music)、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renaissance music)、巴洛克音乐(baroque music)、古典主义音乐(music in classical period)、浪漫主义音乐(music in romantic period)、民族主义音乐(music nationalism)、现代音乐(modern music /20th centuryclassical-music)等,都记载了音乐在社稷、政治、文化、宗教和教育上所扮演着的重要角色。这些看不到摸不到的无形文化,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明。正因为音乐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各种生活层面,于是,“学音乐”从广义上来看,就是一种对民族历史、民俗和文化的深入探讨。学习“自己的音乐”可以强化人们对“自己的文化”的认识,而学习“世界音乐”即可以从音乐的角度窥探世界文化的精髓,开拓视野并促进文化的包容。撰写〈听弹琴〉的目标不在感叹时下“古典”音乐之不被重视,而在藉由这股清幽之情激起大家从历史、表演形式、类别等不同的角度,对音乐作进一步的认识。或许可以让大众触类旁通,或让学音乐的莘莘学子从这些广角重探音乐的多元性与可能性。下来的专栏内容,将一一解剖各种音乐的故事,共同探索这些集合了人类精神结晶的无形文化遗产。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