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兰莪.八打灵再也7日讯)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科难考A+,各方急商对策,促请考试局公布华文科的分数切割点及批阅标准。
马来西亚中学华文教师学会联谊会主席曾俊萍指出,考试局一日没有公布华文科的切割分数、切割分数保持机密,学生永远都会面对SPM华文科很难考A+的问题。
曾俊萍:打击师生士气
她说,每当SPM成绩公布,都使考生感叹难考A+,华社就会出来吵一吵,然后明年的成绩就“正常”一点,但后年又重覆同样问题,整个华社都很累。
她说,这是恶梦,严重打击华文教师的士气,学生学习的风气也大受打击。
有鉴于此,她促请考试局能公布华文科的分数切割点及批阅标准。
对于刚公布的SPM华文科成绩考A+人数下滑的课题,曾俊萍受询时对星洲日报说,该会将联同其他华团近期开会讨论对策,促请考试局对华文科如此难考A+的问题,做出交代。
她说,由于考试局只是笼统的提供考获A的学生人数,无法得知究竟有多少人拿到A+,所以目前该会正在由下至上的收集这个数据。
她说,该会也在收集其他语文科A+的数据,尤其是淡米尔文,因为由于淡米尔文课程和华文类似、大家上课的环境和面对的问题也大同小异,上课时间也一样,比较容易做出比较。
“如果淡米尔文考A的人数有33%,为何华文只有12.4%考到A?如果有人说华文科都是优秀的学生去考,所以图表是异常,会倾向一边的,那淡米尔文这情况应该更严重,他们更少人考,而且只会派更优秀的人去考。华文还有一些炮灰,国民型中学华文是必修必考、一些国中也是必修必考,如果这样相比,淡米尔文的图表应该更加畸形的,他们A的分数应该更高才对。为何和去年相比,淡米尔文考A的人数进步5%,而我们却退步5.9%?”
她说,以雪州一所优秀的国民型中学为例,500多名学生的学校平均等级(GPS)是2.0多,当时他们拿到的模范学校是华文,各方面都很强,怎么可能华文科的学校平均等级4.0多,这就有说不通的地方。
“如果那所学校的平均等级是4.0多,那华文也4.0多,那是正常的,现在这种情况明显有不公平的地方。”
只要求成绩公正公平
她再举例,雪州一所国民型国中,全校有500多人报考华文,但只有两人拿A+,12人拿A。
“我们从来没要求学生全部考A,只是要求公正公平的成绩。”
陈德祥:让学生知道如何改进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主席陈德祥说,刚公布的2015年SPM考试成绩中,据他所了解,全国79所国民型中学中,拿到最多A+的一所学校不超过7人,其中一所学校200多人报考华文,竟然连一个A+都没有,该会对于这个成绩感到很失望。
他说,由于去年考试局是以高思维方式出题与批阅,学生不懂错在哪里,该会希望考试局给他们报告,批阅标准是什么,同时希望他们可以公布华文科的切割分数,好让学生知道可以如何改进。
董总等周五举行研讨会
大马华文理事会副主席拿督王鸿财也说,该理事会将联同董总、教总、华总、留台联总、留华同学会、林连玉基金及各教育团体于本周五早上9时,在冼都王岳海礼堂进行研讨会,稍后将于早上11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各方交代SPM华文难考A一事。
张盛闻周五晤考试局
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披露,他将会在本周五与考试局官员会面,以针对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科难考A的事宜进行探讨。
他表示,华文科难考A的情况也许不是单一因素造成,可能是在考试模式、评分制度、师资或教学以外的原因,因此他们将会做出全面探讨。
他今日为“2016年师范学院招生巡回讲座会”主持开幕仪式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他们将会全面研究如何改善此现象。
他也认为,部份考生因希望能考取全A成绩毕业而宁可放弃报考华文,导致报考华文科人数减少,而他希望能针对此事作出纠正。
“实际上,在申请入学或奖学金时,华文科只是选项科目之一,并不会影响奖学金申请;学生更不应该因担忧无法在SPM华文科取得A的成绩,以及害怕无法获得奖学金,选择放弃报考华文。”
他奉劝所有考生勿以选项科目作为申请奖学金的标准,因为这是不成立的。
另外,询及他关于Bursary奖学金的详情,张盛闻表示,目前并无最新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