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听弹琴〉我们说到了流动的音乐如何被记载在纸上。这一期我们将一起看看这些纪录在纸上的音乐如何有效的传达出去。
我们现在使用的五线谱记谱法大约从西元9世纪开始发展,当音乐可以有系统的记录下来以后,这些音乐就好像被凝冻了一样,接下来要如何阅读并理解、演奏演唱并传达音乐的思想,以便把这个凝冻的艺术生命重新复燃,就是演奏演唱家的工作和挑战了。
如何有效的学习音乐,一直是音乐工作者和音乐教育家不断思考和发展的事情。中世纪意大利的一名修士兼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圭多达雷佐(Guido d’Arezzo,约991/992-1033)就发展出了一套学习音符的方法,这套方法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为了有效教导如何读谱和视唱,圭多建议用一组音节来帮助学生记得音的排列。这组音节直接取自一首赞美诗:《使您仆人》(Hymn:Ut queant laxis)的歌词第一段。这段歌词共有6句,每一句的第一个音节,即被用来标记成该音符的名字,今天我们称这个为“唱名”(Solfege,或sol-fa)。
歌词如下:
Ut queant laxis
resonare fibris,
Mira gestorum
famuli tuorum,
Solve polluti
labii reatum,
Sancte Johannes
这段赞美诗因为每一句正好就在我们现在熟悉的几个基本音阶(现在熟悉的是Do-Re-Mi-Fa-Sol-La)上产生,于是这些第一句第一个音节被截取出来以后,组合成ut-re-mi-fa-so-la。这种“六声音阶”(Hexachord,即音的排列从Do到La,没有第七个音Si)是当时教会音乐的基本音阶与教会音乐的作曲蓝本。
后来,由于Ut这个音阶结束在字音“t”,这样对于歌唱来说有些困难,于是16世纪左右意大利音乐学家多尼(Giovanni Battista Doni,约1593-1647)就以自己的姓氏定为Do,Do这个唱名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随着音乐发展的需求,音阶里面的第七个音Si也订定下来,这个音阶取自同一首赞美诗第七句的SancteJohannes(意大利文的J被称为“长i”,于是两者合并起来形成Si)。但到了19世纪,英国的音乐教育家莎拉(Sarah Ann Glover,1785-1867)提倡另一套读谱方法(首调唱名法,即任何一个音都可以是Do),在这套读谱的方法中,由于Si会被重复使用来记载两个不同的音,于是她便把原来的Si改成了Ti。到了现在,一些受这套系统教学影响的现代音乐家就把音阶的名字定为Do-Re-Mi-Fa-Sol-La-Ti。但是这套方法对于欧洲大陆(主要是意大利和法国)或者推崇固定音唱名法的音乐教学系统却没有多大的影响,因此,到了今天,留学意大利或法国的音乐家仍然使用Do-Re-Mi-Fa-Sol-La-Si为唱名。
在我的教学中,经常有同学问我有关Si或是Ti的差别,又或者该唱原来的音还是按照英国莎拉的首调唱名法,我就经常给他们说这个故事。不管你是用Si或者Ti,首调或是固定调,这些都是帮助你读谱的方法,只是学音乐的第一个门槛。然而,音乐不凝固在纸上,音乐思想不在辩论哪一个方法才比较有效,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脚踏实地的学习,自然可以表达出动人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