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的普及,让许多人无论生活大小事都迫不急待放上网,举凡旅游或美食心得丶谈论政治时事,感情家事当然也少不了要公诸於世。
“讨拍”的意思,就是藉由分享自己所遭遇的不开心事情,想从他人得到安慰或认同,与诉苦差不多的意思。
社交平台让“讨拍”的层次进一步升级,原本诉苦的对象只有身边的伴侣或亲友,现在多了一堆不认识的网民,而网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倾向於支持发文者。
之前就有不少的学生被老师鞭打的事件,被家长放上社交平台後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
有的事态严重,教育局介入调查,但有的其实很轻微,发文的家长在被报章媒体访问时,还因“不想要放大事件”而拒绝受访。
虽然不理解这种“以为报章报道的流传程度和速度,比起网际网路还容易放大事件”的思维是甚麽,但笔者认为,当把家事放在社交平台上,它已经不能算是家事了。
“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毫不相干的网民。或许发文者只不过想寻求认同或安慰,又或是把与老师理论的对话放上网,想炫耀一下自己的能耐,的确没有想闹大事情。
尤其现在的趋势,“爱的教育”观念让老师鞭打孩子变成了一项罪行,家长可以打孩子,老师不可以,但老师又要对教育孩子负上很多的责任。
笔者不否认在类似的新闻中,有一部份的老师可能面对情绪管理上的问题,然而这不表示家长就有正当的理由把事件公诸於网路上。
因为,人类的特性总是会把对自己有利的因素放大,而网民在“公审”这类事件时,往往较为支持家长和被鞭打的孩子,然後把老师当成施暴者或做错的一方。
处理这类事件,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和老师当面沟通,家协和校方从中协调,而不是上网求安慰,对老师造成压力。
“上网讨拍”是两面刃,不见得每次都能成功,如果案情逆转,家长和孩子搞不好就会变成被谴责的一方。
况且,家长作了这样的一个示范,以後家里发生了甚麽事,孩子不高兴一样会上网讨拍,难道家长乐见自己被网民公审吗?
讨拍不是不行,多想两分钟,尽量不要针对个人或图文并茂,点到为止即可。社交平台不是万灵药,不想获得关注或放大事件,就寻找其他更好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