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6/06/2016
击时行乐·及时取悦·聆听灵魂震动的无穷乐趣
作者: jylew

一直认为大多的表演艺术工作者都希望处在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及状态上去发展及挖掘本身的艺术呈献,直至遇见今天的受访者陈俊杰。

“我喜欢处在一个有冲击丶有机丶自发(spontaneous)的状态。我认为精彩及美好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不经意的时刻出现,而非在平稳(状态)下。”许俊杰曾在知名国际鼓团──手集团当了6年的全职鼓手,直到2014年,他下定决心放弃“有老板定时出粮”的饭碗,去寻找那属於自己却仍是个未知数的旅程…………

摒弃重复安适状态
寻找灵魂震动的无限想像

2014年年底,陈俊杰和伙伴陈展骢於芙蓉毅然成立全新的鼓团──灵魂震动。

“当兴趣及艺术变成一个职业,我觉得很恐怖。它就一直重复再重复,变得没有灵魂。起床丶打鼓丶睡觉丶起床丶打鼓,重复至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麽了。”陈俊杰希望能够藉由鼓团的名字持续提醒自己:要有灵魂丶用心打鼓。

问他是否打算为新的鼓团留住一班固定鼓手?他认为没有特定,“目前来说是蛮困难的,因为吉隆坡现在就有4个鼓团。

但只要鼓团有本身的吸引力及魅力,人会留下的,而不是说用金钱或承诺去锁着。”曾经当过全职鼓手的陈俊杰认为目前与各鼓手和单位的合作方式是舒服的,“当变成全职时,你会慢慢养成‘不用紧啦,有老板,这个月还是会出粮的’的状态,这对一个表演者来说,就是快完蛋的时候了。”

《击时行乐》视觉总监宋志飞。(图:星洲日报)

山与海Tanah Air
一首猎头族传统民谣的启发

“灵魂震动”曾在去年发表了首部作品《一个人的房间》,而来临的第二部《击时行乐》,主题与陈俊杰喜爱冒险和自发状态的性格相当吻合。

“许多事情,你不做就没了,所以必须及时。不要浪费你的时间,要懂得去取悦自己。”陈俊杰表示这个题材很适合自己,也适合打鼓那当下和及时的感觉。

演出曲目有《击时行乐》丶《山与海》丶《棍•活》丶《想箱以外》和《灵魂震动》。《击》将描述两位鼓团创办人打鼓的心路历程;《棍》则单纯是敲击技术呈献;而陈俊杰希望藉由《灵》挑战及证明自己并不是只是一般观众朋友所认知的“肢体派”鼓手。

陈俊杰特别分享,《山与海》这首创作的灵感源自他在邦咯海岛节听到来自砂拉越原住民(原为猎头族)所演唱的一首传统民谣〈Maseku〉。“当时是由一位82岁的老先生所演唱。老先生说目前整个部落只有不到10个人会唱这首歌,而他本身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他表示族人仅剩4千人,年轻一代只讲英文,已经不懂得说该族的语言(Kelabit)。”陈俊杰表示这首民谣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而该族群也已忘记歌词里的唱的是甚麽,有近乎失传的结果。

陈俊杰是东马人,表示自己常对该地时事问题颇有感触,从为建设水坝而驱赶当地原住民,到自己潜海亲眼看见一只只因海源污染而惨死在海底的海龟。於是,他特地去学习〈Maseku〉这首歌曲,并将它与自己所创作过一首关於海洋的甘美兰乐曲结合成《山与海》这首曲目,希望自己的“略尽绵力”可以让这些文化有机会重新被发现。

(左起)宋志飞丶陈俊杰丶唐勇豪。(图:星洲日报)

结合现代数码美术科技与艺术表演
编织不受空间限制的表演梦想

演出的一大卖点还包括《想箱以外》这一首曲目,它将配合视觉总监宋志飞的光雕投影创新呈献。

毕业於The One Academy插画系的宋志飞热衷於数码插画丶动画和特效制作,后成立了以特效动画制作为主的EIFX(Expresso Infusion FX)团队──灵感的表达(Express),美术的注入(Infuse),效果(FX)的呈现。

宋志飞表示,他们曾多次协助本地及海外的广告及活动公司设计及制作投影秀(Projection Mapping)和视觉表演(Performance Mapping),透过结合现代数码美术科技与艺术表演者,制造出独特的舞台魅力,为观众带来想像以外的惊喜,将他们引离现实带入表演的世界。

接着,宋志飞志气满满地向我们播放了该团队为吉隆坡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制作的一场巨型建筑光雕秀。他表示能够跳出传统萤幕或平面设计的局限,把特效美术搬上艺术舞台,与表演艺术界的合作夥伴们呈现更有视觉惊喜的演出是非常棒的事。

虽说光雕秀在本地大型商演的使用率并不低,但让它单纯以艺术的“身份”与其他表演艺术结合呈献的舞台并不多。其主要原因是除了制作成本高,而租借一台3D立体投影机的费用更是一般表演团体无法承担的。

宋志飞也表示,“他们可以和光雕投影配合排练的时间可能只有一或两天,肯定无法搭配的很好。”而陈和宋则异口同声的表示,希望在未来可以自己投资购买投影机,找到一个专门为光雕艺术的排练场,让大家的演出水平足以达致国际化,去编织及实现一个不受空间和传统限制的表演梦想。

《击时行乐》特别演出嘉宾唐勇豪在示范手碟(Hang)敲击乐器。(图:星洲日报)

“灵魂震动”创办人陈俊杰。(图:星洲日报)

432赫兹的音乐频率
让你听听手碟Hang的共振魅力

《击时行乐》演出的另一项大卖点就是手集团前鼓手唐勇豪将在《山与海》曲目中呈献手碟(Hang,取自伯恩德语中“手”的意思)这个於2000年才面世的敲击乐器。

手碟是由瑞士人Felix Rohner与Sabina Scharer共同研发,它由两个半球型的钢模所组成,中间为空心。上半球体中央有一凸起部份,称为Ding,可发出固定基音,周边围绕有8个如钢鼓般丶中央凹陷的位置,可产生不同的音高(以Z型方式由低至高排列)。下半球为光滑表面,中央部份有一开孔,称为Gu,是参照陶罐鼓(Ghatam)而产生的部份,除可发出低频率的声音外,亦能制造与另一种印度的敲击乐器陶壶(Udu)的音色。

唐勇豪是在2006年新加坡艺术节看见手碟,直到2013年游巴厘岛时无意间认识一位用了10年时间去研制此乐器的师傅。“当时就觉得这个乐器将会是我未来表演和有连接的一个伙伴,於是决定买下它。”

当今全球主流音乐都将频率都调为440赫兹,让人们听后变得比较积极丶有统一的意识。“但是我特别喜欢的是432赫兹,因为它与人体血液的共振很接近,具有疗效的作用。”手碟本身的音色就处在柔和丶温暖丶舒服的频率,唐勇豪表示听後身体会感觉到放松,而他个人也更喜欢这接近水丶宇宙丶大自然的432频率。

唐勇豪分享自己曾在甲洞的森林研究局与一个太极师父合作,他在学生静坐的时候玩奏手碟,他认为当下的音乐频率与大自然磁场所产生的连接十分强烈及美妙。他希望在未来继续与不同艺术家的合作,将自己所玩奏过的手碟音乐录制为专辑,让手碟作为土地丶水丶火和人之间的媒介,再去与这个社会做连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