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1/09/2016
台湾钢琴演奏家陈瑞斌:我想用音乐聚集全世界
作者: 副刊·报道:欧银钏(本报驻台湾特派员)

台湾钢琴演奏家陈瑞斌:我想用音乐聚集全世界

非常人物




台湾钢琴演奏家陈瑞斌日前在纽约演奏,马来西亚彭亨州苏丹后HRH Sultanah Hajjah Kalsom前往欣赏。陈瑞斌说,苏丹后赞美他的演奏,希望邀他赴大马演出,让更多人分享他的演奏,目前双方正在洽谈中。

陈瑞斌很高兴遇到知音:“苏丹后对我的音乐很赞赏很感动,希望不久的将来她及她的基金会能和我一起推动大马及华人的音乐文化交流。”

那场在纽约的演奏中,陈瑞斌演奏了拉赫曼尼诺夫的乐曲、电影《似曾相识》主题乐曲及史克里亚宾为左手而作的钢琴名曲夜由…………余音绕梁,感动现场观众。

“喜欢一个城市是因为那儿有知音、有朋友…………”陈瑞斌曾赴大马演奏多次,每次都受到爱乐者欢迎。他说:“在大马有曾和我在维也纳求学的同学、有爱乐者…………”

陈瑞斌出生于台湾南方的台南,是已故传奇俄国钢琴大师拉扎尔贝尔曼(Lazar Berman)唯一的亚裔弟子。他深深记得恩师对他说:“音乐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它创造很多的可能性,你一定要超越失望与困难,坚持到底,要真正体认音乐的美妙。”

他从小展现惊人的音乐天赋,6岁夺得钢琴比赛大奖,13岁便被维也纳市立音乐学院破格录取,此后成为多项国际大赛的常胜军,经常受邀参与世界各种大型音乐会的演出,是国际乐坛知名的亚裔钢琴家。

现任“天籁之音”(L'Ensemble du Ciel)重奏团艺术总监的陈瑞斌有“天使手指”美誉。欧洲乐评誉他为“20年才出现的一个天才”、“贝多芬第五代传人”。纽约乐评家Harold C.Schonberg在聆听陈瑞斌弹奏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奏鸣曲”之后,盛赞他完美的诠释。

他曾于2010年受邀于上海世博开幕式演出,与中乐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气势磅礴。

陈瑞斌的传记作者姜漪萍说:“《黄河钢琴协奏曲》这首叙述神州大地千百年苦难悲情的协奏曲,为什么出生于台湾的陈瑞斌能弹得让现场观众掉泪?因为他心中的悲痛、他受过的磨难也是那么深、那么钜、那么真。”



陈瑞斌(左)与彭亨州苏丹后HRH Sultanah Hajjah Kalsom日前在纽约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陈瑞斌(左)与彭亨州苏丹后HRH Sultanah Hajjah Kalsom日前在纽约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即使没有音乐环境,还是喜欢到离不开音乐

去年陈瑞斌口述他的人生经历,由热爱音乐的姜漪萍写成《人文使者————钢琴演奏家陈瑞斌》一书,感动许多读者。

陈瑞斌来自台南乡下,祖父是不识字的菜贩,父亲陈振德读师专时自学钢琴,还穷尽所有,买了一台三手象牙键的钢琴,毕业后到小学担任教师,课余在家中教钢琴。

陈父是为从小显露音乐天份的弟弟陈振明买钢琴,他亲自教弟弟,没想到陈瑞斌两岁时就爱爬上椅子去玩琴键。有一次到陈家为钢琴调音的调音师发现陈瑞斌有绝佳的音感,于是陈爸爸于陈瑞斌4岁时教他弹琴。

那架钢琴一百三十多岁了,现在还摆放在陈瑞斌台南家中。那台钢琴的每个象牙键都有黄、黑斑痕,小小年纪的他用这些痕迹来记音符,之后他学会了用耳朵记音乐,闭上眼用心去弹。

陈瑞斌六七岁时就特别喜欢古典音乐。“那时在台南乡下没有什么音乐环境,连黑胶唱片都没有,但我就喜欢到离不开音乐,连洗澡时都要听中广电台播放的古典音乐。”他崇拜擅于演奏钢琴的陈振明叔叔,立志当音乐家。

陈瑞斌13岁时在叔叔陪同下出国到维也纳追寻音乐之路,他在机场和父亲通电话,当年父亲问他:“真的想去维也纳?”那时他想像着异乡,他肯定的说是。

叔叔陪他出国教他如何在异乡生活,几个月之后,他就开始独自求学,没有家庭背景、没有财力资源,他靠着奖学金,靠着毅力,经历孤独而艰苦的历程,克服万难,渐渐在世界发光。

16岁那年,陈瑞斌在意大利的拉赫曼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获奖崭露头角,之后屡屡在重量级国际钢琴大赛获胜,取得包括鲁宾斯坦(以色列)、萧邦(波兰)、Bachauer(美国)、卡拉斯(希腊)、维也纳(奥地利)、Manresa贝多芬奖(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的拉赫曼尼诺夫、罗马、贝里尼、Stresa等比赛大奖。

陈瑞斌是各项国际大赛的常胜军,不但拿下18项国际大赛大奖,20岁前就夺得5面金牌的纪录,至今没有华人钢琴家打破。

谈起少年时到了维也纳,一句德语也不懂。陈瑞斌说:“到了维也纳好像进了大资料库,忽然接触到那么多东西。可是,全是德文书不容易看懂,所以我一定是先听音乐再找书来看。”


台湾钢琴家陈瑞斌的演奏总是余音绕梁,感动现场观众。(图:受访者提供)
台湾钢琴家陈瑞斌的演奏总是余音绕梁,感动现场观众。(图:受访者提供)



全球闻名的台湾钢琴演奏家陈瑞斌在台北接受《星洲日报》专访。(图:受访者提供)
全球闻名的台湾钢琴演奏家陈瑞斌在台北接受《星洲日报》专访。(图:受访者提供)


人生历练对音乐很有帮助

49岁的陈瑞斌说:“长达10年都在异乡,未曾见到父亲。”他看着窗外,缓缓的说:“10年后,回到台湾见到父亲那一刻,我不太认得父亲,他也不太认得我。”他记得当时内敛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瑞斌,回来就好。”

陈瑞斌的双亲至今未到过维也纳,但是陈瑞斌只要得空就飞回台湾陪父母亲。他在台湾的每一场音乐会都会请双亲到场。陈父今年八十多岁了,母亲也七十多岁。他们知道儿子在世界各地弹钢琴,但是只要想念,儿子总是赶回来。

“人生历练对我的音乐很有帮助,每经过一些事情,再回到钢琴上,总是有特别的感觉…………”

这些年来,陈瑞斌致力于创作钢琴独奏和协奏曲。广受好评的钢琴协奏新作《爱河协奏曲》,描绘对于台湾南方的高雄著名河流的喜爱;另一首《寒夜》钢琴协奏曲,蕴涵丰富的客家元素故事与题材。去年,他为台湾纪录片《海上情书》电影演奏配乐,超凡的钢琴技艺,满溢丰富情感。

他也是台湾金曲奖的“最佳年度专辑”及“最佳表演艺术奖”双项得主,曾与名歌手蔡琴、李克勤合作录制专辑。

2014年,他应邀与洛杉矶爱乐交响乐团合作,在美国最大的户外演奏场地,近两万座位的好莱坞露天剧场演出。2015年初,陈瑞斌受Wallis演艺中心之邀,带领台湾的青年国乐家们前往比华利山庄,为该中心的筹款音乐会,做钢琴与国乐的结合演出,极受好评。

陈瑞斌现在致力于东方与西方的结合。他以钢琴和其他古乐器同奏。他以所学的钢琴结合东方乐器,让钢琴遇见琵琶、二胡、笛子…………“东方与西方相遇,总有新的乐章来到心中。”他说。

陈瑞斌自己出身穷困,对弱势的孩子总是特别关怀。他曾邀弱势学生进音乐厅听他的音乐会,他也曾与3位身障少年钢琴家同台演奏。

他没有架子,朴实而诚恳。面对纷乱的现代社会,陈瑞斌说:“我想用音乐聚集全世界。”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