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4日讯)还记得小时候我们都爱玩的陀螺吗?陀螺,一般印象都是甘榜小孩的游戏,而且玩陀螺者又以友族为多。这个传统游戏,曾经在马六甲兴盛一时,不只很多人爱玩陀螺,爱好者甚至组队到外州及国外参赛,也都凯旋归来。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玩陀螺的风气渐渐式微,一大班人一起玩陀螺的场面几乎难以重现,叫人遗憾。
张健华认为陀螺是很好的运动,可惜现今人不懂得珍惜。(图:星洲日报)
武吉南眉队
打遍天下
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马六甲有一班华裔陀螺爱好者,他们与友族约四五十人组成11支队伍的“武吉南眉队”,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凡出赛都不会空手而归,在当年可是其他地区陀螺队伍“闻名丧胆”的名字。武吉南眉队在当年陀螺圈内极有名气,又是以华裔队员占多数,非常特别。他们曾到国内外参加比赛,全都凯旋归来。
从武吉南眉队的漂亮战绩,就能看出陀螺当年在马六甲是非常兴盛的游戏,这种盛况一直维持到2000年。之后,因为一些无法预料的人为因素,加上电子时代的降临,小孩及年轻人对电视、电脑及平板电脑趋之若骛,陀螺遭到冷落,现在难以看到有人在大街小巷玩陀螺,陀螺渐渐成为人们的珍藏品,而非游戏。
出国参赛
凯旋归
当年曾是武吉南眉队重要成员之一的张振华,玩陀螺超过半个世纪,从6岁开始接触陀螺,之后就对它爱不释手,曾经到东南亚多个国家参赛。他不只很会玩陀螺,更是一名制作陀螺师父。
张振华接受《古城》社区报访问时,道出马六甲陀螺的兴盛期,一直到它式微的经过。
“我大概是在1965年开始真正玩陀螺,当时,经一个马来朋友阿末士蒙介绍,我对陀螺有进一步的认识,之后认识在武吉南眉的一名峇峇辜金木,我们都是爱陀螺之人,最后我加入武吉南眉队。”
这些是国内各州属的陀螺,具有独自的特色。(图:星洲日报)
当年人人都爱玩
张振华说,当年马六甲玩陀螺的风气很盛,大人小孩都爱玩,虽然以友族居多,但华裔也不少,武吉南眉队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支队伍由四五十人组成,一共是11队,当中包括华人及马来人,但以华人居多。
他表示,当年的陀螺赛制规定,每队必须有4人要下场,另一人后补。他在武吉南眉队的日子里,一年365天,超过一半是在外坡或国外参加比赛,去过的地方包括吉兰丹、登嘉楼、东马沙巴、砂拉越等;国外则包括印尼、新加坡等。
他说,当年只要武吉南眉队出赛的场合,大家听到这个名字都很害怕,因为该队队员都非常勤奋练习,常常在武吉南眉通往丹绒米雅路旁的陀螺场练习。
这是张振华制作的小陀螺。(图:星洲日报)
制作陀螺
超过半世纪
张振华表示,除了武吉南眉队,马六甲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人玩陀螺,所以,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一直到2000年,陀螺在马六甲是很受欢迎的游戏,陀螺的需求量很高。
“因此,我开始制作陀螺,一做就超过半个世纪。”
他说,有不少人向他购买陀螺,也有新加坡学校带学生到位于马接翁武的厂,看他如何制作陀螺。
电脑“杀死”传统游戏
马六甲早年的陀螺兴盛时期会重临吗?张振华不看好!
他说,最主要的是年轻人都不爱玩陀螺,偏向电脑及智能手机,叫陀螺怎样回到以前的兴盛时期?
他直言,电脑确实“杀死”很多传统游戏,陀螺即是其中之一。
他表示,很多人对陀螺存有错误认知,觉得它是乡下人的游戏,其实,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玩陀螺,它是世界性的游戏。
他说,现在还是有人在玩陀螺,但是已不像当年那么兴盛,时下年轻人尤其是华裔子弟,都不再接触陀螺,更别说玩陀螺。
陀螺是好运动
对张振华而言,陀螺是很好的运动,从绑陀螺、站姿及打陀螺都需要一定的力气,而且全身上下都要动。
他表示,如今已88岁,身体依然很硬朗,与从小玩陀螺有很大的关系。
他说,玩陀螺可以广结善缘,认识很多不同阶层的朋友,又可以通过到处去玩陀螺而增广见闻,这不是电脑可以提供的乐趣。
张振华感叹马六甲玩陀螺的风气已衰退,但个人无能力振兴,叫他为之遗憾。
张振华是甲州少有的陀螺制作师父。(图: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