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0/09/2016
【编采手记】关丽玲·手机沟通整理术
作者: niki

某天一早醒来,打开手机,看到曾毓林把副刊整组人都纳入了在WhatsApp新开的群组,心里默默大喊“Ohno!”

这是两年多前的事了。无论是私事、公事,要学习如何与这些走进生活的网络简讯手机程式共处已经是大势所趋。

开通了部门工作群组,内容谈什么?有主任的交待、训话、提醒、版上内容该注意的错处、同事发的好文分享,甚至讨论起课题来,专题的拍板有时就是这样来的,当然少不了废话连篇的轻松时刻。

也因为这样,工作群组让人又爱又恨,有谁不喜欢聊?只怕聊着聊着,随时主管兴起说,就做这个题目吧!

在非常时期,手机群组是我们的对讲机。花踪和书展举行期间,同事们在群组里互相协调工作、问要不要打包午餐、通报停车位满了等。

现在一旦提到新设群组,必有人大喊:啊!太多group了吧!WhatsApp已经进阶到一个Project开一个Group了。原本只是个人之间的对话,惭惭地大家已经适应了手机里的社会,朋友聚餐、同学会、家里开饭都在群组里了…………

采访线上,记者约访和跟受访者的沟通,也上了WhatsApp。出差的话,邀请单位会设群组联系各家媒体的记者。

接受与否,在于个人心态和习惯,只要个人生活没有被打扰,多数人还是可以适度接受。不过,习惯了手机沟通,沟通上的乱子也出现了。不知不觉花很长时间打字、回复,过程不比会面谈更快,似乎忘了可以打电话这回事,死守着手机看到那则已读不回的小勾,不到眉睫都不肯摇个电话。

工作所需,我常要处理许多繁琐事务,沟通和协调免不了,简讯程式和电邮各方来,有阵子确实打乱了电子文件的管理,也考验起我的记忆力了。

我一向会把重要的电邮存档,方便找回之前的沟通细节。试过翻遍电邮、Skype、WhatsApp、脸书Messenger都找不到记录。后来WhatsApp有了网络版,更惨了,简讯不在简短,有3000字的稿、采访邀请函等等,要手刷超过两次看一篇东西实在考验耐心啊。

把重要的沟通存档,有时是想看看到底是我还是人家不记得,万一记忆力衰退我还可以及时正视问题。好吧,无可奈何之下就唯有输入关键字找找看。

来到脸书,工作上接触的人,第一次见面不是先交换名片,而是要求加脸书朋友。最近接触了一班透过社交媒体扩展人脉的企业家,没认识几分钟就加了几个朋友。初时不习惯,渐渐地也接受了。

严控脸书朋友人数这事,来到这个地步要删人或不加人有些难做了。手机叮叮咚咚的声音,也已经免疫了,就拥抱自媒体吧。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