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马】
柔佛文化人/陈再藩
比起建剧场,不如先培养大众习惯上剧场
新山贵为西马第二大城市,但展演空间上的缺乏,根本配不上“第二大城市”的名衔,至少槟城还有Penangpac。缺乏原因,是因为官方整个行政系统,民间对艺文空间需求的共识没有强烈出现。
新山对空间的管理和运作可说完全没有经验,新山表演空间能够改变,不外乎政府丶大企业和教育机构改革。
令我出乎意料的是,笨珍培群独中建了一座综合礼堂,可以演讲也能表演的空间。这让我们看见,虽然迟,虽然慢,虽然没有,但新山会慢慢开启一个新格局。因为这里那麽多的发展,迟早需要更多展演空间。
不过就像我说的,新山是一个边城,流动人口形成虚浮现象。不像吉隆坡,流动人口虽然很多,也很多外来人口,但扎根的中层阶级很多。这样的社会背景丶购买能力和需求,形成不一样的文化艺术生态。新山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在文化消费这一块赶上吉隆坡。
新山肯定需要一座剧场。就拿新加坡来说,他们有滨海艺术中心的剧院,传统音乐厅如维多利亚剧院,也有传统戏曲的牛车水人民剧院丶芽笼剧场等,可说是各类型的表演空间都有,而新山几乎都没有。
最近我在新山办第四届廿四节令鼓国际观摩会暨大马精英赛,租了室内体育场,搭舞台丶租灯光音响,花了整个制作费的40%。
不过,与其建一个理想中的剧场,我倒认为新山的社会生态还不够成熟,培养观众尚需要很长的时间,要让人们习惯上剧场,也分辨得出学校礼堂和剧场看演出的不同。
比如我办廿四节令鼓国际观摩会暨大马精英赛,第一届入场免费;第二届入门票卖10令吉,买了四千多张;第三届人们习惯看演出,才能够把票价提升。
文化肯定要付费,不付费是非常态,但现在不付费成了常态。我们还需要透过教育,建构全面的文化艺术生态。
陈再藩:文化肯定要付费,不付费是非常态,但现在不付费成了常态。(图:本报资料室)
新山舞武艺术/李劲松
“改装”剧场,增加开销
在新山,刚建的依斯干达经济特区(Iskandar)黑箱剧场是小型剧场。我曾经前往参观,百馀个观众席,不过舞台非常小,比较适合脱口秀丶延长或小型音乐会分享,无法满足所有类别的表演艺术。
严格来说,新山没有一个正规剧场。我们过去办演出直到现在,主要是“改装式”的剧场,将民族礼堂丶学校礼堂改装成适合演出的场地。比如新山旅游资讯中心,礼堂有梯级型的观众席,符合剧场需求,不过一般传统礼堂的舞台,因此我们改装————把舞台延伸出来,符合特定的表演需求。
但这样一来很花心思丶经费丶时间,特别是灯光和音响都需要外租,多了额外开销。
我们曾经在居銮中华二小演出,那里的表演厅比新山任何礼堂更符合演出空间。
马六甲的话,演出团体会选择在培风中学的礼堂演出。
马六甲英雄广场的360度大型环境剧场只提供给自己的演出项目《娘惹娘儿》,目前并不外租。
因为缺乏理想的场地,李劲松武艺坊把舞台搬到新山大街上演出。(图:李劲松提供)
(图:李劲松提供)
李劲松:新山没有一个正规剧场,过去办演出直到现在,主要是“改装式”的剧场。
【东马】
沙巴:SYNERGY舞蹈剧场丶婆罗舞蹈剧场艺术总监/刘伟义
没有现成剧场,每次演出都是一场考验
我的现代舞团及教室成果展一年有3次演出,主要在沙巴神学院剧场举行;职业舞团“婆罗舞蹈剧场”则巡回马来西亚,曾经在柔佛丶槟城丶吉打丶砂拉越及沙巴内陆地区巡回演出。
我不是很满意现有的沙巴表演艺术场地,主要原因是政府单位的租借都得冒着临时取消租借的风险。这个管理上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改善,那是因为国家对艺文活动机制不成熟所造成的。
在私人场地方面,由於没有现成剧场,每次演出前都得耗大量精力将多用途礼堂变成黑箱剧场,而且灯光音响都得外包处理,是时间丶金钱及精力上的大考验。
目前沙巴比较正式的官营表演场地有国家文化艺术局沙巴(JKKN)分局的剧场丶沙巴基金局(Yayasan Sabah)礼堂丶沙巴大学和沙巴美术馆的礼堂;私营则有沙巴神学院剧场丶客联大厦多用途礼堂。
我希望政府机构能够一视同仁,以公平丶公开租借剧场给演出单位,这将会是沙巴艺文圈子一大改进,建立起大家使用公家演出场地的信心;沙巴的私营剧场可说是没有,我本身将成立自己的小型黑箱剧场SYNAC(Synergy Art Center),希望能够有更大的自由及素质管理来创作更好的演出作品。
另外,沙巴政府拨款予私人公司办的计划————位於曙光商场(Suria Sabah)的黑箱剧场(Black Box),也预计在今年年尾完成。
我心中最理想的演出场地是像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那样多元的剧场及小型试验剧场。当然也鼓励政府单位开放像台湾华山艺文特区那样的地方,让人们管理及演出,一来可以保存地方特性,二来能制造更多平台给不同的艺文活动。
SYNERGY舞蹈剧场去年在沙巴神学院多用途礼堂举办“SYNERGYDANCE DELIGHT”是教室的成果展。(图:刘伟义提供)
沙巴神学院多用途礼堂。(图:刘伟义提供)
砂拉越:古晋佛教居士林属下蝉剧团团长/周达华
期许有一座专属舞台剧的巨型舞台
舞台剧在古晋乃是属於较冷门的艺术文化,不像雪隆一带那麽活跃,因此剧场在古晋也不多。目前比较适合舞台剧的演出场地,以政府机构隶属的礼堂为多,私营的就是一般演出舞台丶社团公会或学校礼堂。
蝉剧团是古晋唯一的非盈利中文剧团,成立於1999年,由国际着名导演,也是东马古晋土生土长的蔡明亮导演与古晋佛教居士林蔡明田共同创立。早前,蔡明亮导演会安排知名度演员丶导演,灯光技术和化妆造型师,或道具制作老师给学员培训。
我们每年都有小品演出,间隔一两年有大型演出。剧团学员大多上班族,他们都利用晚间进行剧团活动。最常租用的舞台场地是政府部门,或在社团的会所丶公共场地演出。
对剧场工作者而言,舞台是舞台剧演出的主要关键,因此基本舞台必须拥有广阔的舞台空间丶华丽的灯光丶优质音响,观众席尽量斜坡型。
古晋目前未有正规的剧院,我希望古晋人可以拥有一个专属舞台剧演出的巨型舞台,比如云顶的“世界舞台”或是国家剧院。
周达华:舞台剧在古晋属於较冷门的艺术文化,因此剧场也不多。(图:周达华提供)
五脚基表演艺术坊艺术总监/杨万豪
剧场等不到,转移重心培养新生代
古晋没有一个正式演出的剧场。外来的大型活动一般会搭临时舞台,或是租借州体育馆丶古晋婆罗洲会展中心(BCCK)。小型演出,一般会租酒店丶学校或师训学院的礼堂,州立法议会丶南市市政局丶伊斯兰资讯中心(IIC)礼堂,还有我们很喜欢的旧法庭表演场。
不过这些都是礼堂,不是正规的表演场,而且大多常年失修,或正在整修关闭中,大多时候都无法借租。另外,肯雅兰老戏院是过去学校表演团体租来演出的场地,可容纳三百馀人,目前也在整修中。
场地是本地表演艺术最大的问题,你想像没有一个设备齐全的剧场,每次演出都要找灯光丶音响,每次彩排都要花一笔钱。酒店的设备齐全,但租金很高,小型活动一般租不起。我们只能在非常有限的资源,想办法弄出一个适合演出的场地,比如做街头表演。
本地艺术团体要生存,只能依靠教学,演出门票几乎不能赚钱,大多是在亏钱。我们也请不起灯光师,都是自行处理灯光问题,但这样大大影响演出的品质。
我们当然希望古晋有像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KLPac)这样的综合表演空间,但要兴建剧场的消息都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等到天都亮了。
於是,我们只好把重心用来培养新生代,埋下艺术的种子,包括文化付费的习惯,让未来的人把古晋的文化艺术生态建立起来。
更多内容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