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传播的兹卡病毒存在已久,然而却被人类忽略其为害性,直到去年巴西爆发疫情,发现3000宗新生儿先天性小头畸形病例后,才揭开了兹卡病毒祸害胎儿的面纱。
防范胜于治疗,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了防范兹卡病毒的措施,特别是对怀孕妇女提出了忠告,避免怀孕期间出现任何的事端。
卢源来专科医院妇产科医生卢宣威接受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专访时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日前公布兹卡病毒的防范措施,献议妇女在怀孕期间须加倍自我保护,避免遭因蚊子叮咬而感染兹卡病毒,其中白天是最危险的时期,因为传播兹卡病毒的蚊子在白天攻击力最盛,但是晚上也会叮咬。
避免与疫区回来伴侣有性行为
防范蚊子叮咬的方法,第一是使用驱虫剂,为防蚊效率最高,第二是覆盖皮肤,如穿长袖衬衫及长裤,多一层的保护作用,第三是对家居环境采取防蚊措施,如使用纱窗和纱门、打开冷气空调,还有清除盛器的积水,毁掉蚊虫滋长的温床。
卢宣威说,更重是由于兹卡病毒会透过精液传染,因此,孕妇尽量避免与在疫区回来的性伴侣发生性行为,不然就在行房时使用安全套。
仅10至15%症状明显
兹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infection)是由兹卡病毒(Zika virus)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经由蚊子叮咬传播,过去人类感染兹卡病毒病例的鲜少报道,而对此病毒情况陌生。
卢宣威说,感染兹卡病毒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及关节酸痛等,仅有10至15%民众的症状明显,大部份是无知觉的痊愈,或者医药界是以骨痛热症、基孔肯雅热、麻疹及风疹等疾病诊断,而无对兹卡病毒展开研究及确定。
他说,去年3月2日,巴西东北部爆发一种神秘的传染病,并迅速蔓延,从2至4月发现约有7000宗的病例,医生仍无怀疑是兹卡病毒,而以骨痛热症、基孔肯雅热、麻疹及风疹等测试呈阴性而无结果。
眼睛红丝及出现皮疹为兹卡病毒侵入的症状。(图:星洲日报)
病毒侵犯神经系统致肌肉无力
卢宣威说,去年5月7日,巴西国家试验室证实是兹卡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疫区,其中49人因兹卡病毒而患上暂时性瘫痪症,即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syndrome),这是由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所致,使肌肉无力,胳膊和腿酸麻,以及呼吸肌受到影响等。
他指出,去年12月杪,巴西发现3000宗新生儿先天性小头畸形病例,大部份是发生在巴西的疫区内,延至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方宣布,兹卡病毒所造成新生儿先天性小头畸形病及格林─巴利综合征。
患上先天性小头畸形的新生儿症状主要有头颅小、脑发育不正常、神经系统的细胞遭病毒侵入而死亡、抽筋、吞咽困难、视觉障碍、面部比例异常、钙化与脑液体增加等。
使用扫描器观察胎头颅的发育成长,确保头颅成长正常。(图:星洲日报)
孕妇应验血确保无染兹卡
卢宣威建议,鉴于兹卡病毒对孕妇祸害无穷,爆发疫情时特别是我国已发现病例,而孕妇须作好严密的防范措施,首先是孕妇须接受血液的检查,以确保体内无兹卡的病毒,其次是须观察胎儿头颅的成长情况,确定正常成长。
他说,第三是若丈夫从疫区返家,包括现今病毒蔓延迅速的新加坡,在行房时须采用安全套为期两个月,或者暂时停止性行为,确保孕妇的安全。第四是妇女从疫区回来,最好避孕6个月,最后是加强个人免疫力是对抗病毒入侵最好的防范措施,预防胜于治疗。
兹卡病毒是源自非洲中部的乌干达兹卡地区,而以兹卡命名。(图: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