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5/10/2016
传统vs现代·筝相高飞
作者: niki

早期的风筝并不像如今的轻巧,而是沉重的竹鹞或木鹞,随着造纸技术的发明,为风筝带来了变革,这种更轻的纸风筝,称为“纸鸢”。在全唐盛日,四海升平,一直被用於军事上的纸鸢,随着传统节日清明的兴起,开始向民间娱乐转型,逐渐成为娱乐的玩具。

国宝级风筝师傅朱索

马来西亚的传统风筝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的马来风筝由风筝师傅纯手工制作,除了最具代表性的“月亮风筝”,传统风筝造型灵感多来自动物,此外还有一种称为“wau jala budi”的风筝,其圆润的线条据说是象徵女性的身体。

在吉兰丹,朱索(Shafie Bin Jusoh)可说是国宝级的马来风筝老师傅。年轻时的他热爱马来风筝,因此辍学学习风筝制作。他的风筝工作室就在往月光沙滩(Pantai Cahaya Bulan)的路上,瘦小的他几乎每日都窝在里头埋首制作风筝。把风筝视为生活的他笑说,只要一天不做风筝就会觉得不自在。

朱索打从小学开始就喜欢风筝,10岁时经常和朋友在草场放风筝,因为兴趣且热爱马来传统风筝,他首先是从观察别人放风筝来自学扎制风筝,然後出售。由於当时家境不好,这项兴趣能够增加家里的收入,让他很高兴,同时送了父亲一个小型风筝,父亲还因此爱上玩风筝。

当时,他一边比赛一边制作风筝。22岁时,两个外国游客看到他玩风筝的技术和制作的风筝,很是欣赏,还特地跟他订制,他因而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开始接客制风筝订单,一直到30岁,我国许多大企业和政府部门纷纷向他订购风筝。

马来传统风筝(Wau)有摆饰和可飞上空两种,这两种风筝的制作都是他的强项,除了赢得很多奖项,获得国家的奖章表扬外,他还带着自己的作品到各国参赛,以及示范放风筝。他也到过澳洲丶德国丶马尔代夫丶日本等去参展,有一次到巴黎参加展览时,随行带去的30只风筝在展览中迅速一扫而空。

从事风筝制作五十馀年,他制作的月亮风筝最具特色,“弧度要够圆,翅膀必须左右对称,这是从50仙硬币而来的概念。”他微笑说,数十年来,他做的每一只风筝,那些缕空的图案都是自创,不曾抄袭他人图案,即便是客人从别人的风筝看到喜欢的图案设计,若要求他临摹,他也不会顺应要求,“因为风筝是艺术,我必须尊重别人的创意,并且需要有自己的独特性。”这是他的坚持。

朱索在工作室做风筝时,若前往观赏的人不主动说话,他就沉醉在做风筝的时光中,问他年轻时是否想过干其他活儿,他不假思索地说:“我不想做其他工作,我只喜欢做风筝。我做过最大的风筝是30呎,1个月就完成了。”

客制的马来传统风筝,是由客人提供设计,甚麽形状都有,他从草席底下拿出客人的设计图说,风筝可收藏35年,不是所有人做的风筝都可以飞上空中,因为骨架太软和太硬都不行,“tak makan angin。”

每个道地的吉兰丹人都会放风筝,而且“Anak Kelantan”或多或少都懂得做马来传统风筝,即使不玩风筝的,也会在家里以风筝装饰,因为图案看人让人心情愉快。


朱索在测试风筝骨架的柔韧度与平衡感。(图:李秀华提供)


马来传统风筝讲求手艺,一只风筝的诞生,全靠手工完成。(图:李秀华提供)


马来传统风筝讲求手艺,一只风筝的诞生,全靠手工完成。(图:李秀华提供)


往月光沙滩路上的红色锌板小屋,就是朱索的风筝工作室,平日皆开放给游客参观。(图:李秀华提供)

现代风筝工艺大师谭新波

与马来传统风筝相比,现代风筝是在传统风筝基础上创新而来的。现代风筝由中国潍坊制造,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普及於山东各地的一种玩具,尤以潍坊为盛,因而又名“鸢都”,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就设在潍坊风筝博物馆。

潍坊也是中国的风筝之乡,制作历史悠久,属中国三大风筝派系之一,与京丶津风筝齐名鼎立,享誉中外。

中国潍坊风筝产业协会副会长谭新波在吉兰丹国际风筝节上展示了设计新颖的中国风筝,举头望向蓝天白云,八爪鱼丶大熊丶鲸鱼等五花八门的风筝皆在天上飞。今年是他第10次参与,他解说,中国的风筝特色是在继承传统风筝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引导世界风筝的潮流。“这几个风筝来自大梁,八爪鱼来自山东潍坊,这次我们从中国带来了109个大型风筝,每一天都有不同类型的风筝展示。”他指着上空的风筝介绍道。

皮肤黝黑的谭新波套上护手袜後,乍看之下仿如文身。他认为格丁沙滩特别适合放风筝,因为那里的风非常柔和,而且环境空旷。中国人喜欢放风筝,每年在中国的每个城市都会举办国际风筝节,被称为“世界风筝都”的山东潍坊,其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相传有位姓陈的哑巴艺人扎得风筝新颖好看,放得又高又稳,远近闻名。这时,清明节前後竞放风筝也成了当地的踏春风俗。

作为中国的代表队来到吉兰丹国际风筝节,他可说是风筝界无人不晓的,因为他在潍坊是现代风筝的第一人,每年必定将最新款式风筝带到马来西亚的风筝节。

“马来西亚的马来传统风筝确实很漂亮,但是有局限。马来传统风筝用风筝纸和竹子来制作,大风也可以飞得起来,但是风筝容易断裂,携带和展示都不方便。”因此他在这基础上用新材料改进,做出没有支架的风筝,即使面积达32平方米的风筝,也能飞上天空。

谭新波出生於风筝世家,祖上并不出名,但成年後他仍然选择以扎制风筝来谋生。当时候的潍坊,扎制传统风筝的匠师很多,但现代风筝的生产却是空白的。1998年,一个台湾商人的出现为他创下了名堂,那时候台湾人知道潍坊没有现代风筝後感到很遗憾,於是翌年他就转行做起了现代风筝,并且在2002年成立潍坊凯旋风筝有限公司。

由於没有支架的风筝便於携带,所以他能够带着它们走遍大半个地球,点缀异国的天空。

“在中国,我们的上两代从小开始就喜欢玩风筝,旧时的风筝以木来做架构。我们在河边放,称为沙滩风筝。潍坊的市民一到清明节就家家户户放风筝,因为那时的风最好,气温又宜人。”他说,潍坊是一个小城市,通过举办33届的国际风筝节,现在成了世界闻名的城市,带动了风筝产业丶当地经济和加强副产品企业之余,也让国外的队伍看见了潍坊的风筝技术,就算是民间的风筝也做得很好。

现代风筝的比赛以漂亮丶设计丶尺寸最大来评分。他指向黑白绿三色,身上长满刺的“滚地龙”解说,这款风筝强调气氛,让人看了不自觉地要去触摸,由於造型漂亮丶奇特,特别让小孩惊喜。滚地龙的尺寸有大有小,在吉兰丹国际风筝节上的是小号,直径5米,大号则是直径30米。“放风筝的目的是为了互动,让所有人开心及锻炼身体,放开电子产品走出来活动。”他笑说。

谭新波6岁开始玩风筝,传统风筝还在生产,但已缺乏市场需求,大都数都作为摆设用途,他认为,风筝不在天上飞它就没有价值了。


谭新波:风筝带给我经济效益,我的身体也强壮了,毕竟放风筝在潍坊是一个体育项目。(图:李秀华提供)


与谭新波一同来吉兰丹国际风筝节参与比赛的伙伴,对现场百花齐放的风筝感到雀跃。(图:李秀华提供)


现代风筝是潍坊的骄傲,7只风筝轻巧耀眼,在空中系成一线,点缀了晴空。(图:李秀华提供)

更多内容请点击:

【相關新聞請點:Wau!风起了,放风筝去】

【相關新聞請點:Wau马来传统风筝!好的风筝,必须轻巧美丽】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