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7/10/2016
字以为市(三之一)·老招牌,书写街头字艺
作者: niki

茨厂街仿佛是一本泛黄脱页的史书,我们为它镌刻了百年历史标志,但还是敌不过岁月的风化,慢慢地变薄,字迹也逐渐模糊。一些地标建筑、古迹早已换上新装,无法辨认昔日模样,只存在街坊记忆无限缅怀。

然而当你转进老街屋的“五脚基”,会偶然发现与当地华人先辈有密切关系的物件,那就是悬挂在老店门楣上的传统书法招牌。

书法招牌可谓承载当年祖辈南来所注入的情怀,曾为繁华的街道注入不少生气,更是商业蓬勃发展的象征。如今新颖的广告招牌四处林立,传统书法招牌也所剩无几。

唯一不变的是书法招牌拥有的特殊美学,以及其时代特色和文化意义。我们已回不去那个时代,不妨珍惜眼前所看见的,去欣赏及聆听这些字迹背后的故事。

谈到书法招牌,不得不谈贸易活动,一个城市地区发展与市集有密切关系。1870年代,吉隆坡开拓者甲必丹叶亚来在现今的旧市场广场(Old Market Square)位置,建立了最早的传统市场,汇集了许多商号在市场外围发展,从杂货行、药材店、面摊,应有尽有。

随着叶亚来逝世,英殖民政府在1888年征收了这片土地,在现今的中央艺术坊位置,打造了吉隆坡中央市场,让整个发展版图往茨厂街移动,从而带动当地经济脉络。

不过,书法招牌的历史得追溯中国移民来马的时期。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说,早在1857年,中国移民来马落地生根时,就试图运用书法招牌、堂号,保存自身传统文化。

跟随资深文史工作者陈亚才的脚步,走在拥有百年历史厚度的茨厂街上,步伐很慢。我们静心欣赏,时而伫立在店铺前仔细端详招牌上书写者名字,时而走进店里与业主攀谈,希望能藉由丝丝信息去拼凑这条老街的招牌故事。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茨厂街还存有值得欣赏的遗迹,那就是英殖民时期留下的两层楼老街屋和5尺宽的“五脚基”。回想那年代,交通并不发达,民众步行为主,建筑外除了悬挂大型竖式招牌、横式招牌,门楣上也会有较小的书法招牌,让走进“五脚基”遮荫的人可以看见商号。

老街屋的建筑空间分配非常简单,楼下多数是商店,楼上则出租或自住。直至后期人口开始往外迁徙,外来移民入驻,许多楼上都变成储存室。当年的商家非常善用空间,由于这个特质,一栋建筑物可以同时有竖招牌、横式招牌和柱子招牌,如同1960年的建发药行,当时还拥有写上商号的面包车送货,可谓十分风光。

谈到柱子招牌,陈亚才补充,早在1920年代已有这种建筑风格,是颇为普遍的装饰艺术。不过,柱子招牌并不只刻上商号,若稍有留意,苏丹街有一对石柱子就分别写着“诚济药行”及“程寿龄医师”,陈亚才认为,普通药行的老板会身兼医师,但诚济药行却很特别,拥有驻诊医师。


吉隆坡广东义山旧大伯公庙上面的“人杰地灵”匾额由黄实卿题字。(图:陈亚才提供)


陈亚才说,书法可以显示一名书法家的文化素养和文采,特别是对联,都会强调用书法来写。图为关帝庙内对联。(图:星洲日报)


吉隆坡广东义山的雪兰莪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由书法家李达庭题字。(图:陈亚才提供)


极力维护历史古迹文化的陈亚才说,书法招牌是一种时代的文化特色。(图:星洲日报)

书法招牌如店之衣冠

字为人之衣冠,古人认为写得一手好字,象征着高尚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态度。书法招牌可说是店之衣冠,因而店家对招牌慎重其事,希望能藉书法招牌提高形象,丝毫不马虎。

“书法代表文化素养和文采,很多时候一些店家会请同乡写招牌,以表示自己的同乡有人才。当然也有人找名家写,这也是一个常见的情况。”陈亚才说,当时著名书法家如李达庭、黄实卿、黄国彬、董起庚等都在茨厂街留下不少笔迹,替很多商店、会馆的招牌题字。部份书法家也热衷于社会活动,例如黄国彬活跃于广东会馆,李达庭则是人镜白话慈善剧社的会员。

会馆理事也常邀请资深书法家题字。陈亚才认为,这无疑也是一种双赢局面,会馆借助名家声望展现会馆的形象和文化涵养,书法家也可以借助招牌题字让书法流传得更久。

除了为商店招牌题字,这些书法家也为许多宗祠会馆题字,如李达庭作品包括“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积善堂”、“广东会馆大厦”、“中华施诊所”。黄实卿的作品有广东义山旧大伯公庙的“人杰地灵”、“坤成女学校”、“雪兰莪潮州八邑会馆”等等。然而部份建筑物已被拆除,这些具历史价值意义的书法作品也就化为乌有。


位于谐街的大光五金商行,门楣上的“大光”两个字体苍劲有力,其第二代接班人李卓立(62岁)说,这个招牌已有71年历史,不过这间店则有超过百年历史。(图:星洲日报)


位于谐街的大光五金商行,门楣上的“大光”两个字体苍劲有力,其第二代接班人李卓立(62岁)说,这个招牌已有71年历史,不过这间店则有超过百年历史。(图:星洲日报)


走在茨厂街上,如果仔细观察一些店铺招牌,会发现许多书法招牌由书法家黄实卿所题。

传统与新潮的角力

一幅书法作品需要书法家落款盖章才算完整。陈亚才说,一些招牌也会“压角印”,取个好意头,例如位于汉惹拔路(Jalan Hang Jebat)传承三代的邝福荣洋服店,招牌上就有“生财”、“旺相”的吉利话语。

书法招牌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但随着科技和印刷技术普及化,许多业主为了方便而摒弃书法招牌,进而演变成新颖招牌,包括霓虹灯招牌、造型招牌。从笔墨饱满的书法字体,变成单调无个性的电脑印刷体。

“对我而言,书法和印刷体,后者显得很生硬,少了墨韵和书法味道。印刷体虽然整齐,但始终少了书法韵味。”

这场传统与新潮之间的角力,书法招牌始终是输家,发展洪流吞噬老店后,门楣上的招牌也会跟着消失。


1930年代,当年的中央艺术坊是一个大巴刹,大约有600个摊位,而且华裔摊贩居多。

【人镜慈善白话剧社】

位于苏丹街与汉惹拔路(Jalan Hang Jebat)交界处的人镜慈善白话剧社成立于1920年,壁上剧社的名字是由著名书法家李达庭所写。

据剧社总务伍锡荣所说,茨厂街开埠以来就成为华人聚集地,许多南来移民漂泊过海,来到这里落地生根,用书法写招牌就像是一种传统做法,传承中华文化。

当时人镜慈善白话剧社是一个文艺殿堂,聚集了许多爱好文学者、书法家、画家。

当时李达庭就是其中一员。据伍锡荣所说,创社时,李达庭主动为话剧社的墙壁上题字。


(图:星洲日报)

老招牌越久越好

建源茶行有限公司的第二代掌舵人许金龙(70岁)说,那个年代街上的店铺都是书写招牌,并不出奇。谈到茶行的创办历史,他说,其父亲当时和十多位中国同乡合股开这间茶庄,取店名通常会和自己名字有关联,后来他们经过讨论就选了“建源”。1945年,建源茶庄正式在茨厂街尾成立。

许金龙说,这个招牌是由当时著名书法家黄实卿所写,而那时制作招牌的人不多,黄实卿是其中一位。他就一手包办,从书写、选材、刻模和制成招牌。

“当时写招牌的人也不一定是书法家,只要能够写得一手好字就可以了。”

他说,那个年代人可以说精通书法,其中有一幕,他看见有人写布条,那人就将布条铺在地上,无需事前量位,蘸了墨直接挥毫,而且位置刚刚好,不多也不少。

从事批发茶叶的建源茶庄在70年代易名建源茶行有限公司,但许金龙依然保留“建源茶庄”的招牌,他认为招牌越久越好,就好像一种信誉象征,且对他而言有很大的纪念价值。

如果仔细看,建源茶行店内有许多贴上茶叶品种名字的茶罐,许金龙说,以前这些贴纸也是用书法字体,后来为了方便才渐渐使用电脑字。

他说,以前有一位广西会馆会长覃先生,写得一手好字,当时就请他提笔,将这些茶名写在红纸上,然后贴在茶罐外面。“当时不是写一次,写两三次以上才行。不过现在都是用电脑字,印出来贴上去就很方便。”

虽然电脑字很工整,但他看久了始终觉得少了一点韵味。


(图:星洲日报)


许金龙。(图:星洲日报)

【字以为市(三之一)·老招牌,书写街头字艺】

【字以为市(三之二)·招牌文化背后的灵魂】

【字以为市(三之三)·沉稳有力招牌字才好看】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