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7/10/2016
字以为市(三之二)·招牌文化背后的灵魂
作者: niki

二三十年代,茨厂街是全吉隆坡最热闹的街道,也是市区主要的交通要道。当时市区正中心在现今中央艺术坊、仙四师爷庙那一带。商人若要到马六甲采购,茨厂街是去火车站的必经之路,加上中央市场、饮食中心,更促使茨厂街迅速繁华起来。

当商业文化开始活络,周遭开始有五金、锡米、家私、米商、布庄等商店出现,书法招牌自然也会高挂在建筑物之上,成为建筑设计的一部份。从柱子招牌、悬挂在二楼的竖招牌,让人从远处一目了然。

UCSI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张集强认为,对比书法招牌和现在的招牌,前者有一种身份象征和荣耀;后者仅纯然商业目的。认真解读书法招牌,其实拥有多层意义,包括身份显现、地位及对方的社会人际脉络。

“最早的、最简单的招牌写在布上,属于流动性的招牌,关店了以后可把布收起来,等同于现在横幅。”

早期一些摊贩会在茨厂街边叫卖,并不一定会有招牌,也没有经济能力去租一间店。

张集强指,“如果有能力开店了,就会很慎重,字体也不能太丑。

若自己不认识书法家,就会委托广告商,给个红包请他找人写。”

过去华人社会对书法有一分执着,存有一种文化根源的认同感,如写字或赠字在华人文化传统里是一分厚重的礼物。倘若书写者是一名书法家及拥有社会地位,其赠送的书法或招牌就更显珍贵。所以,求书法者的人际关系和脉络也很重要。

“你看苏丹街的‘杂货行’,那3个字是由国民党主席林森所写。对方可能写信要求他题字。写信者的身份也凸显与林森有很密切的关系。”

张集强解释,“那时华人还是心向中国,任何政局变动会很敏感。因此加以揣测,‘杂货行’为何找林森来写,当中也可能包含这样的原因,其中成员也可能是国民党支持者。这个招牌背后就有一个较为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

手写招牌也不局限于中文招牌上,张集强说,早期在欧洲也有手写招牌,甚至在怡保看到一间“U.S.Peter”裁缝店,其招牌是美丽的手写字。因而可以推测出,过去招牌有可能是手写的。


这些都是在茨厂街一带可以看得见的书法招牌。(图:星洲日报)

广告招牌的演变

茨厂街最早的交通工具有牛车、马车、人力车,再不然靠走路抵达目的地。“当年以行人为主,大多数人行走在‘五脚基’里,可以阅读的视觉范围就停留在‘五脚基’里面。”从而让业者利用“五脚基”有限的空间去创造更大的广告效果,即柱子、门楣上、木帘、悬挂横式招牌,丰富行人的阅读内容。

熟悉建筑物构造的张集强指出,以前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非常重要,毕竟没有冷气、电灯,只能依靠窗户让自然光进来。因而不能有大量广告招牌遮挡建筑物的外表。他说,旧时广告招牌很细致及有美感,如今大部份广告牌是配合驾驶者的开车速度,广告必须显眼、鲜艳和瞩目,用大量彩色、面积和图像去达致效果。

他举例,香港九龙不正是有很多铺天盖地式的广告招牌吗?其实就是要针对“叮叮车”(有轨电车)的乘客。“他们设计招牌就会考虑对象的视觉水平。香港是高度密集的城市,越高的招牌面积就越大,就是要抓住居民的视觉眼光,坐在巴士上看到那些招牌就会觉得震撼。”

回到茨厂街,我国政府在2004年为茨厂街加盖遮棚,并重新规划摊贩位子,“在之前车子还能开进来时,招牌的面积就如同一般街道所看到的。遮棚出现后,只允许行人和小贩行走,招牌的设计也倾向小一些。”张集强补充,对于采光和通风问题,茨厂街部份大楼早已改用冷气,并不成问题。


追溯回华人文化传统,张集强指,写书法或赠字是一件厚礼。如果撰写的人有社会地位,本身又是书法家,所赠送的东西可说无价。(摄影:本报黄冰冰)

慢,是未来的生活态度

文化本身就是提炼的成品,很多人当时都在悬挂书法招牌,这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你也可以说电脑字招牌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快速、消费主义的文化现象,艺术价值没那么高。”张集强反问,电脑字招牌大都缺少了文化元素,相比保存书法招牌,这些招牌又有何意义?

当询问书法招牌会否逐渐消失,他却持乐观态度,认为在消费主义的时代,越来越多人去做相反的事,例如欣赏手冲咖啡、手工蛋糕,打造一种慢活态度,书法招牌也许能找到知音。

“去旅行时,我有时也会去拍手写广告。早期,只要是人可以行走的路径,只要可以捉住你视觉的地方都会放招牌,包括地板。例如怡保,五脚基内会看到用马赛克拼贴,或趁水泥未干之前手绘商标,还有竹帘都会画上不同商品的广告,竭尽所能捉住行人的眼光。你去加影时,一些建筑物侧墙的山墙都会写上字、绘图。过去的广告不像现在这么速成,制作者会慢下来思考如何呈现更好的成品,让广告变得很耐看,有种艺术的美。”


1960年的建发药行非常善于利用空间,一栋建筑物可以同时有竖招牌、横式招牌和柱子招牌。当时他们还拥有写上商号的面包车送货,可谓十分风光。


1960年的建发药行非常善于利用空间,一栋建筑物可以同时有竖招牌、横式招牌和柱子招牌。当时他们还拥有写上商号的面包车送货,可谓十分风光。

书法招牌消失?

每个时代所做的事代表了当时的价值观。书法招牌当时是一种群众文化,无法刻意制造出来,除非变成法令。

张集强忍不住预测:以后招牌会不会越来越小?以往需要靠招牌引人注目,往后用卫星定位寻找商店时,还需要依赖招牌吗?

“现在很多华人经营的商店不太重视中文字,都会用英文字母取店名。现在书法家还是很多,只是书法的应用价值就会少了些,更多在于美术欣赏的价值。”

但他相信不久后,会有人重新找回这些书法招牌的价值。

【国民党主席题字】

烈日当空下,仔细留意位于苏丹街的背包客旅馆Grocer\'s Inn,把视线往上移,就会看见“杂货行”3个字。楼顶上有“民国贰拾年”字样,即成立于1931年,至今已有85年历史。按照陈亚才所言,商家非常重视商业招牌,对题字者的身份也很讲究。因此,当时许多商家会请书法家或擅长写书法的同乡题字,择吉日再悬挂招牌。

据知,“杂货行”3字是由当年国民党主席林森所写。此举有可能商家本身或他请有分量的朋友写信向林森求字,显示了其身份与林森有很密切关系,更彰显了这名商家拥有一定地位与广宽的人脉。


(图:星洲日报)


(图:星洲日报)

两个招牌的互映

位于茨厂街尾的联华皮料贸易公司在当地屹立近54年,不过稍微仔细一看,店面上还挂着一幅黑漆漆、残旧的“永华公司”招牌。第二代掌舵人之一何成基(66岁)说,永华公司在50年代是一家脚车店,老板是新加坡人。后来不知何故停业,就将店面一分为二,联华就租下半爿店做鞋子皮料,另半爿是摩哆店。摩哆店老板在2000年搬离,联华就租下整间店面。

何成基说,“当时做商店招牌不会太贵,大约几十块到百多块。1962年到1980年之间都不用给招牌税,后来市议会改了条例,他们1981年才去申请。”

另一名掌舵人何成财(65岁)说,这间店其实已有百年历史,他们当时也并非向真正店主租。1962年,父亲向第二手租户租下店面做生意,租户就住在楼上。直到2000年才正式买下店面。当询问为何不拆下“永华公司”招牌,他说,放了这么久都不曾想过拆下来,它已经是店面的一部份。

何成基补充,这招牌就是一个古董,见证了这间店的历史。


(图:星洲日报)

【字以为市(三之一)·老招牌,书写街头字艺】

【字以为市(三之二)·招牌文化背后的灵魂】

【字以为市(三之三)·沉稳有力招牌字才好看】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