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一项纪录:警方在一系列除暴行动中,打击了一群为数60人的臭名昭著严重犯罪分子,当中包括5名拿督和1名拿督斯里,他们都是政党基层人物。
一个称为“360德温”的私会党,涉嫌多宗谋杀、贩毒、偷窃名贵汽车和绑架,拥有最多拿督头衔的领袖。
拿督斯里级人物是属于另一个“24”党,他在其中一次行动中,连同另外22人被扣留。
去年12月,一名被称为拿督M的私会党领袖在槟城大桥上被其同车保镳开鎗打死。那位拿督是新邦令金扣留中心的扣留犯。
命案发生隔天,网上广泛流传一则短片,一名全身纹身的男人在那名拿督的灵堂前被一班相信是私会党徒的人士暴打。
上星期,反贪会展开一系列逮捕行动,多名拿督被逮捕和提控。我国现有的公务员人数之庞大是世界上数一数二,很快的我国又将成为最多人拥有头衔的国家。
如果我们没有小心处理,我国很可能也成为最多拥有头衔犯罪分子的国家。
那些获颁赐拿督勋衔者的年纪越来越小,有者甚至不到30岁,这令人不禁会问,这些年轻人到底为社会贡献了甚么?竟然有资格获颁勋衔?
去年10月,新加坡《海峡时报》显著报道,一名年轻人成为我国最年轻的“拿督”。
该报刊登的相关照片被广为分享,照片中一名年轻人穿着礼服在挤满人群的册封仪式等候室内留影,图片说明“马来西亚最年轻拿督…………19岁。”
有报道这则新闻的大马媒体并无法证实那年轻拿督的年龄。没有人否认这篇新闻的真实性,甚至没有质疑照片中的人,他可能实际上比他看起来更年长。
无论这些勋衔来自哪个州,许多马来西亚人的确应该得到王室的认可,因为他们为社会做了贡献。
其中一两个州,尤其是彭亨似乎最为大方授予勋衔,而其他州如雪州、柔佛、霹雳、砂拉越和吉兰丹则更为严谨。
雪州宪法规定每年最多只能颁授40个拿督勋衔。
雪州苏丹殿下设下更严格的条件,包括须至少45岁以上才可以被授予拿督,以限制受封人数,并且维护有关头衔的形象和尊严。
至于柔佛苏丹殿下曾经公开表示不满,殿下讽刺说:“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你抛一个石头,必会打中一个拿督,而那石头弹起,又会打中另一个拿督。”殿下确切的指出马来西亚极可能成为拥有最多头衔人士的国家的危险。
虽然越来越多人拥有拿督头衔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问题,马来西亚人更关心的是涉嫌犯罪的拿督人数。
某个拿督手上有明显纹身,据称是描绘他对帮派的忠诚的图片,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流传。
国人要问的问题是,王室是否会将潜在的授勋者姓名和背景先提交警方审查,然后才授予他们头衔。这是雪州苏丹的做法。如果每一个州都这样处理,那么犯罪分子就不会被授予头衔了。
我完全肯定警方这方面的能力。他们一定会按要求严格审查有关人士的背景。
但马来西亚现在发生的事情也反映了我们人民对头衔、荣誉,甚至假博士的迷恋。
前副首相敦嘉化峇峇直到退休都只是称为先生,没有任何其他的头衔。
独立后东姑阿都拉曼组织的第一支内阁,15名阁员中只有5人是拿督。
当时的财政部长陈修信只是太平绅士,这个头衔受到共和联邦国家承认。
槟州首任首席部长已故王保尼到退休都没有任何头衔,之后才被封为丹斯里。另一位是已故民政党前主席林苍祐医生退休时才获授予敦。
简单来说,以前一切从简,无论是颁予勋衔及其他名衔,都得经过适当的过程。不像今天。
今天拿督有很多种:拿督斯里、拿督巴杜卡、拿督威位和拿督伯丁宜(视州属而定),令人混淆,即使媒体也一样无所适从。
现在许多有头衔者一再提醒媒体必须正确使用他们的头衔。我只能想像如果媒体在头衔上出错并且令一些人不满,会有多少的纠正工作必须去处理。
在1970年代,媒体决定统一规范所有的“拿督”称呼。
在称呼一个人的头衔时,不可能检查每一个勋衔或将之预先定义。
记者不会问警方犯罪分子从哪取得拿督头衔。我们也不会在一个拿督级犯罪分子被拷上法庭时追问他,“你是从哪里获取拿督的?”
除了汶莱,只有马来西亚的媒体必须在报道中提一个人的头衔。
英国媒体只会在报道中称呼被授予“爵士”者的人士。
我们不能只怪王室导致拿督人数大幅增加。大马人甚至想尽办法去买一个头衔,包括通过假的管道。
但是,这些头衔不得赐予任何有犯罪记录的人,否则会变得荒谬或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