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02/2017
练珊恩‧对社交媒体新闻的依赖
作者: bslim

阿兹敏指有资深部长辞职丶羽球一哥李宗伟与羽总技术总监的争执丶猪毛漆刷风波丶汽油涨价…………每当社会爆发争议性课题,社交媒体上总是沸沸扬扬。不管是首相的脸书贴文,还是新闻媒体机构所发的新闻贴子,我们都不难看见网民最及时的想法,这其中包括了“赞”丶“愤怒”丶“好笑”等表情符号及文字上的意见表达。有时贴文被“愤怒”表情轰炸,有时被一面倒的留言洗版,让人不禁觉得网民的留言比新闻内容有趣多了。

在网络普及化之前,政治人物与人民的交流以及新闻媒体的传播都处於不平等状态。这是因为话语权掌握在媒体手上,而基於种种原因,媒体传达官方声音甚於人民心声,以致民意无法直接且完整地上传。直到网络及社交媒体的出现,“少数人掌握传播能力”的固有定律才被打破。

然而,这现象是否让民众接受资讯的范围变得更广丶大众舆论变得更多元了呢?

现今新闻媒体拥有脸书帐号已是必然趋势,再加上不断涌现的新闻及五花八门的资讯网站形成强烈的竞争氛围,以致如何在海量资讯中迅速争夺网民眼球及引发讨论成为了脸书管理人在意的要素,进而使筛选新闻丶图片配制与打标题等过程出现了网民口味导向的现象。

所谓的“网民口味导向”就是以迎合网民资讯胃口为发贴的目的之一。这现象没有对或不对,只是现今社交媒体的生态罢了。趣味性及冲突感强是引起关注的不二法则,就如在生活中看见好玩的事丶有人打架就会不自觉被吸引过去一样。

网媒为了在资讯竞争中突围,免不了将新闻情绪化或故事化,同时也放弃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相对严肃的内容。如此一来,长时间且大幅度依赖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资讯的网民,就如同把自己的脑袋交给别人去决定该输入甚麽的资料一样。

过度甚至完全依赖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资讯的情况令人担忧,尤其脸书系统会根据使用者按赞丶点击等行为进行演算,以便更容易接触到与自己意识形态相近的内容。

当相近立场的声音像在回音室里不断重复出现时,大家就会认为所接触到的资讯就是事情的全部,使认知渐趋狭隘。因此,在如今资讯随手可得的环境下,更应接触多元管道及立场的资讯,如了解不同族群所发生的事及看法以扩大视野丶培养分析与思辨的能力。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