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工厂建于1875年,是日本积极向西方取经的年代。札幌工厂目前的位置是当时的公共公园Aoyama。发展最初的本意并不是要酿啤酒的,而是想要在北海道这一块新开拓的土地上,尝试栽培欧洲农作。由于北海道气候寒冷,这一个建议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支持。Seibei Nakagawa,一位曾留学德国学习啤酒酿造技术的工程师,意识到啤酒酿造过程中需要的大量冰块,正是北海道不用钱买的原料,于是向政府提出反建议,促成了札幌工厂的诞生。
札幌啤酒一下席卷了日本市场,从木构建筑出身而演化为今天的红砖建筑,札幌工厂成为日本啤酒的圣地。生意如此好,1989年惠庭市新的工厂设施取代了这里。而这里布满历史痕迹的红砖瓦、透明玻璃中庭,和6大建筑体之间的曲折小道和广场,为160家店铺设了场景,还带进了工艺品。在艺术园地,集合98位手作艺术家在这里提供不一样的购物感受。烟囱广场和啤酒博物馆与品尝新酿啤酒的活动成了这里最大的卖点。一座工业的废地在发展中找到了新的定位。
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工业的退出,使得八打灵的柯达工厂、英美烟酒厂等等都成了这个城市中的工业废弃地,在内城里默默地舔伤口。在马来西亚,这些见证了人类社会发展重要过程的工业遗迹,常被视为是从生产领域里淘汰的废物,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在房地产开发中被牺牲,民间对于工业遗迹的认识远远不及国外。反观日本北海道到台湾宜兰各地,却因为工业特有的高架旷阔空间的再造价值,看准时机为这些历史建筑提出各种“改造性再利用”的计划,利用其独有的工业建筑特征带有的历史符号,让建筑以不同方式重新被纳入社区改造的议程中,其中所用的手法包括了以下几种:
1)工业文化设施建设。设立各种门类的工业技术博物馆、厂史展示馆、企业纪念馆或者专题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途径,可是这一类的建设往往需要结合其他方式的活动来刺激活力。
2)改造为其他城市配套文化设施。比如美术馆、展览馆、社区文化中心。
3)工业遗址公园:将旧的工业建筑群保存于新的环境之中,为城市提供大型的休憩公共空间。
4)转化为新型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如北京的798艺术区等。
“以地生财”的城市发展模式,在马来西亚主导了内城旧建筑的生死,却忽略了建筑里隐藏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日本与台湾之所以还能保持着传统文化里的雅致,在于建立起完整互惠的商业体系,让旧建筑、匠人、传统文化掌握者保障了收入。唯有达到了这样的平衡,民间才可能酝酿起一股足以翻覆社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