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组屋是什么?是小小的空间、脏乱的长廊,还是人们印象中不宜居住的迷城?曾经住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闷热的房间,没有地方转圜的厨房,一直到深夜都吵吵闹闹的走廊,也没有像样的公共空间,从高楼丢下的垃圾在水泥地面爆开,酸臭的味道在高温下散开,那是一段非常难过的日子。
可是在网站上读到国外的例子,比如南非可以轻松扩建的房子、利用加阔长廊制造公共空间的漂亮法国组屋,或是加拿大混合式居住聚落,都是很值得参考的例子。人民组屋可以大不同,是马来西亚还不能突破的迷思吗?
然后我来到最近要拆掉的拉萨组屋(Razak Mansion),这是独立初期人民组屋中要消失的第三群组,也是最后一组建筑群了。
苏莱曼组屋(Sulaiman Courts)是吉隆坡第一个高楼廉价组屋,建于1957年,有3栋楼,295个单位,1986年因为Sogo购物中心的建设工程而拆毁;东姑阿都拉曼组屋(Pekeliling Flats),当地华人俗称的“17楼”,建于1964至1967年间,2006至2014年3栋建筑陆续拆除后,弃置良久,最近产业界上才听说了重组重建的消息。最后这一块1968年开幕的拉萨组屋,也要拆除了,居住的很多是在吉隆坡重建时被迁移的居民,当然也不乏在这里租房子的过客。由于租金便宜,一房(三百多平方尺)不过94令吉月租,是吉隆坡热门的选择。
拉萨组屋目前大约有3000名居民,500户华裔、60户巫裔和40户印裔家庭分散在15栋建筑里。建筑一边以空心砖墙为面,通风也过滤阳光,虽然是标准平面图的设计,可是在环状建筑群规规矩矩的四方阵里,却有唯一把空心砖墙转向的建筑,不为标新立异,是为了夕照才硬是做了这么一个大回转,是体贴的绿建筑设计。
一房一厅单位变两房
第14和15栋是唯二有两房的单位(504平方尺),平面设计上就和今天的组屋设计差别不大。其他的单位原先设计是一房一厅的单位,不晓得是不是因为经济和需求的考量,最后的设计是把一个单位一分为二,有两个门牌。
一进门的厨房是公用的,原来的客厅改成第二房(有阳台),而第一房的房门改位了,方便单独使用;单位里的厕所本是冲凉房与厕所二合为一,当单位必须容纳上两个家庭,难免有点不敷使用,就在中间砌起墙,从户外开了一扇门,变成今天一副特别的光景:冲凉房在内,厕所在外。所谓“穷则变,变则通”,最初的理想和后来的现实或许有了差别,却是当时不得不做的妥协。只是比较原设计图和实地考察的结果,就是一个历史的记载,好像年轮一样承载着建筑、人、生活交接之下的互动痕迹。
如今搬迁难免,新的建筑已经高高建好,要搬的人心里忐忑不安,为新的环境、更宽大的空间窃喜,却也为了曾经一起拥有过的空间和记忆感伤。
想留下一切是不可能的,如果可以让第一座组屋(现任首相先父开幕)和新颖的1Razak Mansion(现任首相开幕)两相望,是不是可以更有意义呢?两代相传的组屋改变,也是马来西亚历史里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