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3/05/2017
【框里框外】谢林霖·从林连玉纪念馆·遥望独立广场的方向
作者: niki

华文在今天的教育界里有一个不争的地位,从最早的私塾到今天大约1290所华文小学、60所华文独中、3所华文大专院校,其教育制度之严谨,已经是公认的指标。可是在1961年的时候,华文教育却差一点就要被连根拔起,有一位老师站起来反对强迫华文中学改制的《达立报告书》,因而被褫夺了公民权并吊销教师注册证,那位一生怀抱民族平等、共存共荣思想的一介书生,正是林连玉先生。

当时事隔一个月,林连玉先生发表了〈答各方慰问函〉:“行不见利林连玉者,终须成为林连玉之信徒,以平等对待各民族也。”就算外人看来悲情,这位老先生看来不幸的遭遇,却是他坚守理念的凭据。

林连玉先生从此隐居吉隆坡几十年,一直到1985年溘然长逝,都不能取回公民权,这一位在1956年发动近百万华人申请公民权入籍马来西亚的灵魂人物,就带着这样的遗憾过世。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带着那样的心情来到林连玉纪念馆。

脚车是林先生代步的主要工具,在展览厅里成为设计的中心主导。
虽然林先生一人挡万夫,可是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许多肝胆相照的战友不弃不离的陪伴,也是林先生一生最大的动力。

林连玉基金会在2007年筹建林连玉纪念馆,2014年落成,设计主要由UCSI大学高级讲师张集强主导。楼高6层,楼下两层出租,确保永续经营;3楼到5楼部份打通,让活动空间、展示厅和办公楼产生互动。4楼展示厅可以说是建筑灵魂的中心,以一座桥梁跨越3层打通的空间,桥梁上是林连玉先生的真人大小铜像,以行走的姿态呈现,是这位教师勇往直前的先行者精神;站在和观者一样的高度上,也象征林连玉先生对于平等权益的信念。在铜像前方,是一个刻意被两边掩蔽,仅留下一条笔直缝隙的玻璃盒子,遥望独立广场的方向,设计者的伏笔是希望林连玉先生的公民权有朝一日平反时,玻璃盒子可以完全开放,还他一片清明前景。听来心有戚戚然。

一介书生,从中国到印尼来到马来西亚,在这里落地生根,春风化雨的不只是尊孔中学里教过的学生,而是以一身风骨带动社会影响力,终于把华文教育保存下来,受益的是华小、华中和华文大专的毕业生。我期许在我有生之年,有机会看到林先生的铜像可以毫无阻碍的平视吉隆坡,让他最爱的国土拥抱他。林连玉先生80大寿时说过这两句话:“头上是天,脚下是地。我林连玉顶天立地,堂堂正正做人!”他的这一番话,想来能说得如此当之无愧的能有几人?

林先生的精神感染的见证──万人送行的那一天。
林先生名诗把生平划为4个阶段,由黑铁、钢线、木刻字和手工绢印的组合标示出来。

展示空间的开放时间是:星期二至星期六,早上10点至下午5点。拜访之前,请先联系。

地址:Memorial Lim Lian Geok,No89&91,Jalan Maharajalela,50150Kuala Lumpur.

电话:03-21422496/7

传真:03-21422487

电邮:[email protected]

网站:http://llgcultural.com/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