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模混凝土(Exposed Concrete)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难道只是一幅抹得特别光滑的混凝土墙吗?
所谓“清水”,就是结构完成后不再做表面处理,结构面即为表面。既然不再后期加工,就得“天生丽质”,为了把这一个“宝宝”生得好眉好眼的,每一个灌模的细节都不能马虎,算是建筑业里技术的表征,一般没有经过训练的工人是不能完成的。在日本,这些工人都被称为匠师,是一个专业的行业。
清水模混凝土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世纪末,成为现代建筑里的代表角色。20世纪,勒.柯比意(Le Corbusier)以清水模建构朗香教堂时,让模板上的木纹决定建筑的表情,粗犷而纯粹,建筑界一时为之倾倒。传到亚洲时,安藤忠雄(Tadao Ando)把这一个施工法发扬光大,几乎让安藤忠雄和清水模混凝土划上等号,成为他的个人建筑符号。
这一种施工法能得到安藤先生的喜爱,不能不说起安藤先生极为推崇的伊萨姆.诺古奇,这位艺术家曾经说过:“对石头过份地加工,石头就难以成为雕塑,连石头都会死去。”他这种“不要扼杀素材,不要扼杀自然”的主张,正是安藤忠雄创作态度的启蒙,而安藤先生早期游学时,在勒.柯比意的法国朗香教堂里欣赏大师利用清水混凝土呈现光影变化的经验,想必对他的震撼极大。结合了最基本的几何形状和最无色的清水混凝土,像佛家里说的:“不贪色,不贪声,不贪香,不贪味”般美好,结合风、水、光的相互作用,就演出了空间中的对话。
模板工程是清水模混凝土的基础,除了知识,更需要实践的经验,每一个步骤都会在最后的结果留下痕迹,那个看来简单无色的直白,真的不容易。比如亚洲大学的安藤忠雄艺术馆,漂亮高标准的清水模示范,就是安藤先生为了后期不再加工而对一切细节龟毛要求的结果:模板是日本木材,送马来西亚加工,再运到日本做化学处理,使内部光滑纤细;只有这样,才能有脱模后如大理石反射的光泽。反观马来西亚建筑师协会在设计建筑新会所时的尝试,虽然试验的精神值得赞赏,却离标准太远,并不能称为清水模混凝土的模范。安藤忠雄艺术馆是特别聘请6名日本石田工务店匠师,以1:3到1:5的比例,带领台湾工人学习日本清水模的施作技巧,还有两名资深的日籍顾问常驻工地指导,通过建造达到教育本地匠师的效果。这才是我国建筑师协会应该采用的合作方式,用于提升本地施工的水准,为马来西亚的建筑师团队加分,使得好的设计可以因为工艺的成熟得到更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