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山面包店”传至第三代
星洲日报本期的《一脉相承》将带领读者通过邢氏兄妹两家经营的海南面包店,一探古早味海南面包制作过程的艰辛,以及两家人如何延续第一代创业的精神和坚持。
来到麻坡六马路会看到两家相连的传统面包店,不说也许不知,两家店是由一对兄妹分别经营,虽然各处不同店面,却同心要守护和传承父亲留下来的手艺。
拥有70余年历史的“贻山面包店”是由邢贻山创立,其子女自小就在店里帮忙,邢贻山逝世后由妻子接手生意,再交由儿子邢福成掌店,目前已传至第三代的邢益文。
邢贻山的幼女邢福珍婚后仍心系家族的事业,在丈夫蔡顺发转行学习制作海南面包的手艺后,夫妻开了“顺发面包厂”,将父亲古早味的海南面包手艺“开枝散叶”。
走进这两家传承了三代人的面包店,仍能找到充满古早味,承载了多少人集体回忆的传统海南面包、甜面包、咖椰面包、牛油面包和椰丝包。
严管面包口感品质
两兄妹秉持父亲坚持面包必须拥有良好品质的经营理念,虽然已由半机械化替代人力,两家人仍严谨把关,在火喉的控制和发酵等过程从不马虎,送出去的面包也必须经过挑选,确保口感和品质达标。
令人欣慰的是,兄妹俩的孩子都承继了海南面包的手艺,以守旧创新的志向,守护着祖业之余,也力求突破,等待时机开拓更大的市场。
邢福成:早期烘焙过程艰辛
邢福成叙述父亲开始制作海南面包的起源,必须追溯至英殖民时期,父亲当时在英国籍园丘经理的家中担任管家,包办煮饭、洗衣等工作,从中学到制作糕点的手艺。
他说,该名园丘经理返回英国后,父亲就在住家制作糕点,骑着脚车送到咖啡店售卖,惟销量不理想,大家只吃面包,父亲从中看到商机,就改做海南面包。
他指出,父亲在二战后以自己的名字创立这家“贻山面包店”,与同是海南籍的母亲亲力亲为打理。
他表示,父亲时代的面包制作过程如搅拌面团、和面团等,都是以纯手工,而且早期是用土炉,前一天晚上就要先用橡胶木起火,当木材烧成灰烬后,再用沾湿的麻袋清理炉里的灰,再用类似桨的工具把一粒粒的面包,送进20尺深的炉里烘焙,整个过程非常繁琐和吃力。
邢福成回忆那段用土炉烘制面包的日子时指出,当时无法设定时间和温度,只能凭经验和观察力,依照味道和表皮,判断面包是否可以炉了,不像现今的电炉,能够预先设定时间和温度。
机械替代省时减劳力
邢福成14岁辍学后来面包店帮忙,每天都骑着三轮车或脚车送面包到市区的咖啡店,一天至少要送三四趟,遇到下雨天躲在民宅走廊避雨时曾埋怨命运。
是家中唯男的邢福成在10余年接手面包店,虽然年轻时不时发出怨言,可是毕竟是家庭生意,父亲传下来的心血。
他说,自从有机械替代和采用电炉后,节省许多时间和减轻劳力,可是手工面包业不能全面机械化,一些步骤仍需人力。
他感叹,经营家庭式面包业非常辛苦,一直面对人手不足的问题,从制作至送货都要亲力亲为,而且盈利不高,早萌生结束生意的念头,惟儿子有兴趣,因此就交由儿子传承。
邢福珍:土炉烧木起火最难忘
六年级就到店里帮忙的邢福珍说,早期的老店是亚答屋,在她约20岁时学习起火,土炉烧木起火的过程最令她印象深刻。
她说,60、70年代是由牛车载着橡胶木送来店旁的空地,80年代才有罗里,下午先用三轮车载木材进炉烘干,以便晚上顺利起火,在起火时要确保木材着火了才敢去睡,一旦火苗灭了,隔天凌晨起身已来不及起火,到时就得“摆空炉”了。
她表示,从搓面团、发酵、烘焙等步骤,海南面包的制作过程要花上约6个小时,第二代开始就改用半机械化和电炉,可是这毕竟是一门手艺,一些步骤仍需人工,而且重要的步骤如发酵,虽然耗时却不可省略,否则面包的口感就大打折扣。
全年只有5天休息
她指出,工作时间长、高温的工作环境等因素,造成传统面包店面对人手不足,因此都是家庭式经营,目前她的2名儿子也在店里帮忙。
她说,父亲当年凌晨1时起身,工作至晚上9时,全年只有5天休息,确保每一天都供应新鲜面包,上一辈人的刻苦耐劳深深影响这代人,希望守住祖业,延续他们的手艺。
邢益文:延续传统力求突破
贻山面包店第三代传人邢益文(22岁)坦言,他从前非常讨厌面包,朋友一句话改变了他的想法,当他真正接触和研究后反而越有兴趣,即使父亲当时要结束祖业,他也会从事面包的工作。
邢益文的理念是守旧创新,在延续传统之际,也会尽力寻求突破,因此他制作迎合年轻人口味的竹炭面包,并走进新颖咖啡馆的市场。
他也曾不断创新,甚至购置新机器,研发新口味的面包,可是人手不足的问题而未能继续推出。
他说,传统面包店面对新顾客来源,以及如何维持生意量和突破创新,他希望能在传统和创新之间寻求平衡,避免传统面包业走入瓶颈。